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外流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70例,单纯冠心病组70例。选取同期入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性核素法,建立富集[~3H]标记胆固醇的J774巨噬细胞体外模型,以经过处理的受试者血浆(主要含有HDL颗粒)为胆固醇接受体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测得HDL胆固醇外流能力(CEC);通过检测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评估其氧化应激、炎症程度及分析其与CEC的相关性,初步探索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CEC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EC显著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SAA水平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SAA水平与CEC负相关(r=-0.260,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MPO水平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并无增加(P0.05),而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MPO水平与CEC不相关(r=0.046,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导致冠心病患者的HDL胆固醇外流能力下降;炎症可能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DL胆固醇外流能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相关,然而提高患者血浆HDL-C水平的药物未能降低ACSVD风险。研究发现,HDL-C亚类HDL3-C以及HDL-C的胆固醇外排能力(CEC)在ASCVD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心脏起重要保护作用,这为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指导调脂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其特有的胆固醇逆转运功能起到了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大量临床及流行病研究已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负相关,因此如何提高HDL-C水平已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但升高HDL-C药物的研发却屡屡受挫。进一步探讨HDL的结构,功能有助于分析升高HDL-C药物失败的可能原因及机制,对于临床和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外流能力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僵硬度、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9例、女41例,年龄(63±10)岁。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选取同期入院且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性核素法,建立富集[3H]标记胆固醇的J774巨噬细胞体外模型,以经过处理的受试者血浆(主要含有HDL颗粒)为胆固醇接受体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测得HDL胆固醇外流能力(CEC);采用Sphygmo Cor脉搏波分析系统测量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心率75次/min标准化的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IXHR75),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m),分析CEC与上述指标(CF-PWV、AIXHR75、E/Em)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EC显著低于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4.37±4.08)%与(15.77±3.37)%,P=0.007];而CF-PWV、AIXHR75和E/Em则明显高于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0.38±2.47)m/s比(9.29±2.21)m/s,P=0.006;(21.06±9.93)%比(15.76±7.75),P0.001;7.00(6.00-10.00)]比6.00(5.00-8.00),P=0.006]。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F-PWV、AIXHR75、log(E/Em)与CEC呈负相关(r=-0.421、-0.291、-0.298,均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EC为CF-PWV(β=-0.169,P=0.033)、E/Em(β=-0.131,P0.01)的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HDL胆固醇外流能力降低、动脉僵硬度增加及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EC与其动脉僵硬度、左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CEC降低可能是其动脉僵硬度增加及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炎性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低,提示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然而,新近许多研究观察到,当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体内HDL结构成分将会发生改变,使其抗AS作用丧失甚至逆转.  相似文献   

6.
<正>资料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将近20%,并且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1,2〕。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与冠心病(CAD)呈负相关〔3〕,其保护作用机制为逆向转运胆固醇、抗氧化、抗炎、纠正内皮功能紊乱等〔4〕。本研究拟探讨血清HDL-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流行病学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血浆总 HDL 与 HDL 亚组分问并不都成比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 HDL 降低主要是 HDL_2的降低,HDL_3无明显变化。血浆 HDL 水平和 HDL 各亚组分的构成比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类不均一的脂蛋白,各种HDL亚类具有不同而又相关的代谢功能.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含量变化会影响HDL亚类分布.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HDL颗粒变小,而且随着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上述变化会更加明显.提示HDL成熟代谢受阻,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弱.不同的载脂蛋白在HDL合成及代谢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当血浆apoAⅠ含量增加时,所有的HDL亚类均增加,且大颗粒的HDL2b增加最为明显.ApoAⅡ具有双重功能,有使小颗粒HDL3b、HDL3a以及大颗粒的HDL2b同时增加的作用.血浆apoB100、CⅡ以及CⅢ在HDL组装中具有协同作用,apoAⅠ对抗上述载脂蛋白引起HDL颗粒变小的作用.此外,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HDL颗粒呈变小趋势.使用他汀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HDL亚类分布的改善滞后于血浆脂质水平的正常化,表明HDL亚类图谱分析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肝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合并脓毒症等急危重症情况下,HDL-C水平迅速下降,HDL颗粒的组成和功能亦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该项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以及验证队列明确了HDL的构成及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疾病进展和短期生存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HDL-C参与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将外周细胞堆积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清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的蛋白质,对血浆脂蛋白代谢起决定性作用,载脂蛋白(apo)A5是新近发现的新型载脂蛋白,与TG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