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甘肃“引大入秦”引水工程建成通水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引水工程──引大入秦长达86.95km的总干渠于1994年6月26日全线贯通,并于当年10月顺利通水。这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引水4.4亿m3,灌溉5.7万hm2荒原,从而使人迹罕至的秦王川...  相似文献   

2.
引大入秦总干渠和东一干渠已通水,灌溉了12万亩地,东二干渠即将建成。实践进一步说明设计是合理的。文章对设计的主要特点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1994年10月10日,从“苦甲天下”的甘肃中部传来喜讯:中国水利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正式通水了。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秦王川地区是陇中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地面积达百万亩,适于连片开发灌溉农业及林牧业。但是这里年平均降水量仅28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888毫米,干旱制约了一切,粮食亩产量只有四五十公斤,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为彻底改变秦王川地区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目前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甘肃“引大入秦”大型自流灌溉工程,是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km处的秦王川地区。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引水4.4亿m~3,灌溉秦王川盆地86万亩干旱土地,并解决5万多人口、7万多牲畜的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5.
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工程总干渠控制性工程。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性软硬不均,施工难度大。本文论述了其主洞开挖及一次支护施工方法,施工量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为典型的软岩隧洞。在掘进施工中,根据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特性,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微台阶法和短台阶法等开挖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两次塌方处理的真实描述,揭示了低强度、胶结不良、遇水软化、高流变性极软岩隧洞的施工方法,有助于解决在极软岩中建造水工隧洞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全国共建成水利工程约3000项,完成土石方26亿立方米,混凝土2800万立方米,新增库容80亿立方米,新增水电装机达660万千瓦,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达3000万亩。建成了葛洲坝水利枢纽、故县水库、板桥水库、察尔森水库、克孜尔水库等一大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和引黄济青、引青济秦、引大入秦、引黄  相似文献   

9.
刘录祥 《小水电》2003,(5):17-20
以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小水池水电站工程为例,测算采用部颁水利水电工程概算标准,分析对甘肃省小型水电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水电站设计》1997,13(4):31-32
盘道岭隧洞二次衬砌结构钢拱架加固处理措施张毅(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兰州,730000)1前言盘道岭隧洞是我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一条最长的软岩无压引水隧洞,隧洞全长15723m。本工程1985年11月经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发包给日本...  相似文献   

11.
对于长距离输水工程,合理选取糙率值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引洮供水一期总干渠隧洞的具体运行状况、工程特点等,结合与其类似的引大入秦总干渠原型观测及研究,综合考虑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实际能达到的二次衬砌浇筑水平,提出了各类建筑物糙率值优化建议,有效减少了开挖断面,节约了工程投资,对国内水工隧洞的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0月10日我国水利建设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陇中人民祖祖辈辈翘首企盼的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胜利竣工通水。它向世人宣告,世代生存繁衍在干旱贫瘠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迎来了摆脱贫穷、摆脱愚昧、大步奔向小康的新生活。总体工程一流设计、一流施工和一流管理的奇迹就诞生在这里。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它将发源于青海境内的大通河从青海互助县和甘肃天祝县之间的天堂寺引水,调至兰州市以北60km处的秦王川地区,工程穿越祁连山脉的崇山峻岭。全部工程包括引水枢纽1座,1条总干渠,3条干渠,45条支渠和斗渠…  相似文献   

13.
先明峡倒虹吸管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明峡倒虹吸管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的大型跨沟建筑物,为双管桥式倒虹吸,具有工作水头高、输水流量大、管线长、管径大的特点,其综合工程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亚洲前列。通过运行实践证明,工程设计完善,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4.
8月24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及部规划计划司司长郭学恩、建设合作司司长何文垣,视察了引大入秦东二干渠庄浪河渡槽、总干渠大破沟渡槽、30A隧洞和水磨沟倒虹吸工程。扭部长详细询问了工程建设情况、资金来源、运行管理的打算等,并诈了重要讲话.或部长说,引大入秦工程影响很大,确实长中国人的志气,王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工程建设经过18?春秋的艰苦努力,现在胜利在望,这是甘肃人民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结果,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后发达的省份,确实很不容易。整个工程,设计是合理的,技术是先进的.工效是高的,…  相似文献   

15.
由水电四局和甘肃省水电局联营施工的引大入秦工程(引大通河入秦王川)渠首工程于1994年10月全部竣工,渠首总长度10m,其中水电四局承担8m。完成土石方明挖38万m^3,洞挖9万m^3,混凝土浇筑4万m^3,贯通隧洞5座,约4.71km,开挖明渠3.4km,建公路桥、山洪渡槽等11座,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达到通水条件。经抗压强度分析及运行充分证明工程质量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水磨沟倒虹吸管是甘肃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的大型跨沟建筑物,为双管桥式倒虹吸,具有工作水头高,输水流量大,管线长,管径大的特点,其综合工程规模位居国前列,6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工程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其工程设计的成功经验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总干渠上第37号隧洞,随着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引大入秦工程将承担为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任务。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洞在建期间和运营后出现了衬砌裂缝、渗漏水、地下水的侵蚀等病害问题,多次维修仍不能控制。通过对维修期间衬砌裂缝监测和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地下水对衬砌的侵蚀和裂缝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是隧洞病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盘道岭隧洞是引大入秦总干渠最长的无压引水隧洞,部分洞段衬砌混凝土环向施工缝未设止水,底板衬砌混凝土产生了纵向裂缝,加固处理中采用GB嵌缝止水材料进行封缝止水,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它具有良好的造缝与嵌缝功能,且抗渗性能优越,施工简便,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引大入秦工程东二干渠“3B标”是继“一标”、“二标”、“3A标”后的工程,全长14.172km,设计流量18m3/s,加大流量21,4m3/s,灌溉面积50万亩,工期48个月(1992年12月28日至1996年12月28日)其中渡槽7座总长1.875km,槽身为U形或矩形300#钢筋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1993年由于世界银行关闭帐户的要求,不得不将工期缩短为36个月,提前1年完工。工程进度成为新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渡槽工程更为突出。为此引进了SJRC减水剂,它的应用使渡槽槽身模具周转率提高4倍,成倍地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节约了资金。现以16#野猫沟渡槽施工为例…  相似文献   

20.
金涛 《中国水利》2002,(7):33-3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一年多来,西部各省(自治区)都相继提出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甘肃省根据自身的基本省情和水情,在“十五”规划中,计划在继续抓好引大入秦、东乡南阳渠、引硫济金(引大济西一期工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