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9对引物的多重扩增对新疆地区的14例X连锁肌营养不良症(MD)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结果发现其中7例(50%)有至少一个基因片段的缺失,且缺失热点集中于外显子45~51,这与国内外报道相近。同时发现,2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缺失均为一段,而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中的4例缺失各为2~3段。缺失片段多少是否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尚待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2.
X连锁肌营养不良症14例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9对引物的多重扩增对新疆地区的14例X连锁肌营养不良症(MD)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结果发现其中7例(50%)有至少一个基因片段的缺失,且缺失热点集中于外显子45 ̄51,这与国内外报道相近。同时发现,2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缺失均为一段,而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中的4例缺失各为2 ̄3段。缺失片段多少是否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在某种联系尚待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3.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结构特点与外显子缺失盛文利刘焯霖柴建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的结构特点和DMD基因内含子较长是导致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的最可能的原因。但内含子的长度并不是导致外显子缺失最关键的因素,而DMD基因...  相似文献   

4.
迪谢内/贝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缺失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迪谢内/贝克肌营养不良症(DMD/BDM)基因缺失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全长cDNA探针和18对引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检测138例DMD/BMD。结果用全长cDNA探针,DNA印迹法检测出86例患者基因缺失和4例重复,缺失率为62.3%。用18对引物mPCR检测出82例缺失,占全长cDNA探针检出缺失的95.4%。结论基因缺失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86例缺失主要集中在两个缺失热区内,其中59例(68.6%)分布于外显子44~52,相当于cDNA8和7的3′端4个外显子覆盖的区域内。23例缺失(26.7%)分布于5′端外显子1~19,相当于探针1~2a和2b~3的检测区域内。仅4例(4.7%)缺失分布于基因的中心区。基因缺失的类型及分布与表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2例临床病理报告邓倩于国平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我国最常见的X性连锁隐性遗传肌病,临床几乎均为男性儿童发病,罕见女孩发病。现将我们最近收治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女性DMD患者报告如下。例1女,12岁,...  相似文献   

6.
检测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者基因缺失的新方法曾溢滔,陈美珏,任兆瑞,黄英,仇效坤,黄淑帧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位于Xp21区的dystrophin基因的部分缺失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原因。我们先前对中国DMD病...  相似文献   

7.
女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1例报告李泽宇,弓文忠,郑宏君,马文娟,夏养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又称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属X伴性隐性遗传。一般认为2男性患病,女性为异常基因携带者而不发病。报告一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儿童发病。其...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国内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患者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方法用12对引物以多重PCR检测与56例DMD/BMD患者,分析缺失型患者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断裂点分布,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221例病例资料,分析9对引物的总检出率及各引物的最佳组合。结果国内dystrophin基因缺失断裂点72%位于44~51号内含子内,以44号内含子最多(22%),50号内含子次之(17%),位于45~51号内含子内的断裂点是44号内含子的2.3倍。7号内含子断裂较少,仅4%的断裂点位于该内含子。9对引物的总检出率为48%,其中5对引物的总检出率为46%。两对引物的最佳组合为48号和17号,可检出35%的患者。结论国内dystrophin基因44~51号内含子高度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7号内含子可能不是国内dystrophin基因缺失断裂的高发区域。在国内5对引物的总检出率接近9对引物,48号和17号外显子的二重PCR扩增对于全国范围内DMD/BMD的筛选,尤其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大范围的产前筛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定量PCR对缺失型DMD基因携带者诊断价值的探讨李洵桦刘焯霖梁秀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DMD基因携带者的检出仍是防止患病婴儿出生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根据缺失型DM...  相似文献   

10.
遗传标记-VSSM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吴保仁王连刚谭庆荣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是较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其基因位于19q13.3。Apoc2基因位点与其紧密连锁。我们应用Apoc2位点内存在的可变简单序列丛(VSSM)为遗...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临床检测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BMD)基因缺失的有效手段。方法运用两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诊断DMD/BMD基因缺失。结果134例病人中,检测阳性率为49.3%(66/134)。结论多重PCR诊断DMD/BMD基因缺失敏感、快速、准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肌营养不良症致病基因编码产物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导致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编码产物进行检测,从分子水平为临床诊断和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对临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症的患者进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αsarcoglycan和γsarcoglycan的研究。结果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检测出由于α和γsarcoglycan缺陷而致的常染色体连锁遗传性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例,检测出由于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缺陷而致的迪谢内肌营养不良症2例。结论肌营养不良症在临床症状、遗传模式等方面具有极不均一的特点。直接检测致病基因的编码产物不仅为临床诊断和分类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致病基因,阐明该病的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假肥大肌营养不良症肌组织中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表达。方法用针对dystrophin棒状区第15~18重复区域的多克隆抗血清Anti5~7,对22例Duchenne型(DMD)和4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及11例无神经肌肉疾病的急诊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的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在对照组肌细胞中dystrophin存在着可达检测水平的表达,并特异地定位于肌细胞膜上。19例DMD没有可达检测水平的dystrophin表达,3例DMD存在着dystrophin表达。4例BMD肌细胞膜上则呈现出斑片状、不连续dystrophin弱阳性表达。结论dys-trophin的缺乏是造成DMD/BMD表型的基本生化因素,此方法为临床上对DMD/BMD患者作出确诊提供了直接的特异生化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报告10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其中男103例,女2例。年龄4~19岁,平均65岁。32例有阳性家族史。文中对DMD的临床表现,血清酶、肌肉病理、组织化学、电镜检查等特点进行了讨论。对其中4例骨骼肌进行肌纤维膜冷冻断裂电镜检查。结果表明,本病肌膜的E面和P面的膜蛋白颗粒密度降低,与2例正常骨骼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支持本病发病机理中的“膜缺陷”学说。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诊断肌营养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迪谢内(DMD)、贝克(BMD)、肢带-2D(LGMD2D)和肢带-2C(LGMD2C)型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编码产物dystrophin、α-肌聚糖和γ-肌聚糖进行检测,为临床对肌营养不良的确诊和分型建立特异性的实验诊断手段。方法 用抗dystrophin中央棒状区、C-末端和抗α、γ-肌聚糖单克隆抗体,借助免疫荧光技术对患者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致病基因表达产物进行研究。结果 在15例临床拟诊为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确诊9例为DMD,4例BMD,1例LGMD2D和1例LGMD2C。结论 分析骨骼肌细胞膜上DMD、α-肌聚糖和γ-肌聚糖基因表达产物是诊断DMD/BMD、LGMD2D和LGMD2C型肌营养不良的可靠和特异手段。  相似文献   

16.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治疗研究焉传祝吴金玲综述李大年审校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预后很差的遗传性肌病,治疗十分困难。70年代初,皮质类固醇激素开始被用于DMD的治疗,但其疗效报告不一致。近几年来更多的研究认为类固醇确实...  相似文献   

17.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治疗的成就和展望刘焯霖盛文利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神经肌肉系统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通常在儿童期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的进行性无力、萎缩,小腿腓肠肌的假性肥大等。与Duchenne型的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个迪谢内/贝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单体连锁分析对20个DMD/BMD家系的成员进行产前基因分析。结果16个家系可提供充足的多态性信息,4个散发型家系不能提供多态性信息。11例男性胎儿中,3例存在基因缺失,4例非缺失型男性胎儿的单体型与其携带者母亲相同,确定为DMD胎儿。9例女性胎儿中5例继承了母亲的单体型,为致病基因携带者。51例先证者母亲及其他女性血亲为杂合型。结论STR单体连锁分析快速、准确,基因组DNA需要量小,可提供的信息量高,适合非缺失型DMD/BMD家系产前诊断的需要。同时选择DMD基因两端和基因内4个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肌肉病,临床表现变异很大。 98%以上患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4q35(FSHD-1A),存在遗传异质性。已发现FSHD-1A患者4q35上3.3kb串联重复序列拷贝数呈不同整数倍缺失,以及以P13E-11为探针探测EcoRI/BlnI双重消化的DNA片段,患者通常为10-34kb,而正常人通常为50-320kb,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貌似肌营养不良症的McArdle病(附2例报告)王建林,赵翁平,陈诒McArdle病主要因肌肉磷酸化酶缺乏,导致肌肉有较剧烈地收缩后因无法利用糖原而出现疼痛、痉挛与无力。但个别病例可无这一典型症状,本文报告2例临床表现类似肌营养不良症,并结合文献略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