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洁  张晓双 《陕西中医》2012,(9):1251-1252
目的:观察特效风湿宁胶囊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测定LD50或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在预试验中,将10只小鼠分成两组进行给药,观察1组在以0.4mL/10g单次给予91%(最大浓度,620g生药/100mL)的特效风湿宁胶囊浓缩液,对照1组进行等量的饮用水灌胃,两组10只动物无一死亡,遂进行最大给药量测定。正式试验时,取健康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将小鼠以雌雄平均分配的方式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灌胃给予91%的特效风湿宁胶囊浓缩液,每隔6h给药一次,连续2次;对照组小鼠进行等量的饮用水灌胃,其他的均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小鼠在给药后进行观察14d。结果:观察期内未见动物有严重的急性毒性反应。特效风湿宁胶囊小鼠灌胃的最大给药量是72.8g/kg(相当于496g生药/kg),此剂量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55.32倍(人以60kg计,每天的临床剂量为0.47g生药/kg)。结论:特效风湿宁胶囊"的急性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芳藤益心方、益心方及扶芳藤灌胃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80只小鼠分为扶芳藤益心方组、益心方组、扶芳藤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扶芳藤益心方组给予2.78g/mL扶芳藤益心方醇提物药液;益心方给予1.79g/mL益心方醇提物药液;扶芳藤组给予3.07g/mL扶芳藤醇提物药液;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依40mL/kg的给药量(最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对小鼠进行一次性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扶芳藤益心方组及扶芳藤组小鼠给药后出现静伏少动、腹式呼吸症状,给药5h后上述症状消失。余2组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各组均无小鼠死亡,14d后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扶芳藤益心方醇提物小鼠一次性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111.2g/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15倍,急性毒性小,使用较安全;益心方醇提物小鼠一次性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71.6g/kg,相当于拟临床日用剂量153倍,急性毒性小,使用较安全;扶芳藤醇提物小鼠一次性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122.8g/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246倍,急性毒性小,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灌胃法,观察一次性口服灌胃(i.g)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穿破石水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MTD>228.6 g/kg。穿破石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MTD>80 g/kg。实验中,动物饮食和活动正常,毛色光泽,生长良好,未见任何中毒表现,无死亡。14 d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各器官均无异常。结论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藏药三味宽筋藤汤散急性毒性以及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小鼠4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6 h,分别灌胃三味宽筋藤汤散最大浓度(1.15636 g原生药/mL),最大体积(0.4 mL/10 g),一天灌胃给药2次,间隔6 h,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5%CMC,观察并记录动物在给药后14d内的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以冰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三味宽筋藤汤散的抗炎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评价三味宽筋藤汤散的镇痛作用。结果:小鼠在灌胃给药后14 d内未出现明显的毒性表现,期间亦未出现动物死亡,解剖观察其主要脏器亦无明显异常发现;三味宽筋藤汤散3.0 g原生药/kg、1.0 g原生药/kg对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趋势,但对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测得小鼠一次性口服三味宽筋藤汤散的最大耐受量为34.2 g原生药/kg,该剂量为临床拟用剂量(6.0 g/d,0.1 g/kg)的342倍,提示藏药三味宽筋藤汤散临床用药是比较安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益母草成分盐酸水苏碱(Stachydrine hydrochloride)灌胃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经预试确定按最大给药量法设计试验,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给药组小鼠♀♂各10只,阴性对照组♀♂各5只),给药组以盐酸水苏碱5000 mg·kg-1为最大给药剂量,20ml·kg-1为给药容量,在24h内一次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纯化水,给药后自由饮食饮水,连续14 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小鼠观察期内体质量、行为活动及实验结束后的系统剖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见动物死亡;盐酸水苏碱的LD50或MTD(最大耐受量)大于5000 mg·kg-1。结论盐酸水苏碱灌胃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提示该药为低毒化学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将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养胃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养胃颗粒组将养胃颗粒以最大浓度(2.1 g·ml-1),最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14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14 d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心、肝、肾、脑等脏器是否正常。结果养胃颗粒组小鼠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养胃颗粒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无异常。尸解后未见养胃颗粒组小鼠的脏器异常。结论养胃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益母草成分盐酸益母草碱(Leonurine hydrochloride)灌胃(ig)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经预实验确定按最大给药量法设计实验,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给药组以盐酸益母草碱5000 mg·kg-1为最大给药剂量,20m L·kg-1为给药容量,在24h内一次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0.5%CMC-Na溶液,给药后自由饮食饮水,连续观察14d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小鼠观察期内体质量、行为活动及实验结束后的系统剖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见动物死亡。结论盐酸益母草碱灌胃给药对小鼠的LD50和MTD(最大耐受量)均大于5000 mg·kg-1,提示盐酸益母草碱急性毒性甚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4 h内3次灌胃给予鲜冬虫夏草后小鼠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和性质,为临床试验和其它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昆明种(KM)小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鲜冬虫夏草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鲜冬虫夏草组24h内3次灌胃给药鲜冬虫夏草,每次给药剂量为12g/kg,两次给药间隔时间3 h,总剂量为36g/kg,给药后观察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和动物体重变化,给药后2d、14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眼球取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解剖检查各脏器变化,胸腺、脾、肝、肺、心、脑、肾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KM小鼠24h 3次灌胃给予鲜冬虫夏草后(剂量为36g/kg),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的2d、14d观察期内检查动物体重、运动情况、眼睑指征、抽搐反应、呼吸情况、皮毛、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变化,均未见任何异常;在恢复观察14d内未见动物死亡;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无药物相关的显著影响;各脏器大体解剖中均未见异常变化,胸腺、脾、肝、肺、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变化。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鲜冬虫夏草KM小鼠24h内3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6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苗族药红根醇提取物(原生药2.5g/mL)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为长期毒性或其他毒性试验剂量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小鼠最大给药量法进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给药组经口给予红根醇提取物,按最大给药容量40mL/kg.bw,24h内给药2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d,观察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初步判断毒性反应的性质、毒性靶器官。结果:两组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未出现中毒反应及死亡。观察期结束,解剖动物主要脏器、器官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两组动物体重均有增长,试验前后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成组T检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根醇提取物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动物体重增长,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试验动物全部存活。红根醇提取物经口给药量已高达到80mL/kg.bw,相当于原生药200g/kg.bw。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肾温肺合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为该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一日内以最大体积、最大浓度2次灌胃小鼠,给药当日观察小鼠死亡及一般情况,用药后连续观察14d,每3d记录动物的进食量及体重,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结果:最大给药量试验无动物死亡。与对照组比较,除第3d的雌性小鼠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在给药后的第1~3d内所有动物进食量显著减少,3d后逐渐增加,7d后雄性动物进食量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当于人临床用量280倍剂量(312g/kg)范围内,补肾温肺合剂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参照《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量(MAD)试验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和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以0.76g/ml重楼生化汤配方颗粒最大给药浓度按小鼠灌胃最大给药体积0.4ml/10g体重在24h内分3次灌胃给药,每次间隔6h,溶媒组同时灌服同等体积超纯水,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连续观察14d,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累计死亡数、外观特征、行为活动、脏器指数和体质量变化,14d后行剖检、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小鼠灌服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急性毒性预试验,未获得半数致死量,最大给药量法实验观察期间无动物死亡,一般行为活动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脏器指数、体质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毒性小,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松茸醇提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按500、1000、2500、5000 mg·kg-1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以最大给药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为1000、2500、5000 mg·kg-1,连续灌胃90 d。实验末期检查小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称量重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小鼠均未见明显中毒体征,也未见死亡。各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末期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动物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松茸提取物无明显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动物24 h多次灌胃给予芒果苷的急性毒性。方法:将40只KM种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均以最大耐受量(MTD)法灌胃给药进行毒性试验,给药后均观察14 d。结果:小鼠给药后,其外观、行为活动、饮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体重增长正常,试验结束时全部存活,大体解剖未见肉眼可见病理变化;犬给药后,均出现一过性灰白色粪便,给药组在给药后次日出现TBIL明显升高,发生率为1/4,但观察结束后又恢复至给药水平,其余外观、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异常,大体解剖未见肉眼可明显异常。结论:小鼠灌胃给予芒果苷54 g/kg未产生明显毒性反应;犬灌胃给予芒果苷MTD9.0 g/kg体重;有1/4例动物在给药次日TBIL明显升高,提示芒果苷有可能影响TBIL代谢,但能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探究啤酒花提取物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半数致死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确定啤酒花提取物给药剂量。半数致死量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1.59 g/kg、2.28 g/kg、3.23 g/kg、4.59 g/kg、6.57 g/kg,组间剂量比为1∶1.4。灌胃给药2次/d,给药间隔6 h,连续观察7 d,记录动物死亡情况。最大给药量试验:给药剂量为6.57 g/kg,24 h内给药2次,连续观察14 d后进行大体解剖学检查,观察动物器官有无病理变化,测定脏器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半数致死量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小鼠未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结果显示,小鼠未死亡,剖检的器官无明显异常。雌雄给药组脏器系数和体质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最大给药量13.14 g/kg折合生药为52.56 g/kg。结论:啤酒花提取物安全性良好,小鼠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临床体重为70 kg的人日用量的30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鼠在短时间内灌胃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经口给药测定小鼠口服吐泻肚痛胶囊的急性毒性.以36 g·kg-1·d-1剂量的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相当于吐泻肚痛胶囊临床每日用量的480倍)灌胃小鼠,连续14 d,观察服药14 d后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小鼠的一般活动、食欲、精神、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体质量未见下降,也未见动物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吐泻肚痛胶囊口服给药无明显急性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退银汤进行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先进行预试验,采用退银汤灌胃的最大给药剂量800g生药/(kg·d)和最大灌胃体积0.4 m L/10 g体质量小鼠一次性灌胃,无法测出退银汤的半数致死量(LD50)。改为最大耐受量试验,采用退银汤200、400、800 g生药/(kg·d)剂量组分别给予小鼠灌胃,给药后观察14 d,详细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除用药前2 d部分小鼠食欲减退、粪便稀薄外,其它情况均正常,未出现动物死亡,解剖检查内脏器官无异常,体质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对本品口服最大耐受量(MTD)800 g生药/(kg·d),约相当于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240倍。结论:退银汤毒性较低,安全性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SMAF)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预实验,未获得动物的半数致死量,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选取昆明小鼠及Wistar大鼠各40只,雌雄各半,均分为给药组(20只)及对照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采用一次最大浓度和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小鼠灌胃剂量为6.0 g/kg,大鼠灌胃剂量为3.0 g/kg,对照组灌胃等容积0.5%羧甲基纤维素。观察给药14 d内,大、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进食量、死亡率及毒性反应,计算药物的最大耐受量。结果给药后14 d内,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活动、行为、眼睑、分泌物、呼吸、腹形、排便等均无异常,未见因药物引起的死亡。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给药后7、14 d体质量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药后7、14 d进食量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4 d后,处死各组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均未见脏器明显的肿大、萎缩、坏死、充血、出血、水肿等异常现象。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一次性灌胃给药对小鼠最大耐受量6.0 g/kg(相当于人日推荐量的360倍);对大鼠最大耐受量3.0 g/kg(相当于人日推荐量的180倍)。结论 SMAF灌胃给药没有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刚藤分散片(JDT)灌胃给予小鼠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先进行预试验,采用JDT可供灌胃的最大浓度936.0生药g/kg剂量组予小鼠一次性灌胃,无法测出本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后改作小鼠最大给药量试验,采用JDT 234.0、468.0、936.0生药g/kg剂量组分别一次性灌胃,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中毒症状和记录死亡动物数.结果试验期间小鼠活动状况与饮食情况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无异常.小鼠对本品口服最大耐受量(MTD)>936.0 g/kg,约相当于临床人口服用药剂量的80倍.结论说明本品毒性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六堡茶一日灌胃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及长期重复给药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一天内给小鼠灌胃给药2次,每次0.4ml/10g,给药后观察两周内动物的一般活动情况及存活情况。长期毒性试验设六堡茶提取物高剂量(49.6g药材/kg),中剂量(24.8g药材/kg)和低剂量(12.4g药材/kg),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对大鼠可能产生的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为99.2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61倍,未见毒性反应发生及死亡。长期毒性试验三个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摄食情况正常,对大鼠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主要器官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六堡茶提取物对小鼠最大耐受量为99.2g/Kg,对大鼠无明显蓄积性毒性和延迟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