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洛麦22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得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并已成为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点及对小麦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4.
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 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5.
2009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和选择利用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并对河南省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新近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心品种. 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进行优质品种评比,郑麦366综合品质评价居我国新选育强筋小麦品种首位.2007年12月,在由农业部主办的"2007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郑麦366综合品质指标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进入现场鉴评阶段,获得优质强筋面包类品种第2名,面条类品种第5名.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赛德麦8号小麦系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矮抗58/周优102/郑麦366。经过国家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04。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一、合理选择品种(一)根据品种的审定区域进行选择选用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河南省旱作麦作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审定区域,在审定区域内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强、抗性较好,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在审定区域外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差、抗性较低,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河南省传统栽培作物。据统计,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已达5.33×106h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总产量占全国总产的25%左右,商品量占全国的30%左右,已多年保持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收购量全国第一[1]。研究及生产实践均证明[2-5],选好、用好小麦品种,使品种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是确保小麦稳定增产的前提。而河南省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是通过河南省小麦区试推荐审定的品种。近年来随着气候逐渐变暖,秋暖冬寒和春季倒春寒频繁发生,造成小麦冻害时常发生,对小麦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6-9]。冻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品种选择不当[10],每年都存在不了解品种冬春性,选用春性品种早播,出现一定面积的春性品种早播麦田,因此,品种审定前对其进行冬春性鉴定,为小麦品种审定、合理布局和推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采用春播鉴定法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区试95份小麦新品种进行冬春性鉴定,以期为小麦品种审定和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6-2010年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5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各品种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0%,面团稳定时间较短,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只有7个,占审定品种的14%,强筋品种种类偏少,其余43个都归结为中筋小麦品种.河南省在今后的育种中应注重提高品种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1.
国审小麦新品种偃展4110是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农民育种家徐才智同志培育的.2003年河南省审定.2004年国家审定,是近几年来黄淮麦区审定的表现较优异的弱春性品种之一.2005年至今作为河南省中北部春水组区试的对照品种。目前在河南省中南部、安徽阜阳、江苏盐城和湖北北部种植集中,稳定在较大面积。该品种是我市小麦的主导品种,也是河南省良种补贴品种之一,更是唯一连续多年在河南小麦生产中推广面积大、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花培3号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花培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麦2006021).  相似文献   

13.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花培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花培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豫审麦2006012)  相似文献   

14.
正滑育麦1号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品种,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12。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两极分化快,株型偏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好;穗长方型,白粒,籽粒角质;耐后期高温,熟相好。为探索小麦品种滑育麦1号的最佳播种期和适宜播种量,集成播种期、播种量复因子裂区试验栽培技术,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UML建模,建立了基于J2EE平台轻量级框架Spring+ Struts+ Hibernate的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涵盖了1990年以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2个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适宜区域等信息,具有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完善的资源基础数据信息设置,高效的模糊检...  相似文献   

16.
偃育898是由河南省天中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偃师市小麦育种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种与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贵农25-8/豫麦18.该品种属弱春性大穗型早熟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区域广的优点.2007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7.
郑麦37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于1999年以周麦13为母本,D9054-6-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于2007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南省中北部种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19.
<正> 郑麦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时任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茹振钢已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小麦研究会与河南省种子协会理事,河南省遗传协会理事. 茹振钢1958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沁阳县.1981年走出校门,分配到河南科技学院(原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工作,在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先生的指导下,从事教学与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并协助黄光正教授繁育与推广了小麦新品种百农3217,这为他以后从事研究工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