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人静脉输液外渗后的疗效,探讨治疗老年人静脉输液外渗后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在我科输液后发生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于输液肿胀处为实验组,用50%硫酸镁湿敷输液肿胀处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老年人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人静脉输液外渗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输液外渗所致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次)因输液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凝胶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止痛、消肿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42,P<0.01).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用于静脉输液外渗所致疼痛、肿胀,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俊卿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03-4904
目的观察维生素E外涂对改善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组织肿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维生素E外涂、50%硫酸镁湿敷与95%酒精湿敷处理,观察局部组织肿痛的消退时间。结果维生素E外涂组局部组织肿痛的消退时间最短。结论维生素E外涂对改善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效果显著,适合在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滴高危药物导致Ⅳ级外渗的局部护理效果。方法将40例静滴高危药物导致Ⅳ级外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处理,观察组在高危药物外渗后给予冰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湿敷后粘贴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比较两组的局部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老年患者静滴高危药物致Ⅳ级外渗使用冰盐水加地塞米松湿敷后粘贴康惠尔泡沫敷料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方法处理静脉输液发生外渗后引起的机体局部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观察组A组(4℃的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B组(50%硫酸镁常温下湿敷)、对照组C组(冰敷)对输液发生药物外渗后引起的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随机进行处理观察。结果:A组显效为45.16%(28/62);B组显效为29.03%(18/62);C组显效为16.13%(10/62);观察组A组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B、C组(χ2=18.242 6,P﹤0.01)。结论:4℃的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优于单纯冰敷和50%硫酸镁常温下湿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和90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性静脉炎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外涂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方面与硫酸镁湿敷效果相当.而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方面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静脉输液外渗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外涂后再用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湿敷,72h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及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硫酸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加甲硝唑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7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甲硝唑100 ml;对照组35例,给予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4/35),痊愈率77.14%(27/3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30/35),痊愈率48.57%(17/35),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加甲硝唑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满意,明显优于50%硫酸镁。  相似文献   

9.
金春红  吴玉方 《吉林医学》2015,(9):1886-1887
目的:探讨25%硫酸镁局部湿敷预防七叶皂苷钠致浅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使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同时采用25%硫酸镁湿敷,对照组为空白组。结果:观察组输液时局部疼痛均低于对照组(P<0.05),浅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硫酸镁局部湿敷能有效减轻输注七叶皂苷钠时的疼痛,预防浅静脉炎,且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0%NaCl湿敷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在静脉输液外渗中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由静脉输液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疼痛、肿胀患者使用10%NaCl湿敷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统计。结果 10%NaCl湿敷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使用方法,显效率达95%。结论 10%NaCl湿敷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疗效好,且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个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病人随机分A、B、C、D组,A组按常规输液的方法输注七叶皂苷钠药液;B组常规输注七叶皂苷钠药液的同时沿静脉走向外涂湿润烧伤膏预防静脉炎;C组用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D组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结果:A、B两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8%和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优于50%的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2.
酚妥拉明加654—2湿敷治疗小儿头皮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难题,它不仅增加病人痛苦, 同时也影响临床治疗及抢救工作。我们分别对小儿静脉输液 外渗病例采用酚妥拉明加654-2湿敷与33%硫酸镁湿敷对 照观察,以进一步探讨酚妥拉明加654-2湿敷对刺激性强的 药物引起静脉输液外渗治疗结果。 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由输注甘露醉、多巴胺、葡萄糖酸 钙等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肿胀、水泡、皮肤颜色改变, 外渗时间在2小时之内,均为头皮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3.
王艳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073-2074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欧莱软膏)外涂对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可达龙导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患处血管,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2组静脉炎消退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静脉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可明显缩短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恢复时间,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治疗静脉留置针输液造成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发生静脉炎后用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对照组32例发生静脉炎后用25%硫酸镁湿敷。观察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30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15例,其中显效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4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硫酸镁湿敷蒸发较快,需经常更换纱布,致操作不便;在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时,凝胶在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的蒸发,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较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留置针静脉炎的疗效优于25%硫酸镁湿敷法。  相似文献   

15.
韩艳秋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15-4616
目的:观察神灯联合消炎1号治疗老年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消炎1号膏外敷。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神灯照射联合消炎1号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神灯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蔺晓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76-97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患者需要长期大量静脉输液、血管脆性大、留置套管针局部保护不当等原因,容易引起输液部位液体外渗,导致输液局部肿胀、疼痛,甚至诱发静脉炎。常用处理方法是在外渗水肿部位予以硫酸镁或其他药物湿敷。如果能提前预防或阻止液体外渗性水肿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保持临床工作的连续性,减轻患者痛苦。采用硫酸镁预防性湿敷,对静脉输液外渗性水肿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方法如下:在接受输液治疗的同时,在输液处以33%的硫酸镁湿纱布外敷,外敷范围超过穿刺针周边4cm,每天湿敷一次。33%硫酸镁对长期输液的患者行预防性湿敷,能有效预防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槐黄油膏外涂联合芒硝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静脉外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组给予槐黄油膏外涂加芒硝湿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痊愈率47.69%,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槐黄油膏外涂联合芒硝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满意,同时需加强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7,(6):575-57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01—2016-09间于和平县人民医院行静脉输液发生输液外渗的126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有63例,研究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两组患儿均辅以有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与完全消肿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6.8%,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4.1%,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通过辅以有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0%硫酸镁联合山莨碱注射液湿热敷治疗输液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液外渗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予50%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湿热敷,对照组予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50%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安全、作用明显,效果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湿敷在碘对比剂外渗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敷碘对比剂外渗患者的肿胀区,分别于治疗24h和48h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例碘对比剂外渗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24h后治愈5例,好转3例,未愈1例;48h后治愈7例,好转2例。结论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碘对比剂外渗引起的肿胀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