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88例某院收治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与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血清CRP以及TNF-α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30例,左乙拉西坦组30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5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25例(83.4%);左乙拉西坦组30例癫痫患者治疗后无效3例、有效18例、完全控制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24例(8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均是相对有效的抗癫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入本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12月,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指标为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戊酸钠组患者总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癫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该基础上增加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癫痫发作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癫痫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情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发作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21±1.24)、(8.21±2.51)d,均短于对照组的(9.51±2.44)、(11.11±3.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情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对于癫痫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癫痫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10~2020-02安阳市人民医院120例老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药组57例给予丙戊酸钠,联合组63例给予丙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电控制情况、治疗前后认知功能(SP...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采用左乙拉西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观察组口服左乙拉西坦,从不同方面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肌阵挛、全面性强制阵挛、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更低。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效果与丙戊酸钠相似,但左乙拉西坦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10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2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癫痫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左乙拉西坦;对照组(52例):丙戊酸;通过对比NSE(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S100β水平以突出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小儿癫痫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癫痫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癫痫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癫痫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在NSE水平以及S100β水平两方面,同对照组癫痫患儿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丙戊酸钠以及左乙拉西坦,获得的抗癫痫治疗效果较为一致,在神经保护方面,选择左乙拉西坦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抽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癫痫患儿,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0.0%,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均安全可靠,其中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小儿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7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交替分组法分为单一组(38例)和联合组(39例)。单一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不同时间段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为(1.27±0.22)次/个月、发作持续时间为(2.14±0.97)min/次优于单一组的(2.41±0.28)次/个月、(3.98±1.21)min/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分别为(11.74±0.96)、(6.03±0.57)180/s优于单一组的(13.01±1.10)、(6.91±0.76)18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分别为(10.74±0.93)、(5.81±0.52)180/s优于单一组的(11.85±1.04)、(6.34±0.65)18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分别为(8.64±0.29)、(4.27±0.34)180/s优于单一组的(10.28±0.47)、(5.78±0.41)18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单一组的76.32%,不良反应发生率5.13%低于单一组的2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优势更加明显,可明显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的机制与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024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年龄≤70岁)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诊断资料、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血液浓度、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尤其对施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1 02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数量居前3的分别为神经系统34例(57.6%)、内分泌系统15例(25.4%)、皮肤过敏反应6例(10.2%)、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大小便失禁,肝中毒)4例(6.8%)。采取剂量调整、换药、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在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儿童仅占3.4%;中老年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5.6%及39.0%。结论中老年人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神经系统病变是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51±0.34次/年)明显低于对照组(1.24±0.71次/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2.26±1.14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3.45±1.34min/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癫痫的发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安娜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4):107-110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干预组选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发作情况、生活质量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4例癫痫患儿分组,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给予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磷、血钙水平、MoCA总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视频脑电图检查临床发作率、癫样放电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24%(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磷(1.22±0.17)mmol/L、血钙(2.11±0.46)mmol/L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MoCA总分(29.01±3.98)分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频脑电图检查临床发作率17.31%(9/52)、癫样放电率9.62%(5/5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儿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磷和血钙水平,提高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梁姗姗  韩芳 《淮海医药》2023,(3):280-283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疗效及癫痫发作次数、神经递质、血清微小RNA-222(miR-222)、微小RNA-542-3p(miR-542-3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0例。B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A组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miR-222、miR-542-3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B组(83.33%)。治疗6个月后,A组癫痫发作次数[(1.12±0.26)次/月]少于B组[(2.29±0.38)次/月],发作持续时间[(1.98±0.55)分/次]短于B组[(3.14±0.61)分/次],血清NSE[(31.41±5.21)μg/L]、GFAP[(1.37±0.36)ng/mL]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生命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83.15±6.35)次/min、(133.54±15.60)mm Hg(1 mm Hg=0.133 kPa)、(85.64±11.25)mm Hg;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84.01±6.15)次/min、(133.64±15.28)mm Hg、(85.69±10.64)mm Hg。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6、0.027、0.019, 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取得较为确切的效果,且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心率、血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分别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30.2%(13/43)高于对照组的11.6%(5/43),不良反应发生率9.3%(4/43)低于对照组的25.6%(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96,P <0.05)。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7,P <0.01)。结论 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可明显改善癫痫患者得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林力  熊英  邱峥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728-1729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24周,以基础期平均每月发作频率与添加治疗24周平均每月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观察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总有效率78.0% (39/50),完全控制率为44.0%(22/50);左乙拉西坦治疗期32.0% (16/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乏力、纳差恶心、头晕、易激惹,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探究左乙拉西坦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50例小儿癫痫患者,按进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组使用左乙拉西坦,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病发次数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6.0%,治疗组为84.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4.0%,治疗组较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P<0.05;治疗前两组癫痫发病次数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病次数均有明显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病次数少,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左乙拉西坦治疗,临床疗效好、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减少患者疾病发作次数,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