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窗口初夏的风就这样悄然吹进心扉,飞入我的窗口,和阳光一起,暖暖的,柔柔的,看着我。我坐在这里,给你写信。随着风的记忆,诉说一个遥远的故事。我坐在窗前,犹如坐上时间的飞船,在四季里巡回,心情忽而沉重,忽而轻松。太阳的灿烂色彩,月儿的柔和目光,云彩的多情追逐,都被我收集。有泪水,甜甜的,成成的。有喝不醉的泪咖啡,伴着深沉的日子,伴着浓浓的笔墨。我想写给你,可我却不记得你的地址。我的心好累,拧不出一滴血液。我想休息,却无法让心脏停下舞步。我就坐在这个窗口,漫步在无际的寂寞中,漫步在静静无声的落叶上,像凝着春百的一枚心。  相似文献   

2.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往事如烟。 朦胧中,给你几许哀伤,几许惆怅,几许苦涩,几许酸甜。 无论是白的云,绿的树,蓝的海,红的帆,都融成一片,温柔如迷离的春夜。 无论在湖之滨,江之畔,谷之壑,峰之巅,都唱着一支歌,唱着你脉脉深情的追怀。 也许,那是一声成功的欢笑,笑声中却带着幼稚的轻狂。 也许,那是一杯失败的苦酒,苦味里却酿着成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鹰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很少了。想看,得到动物园,或人烟稀少的大山里去。 小时候,在秋阳明丽的日子。常常看见天空中飘漾着丝丝缕缕、银亮银亮的像蜘蛛网似的东西。有时候飘飞得很低,挂在树梢上,在人的头脸上。伸长手,蹦上去一抓,碰巧了也能抓得到。看到那东西,总是十分奇怪,也十分愉快,就和小伙伴们又蹦又跳,嘻嘻哈哈地笑着去抢去抓。拿到家,问大人。大人说:叫天丝儿,是鹰变的。鹰的志向,就是往高处飞。  相似文献   

4.
工人之歌     
顶天立地的人,驾驭机器的匠;平凡非凡的位,实干巧干的岗。咱们工人有技能,咱们工人有主张。想的是现代化,盼的是奔小康,当的是主力军,创的是品牌响。咱们工人有气魄,咱们工人有力量。改天换地的人,掌握知识的匠;尽职尽责的位,神圣神奇的岗。咱们工人有传统,咱们工人有专长。求的是真价值,作的是优质量,争的是排头兵,赢的是新辉煌。咱们工人有素质,咱们工人有志向。  相似文献   

5.
救济     
那是三年前的秋天。 一天,来了一位妇人,一身朴素装束,满脸憔悴,嘴里嗫嚅着不知在说些什么,眼睛只盯着我,似乎要我一下子能明白她的来意。当时,煤炭行业不景气,矿工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救济金有时跟不上,给许多贫困户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压力。我想,这位妇人是来要救济的吧。于是,我请她坐下来慢慢讲。 原来,她的丈夫因病死亡,家中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高额的学杂费和一家人的生活,令她不堪重负。眼下就要开学了,可学费还没有着落。妇人提起这些伤心事,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 对于弱者,我向来十分同情。面对她,我心中涩涩的。可是,上半年的救济已经发放完了,下半年的还没有到位,如果说实话又恐怕妇人更伤心,可说些大道理又怕人家反感。于是我说,今天领导开会去了,发放救济是要领导批的。  相似文献   

6.
采煤工     
从心仪出发,带去一路憧憬。希望,挣破巷道的桎梏,用执著演绎光明。把毅力植入岩层,用风镐透析前程。胆魄,穿过排炮的轰响,与效益产生共鸣。膂力铮铮,注满创业激情。信念,镌刻在坚定的目光里,用形象诠释煤的图腾。噢!采煤工,深渊索珠的精灵。年华如水淙淙。采煤工@李恒$永城煤电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7.
正下了班,和母亲、妹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我躺在沙发上,妹妹和母亲坐在餐桌前吃水果。妹妹大口大口地吃完了苹果,叫我起来吃葡萄。起身,柔和的灯光下,我看见了背着身的母亲满头的白发,心里突然一阵难过。水果,不是七十多岁的母样天天都能吃上的。父亲太节俭,根本不会享受人生,母亲又没有工作。母亲的心里只有父亲,父亲的心里只有日子。给母亲的钱,她省吃俭用留给了孙子,所以我们姐妹几个只能在她来的时候,多买点东西让她享受现成的。妹妹顺手递来几颗剥干净的葡萄,亮盈盈的,含到嘴里,酸甜酸甜的。不经意间,我看见了灯下母亲挤满皱纹的脸,没有表情。母亲老了,耳朵也不太好使,有时还自言自语,不是念叨远在云南上大学的孙子,就是惦记刚刚怀孕的外孙女。看着她恍惚的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突然穿越时空,二十年前那段绝对空白的记忆,刹那间复活了。也是母亲,也是葡萄,也是酸酸的记忆,也是那种描述不透的表情,不同的是,那时吃的是剩下的葡萄,是母亲没有卖完的。母亲不是生意人,也从来都没有做过生意,但那一次,母亲一天赚了六块钱,高兴得赶紧回家,把剩下的葡萄分给了我和贪吃的妹妹。那一年,是我外出上学第一年的暑假。那时,母亲五十岁出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她,为了多挣几个钱给我凑学费,大清早起来去人家的葡萄园摘葡萄,然后背到街上去卖。  相似文献   

8.
紫藤花开     
紫藤花又开了。在春天刚刚涉足的长廊里,紫藤花开得空幽而烂漫。一片明丽的紫色。浅绿色的叶子,粉紫色的小花,一串串的,挂满了整个长廊花架上。一阵春风吹来,淡淡的馨香张开了婆娑的翅膀,飞入四近的角角落落。矿山,似乎被赋予了令人清明的嗅觉。紫藤,伸展着,蜿蜒不尽,将自己的生命攀援到卓越的境地。紫色花瓣披垂下来,似云锦可裁,似瀑布可掬,  相似文献   

9.
今天同大家座谈煤炭工业创新路的问题,也算是出个题目,请大家发表意见。搞设计工作不仅要解决一个矿井的技术、经济问题,还要解决战略性的问题。设计、咨询是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统称为设计咨询。国外大的设计公司,不但研究技术经济问题,也研究战略性的问题。所以,希望搞设计工作的同志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从整个国家的全局考虑怎么把煤炭工业搞上去。不解决煤炭工业创新路的问题,煤炭工业就搞不好,就要误大事。 煤炭工业发展至今已三十多年了,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受挫折的时候。但总起来看,成绩是很大的。特别从数量来讲,从三千万吨到六亿吨,数量是惊人的。可是从质来说,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应达到的水平。这三十年,在世界上是煤炭工业不景气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0.
月光浴     
周雄飞 《当代矿工》2013,(10):58-58
酷热的夜里,还有能比这更舒适的洗浴吗?——一轮明月,是头顶悬挂的灯。徐徐而来的风,是最好的按摩师,让你露在水外的身体,每个毛孔都舒展,张开。全身浸泡在水里,小鱼就会围拢上来,用小嘴亲昵地吻你。更妙的是,还有乐队。草丛里,小虫唧唧,是绝美的原声交响乐。  相似文献   

11.
素白的工作帽,蓝色的工作服,黄色的翻毛皮鞋,锃亮的焊枪。她在飞溅的焊花中,实践着一个普通电焊工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她焊出的产品,是厂里唯一的免检产品。她练就的绝活,技冠同行。她在平凡的电焊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24年。 她就是晋城矿务局机修厂电焊工、共产党员彭莉莉。  相似文献   

12.
竹的韵致     
寒风梳理你的青翠,在天籁中摇曳风姿。枝叶间有文字的传奇,倾吐衷肠,述说不尽对土地的深情。我在幽篁里独坐,追念远去的身影,那是一位叫板桥的先生,在严寒中吟咏,感叹苦寒的民生,静听风雨的声音。庭院深深,居住在你的绿意之下,一种气节的韵致,清瘦了风骨。体会古今佳作,感怀墨趣成章,道不尽对你由衷的欣赏。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对竹不知倾注了多少深情。我也爱竹,你既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的韵致而进取,爱你的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俊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夜色渐浓,远山成了水墨画里的背景。皎浩的月亮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虽然不是满月,但依然精神。选择一条宁静的小路,是我早已养成的习惯,正如朱自清先生曾经所说,热闹是他们的。虽然我也喜欢繁华,喜欢热闹,但内心里总是渴望花香伴着书香、清新融入宁静的。一个人走在月光里,独享这宁静的朦胧。思绪可以是浪花,在大海里奔腾,也可以入白云,在天空飘飞。可以什么也不想,一任这光阴如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驱车行驶,不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一路平坦。或许只有不断调整方向,随时校正前进目标,才适合每个人的人生之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日工作的永续、繁杂与琐碎,极易使人如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迷失方向,以致陷于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疲于奔命。古人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那么,如何才能从每日紧张工作的樊篱之中得以解脱,长久保持旺盛的精力,"静"也许是最好的良方。因  相似文献   

15.
王保钢 《当代矿工》2011,(10):38-38
哈图的风,是我所见过最猛烈的风,常常给人惊心动魄的景象。有时在白天,艳阳高照,明净高爽,瞬间乌云翻滚,狂风骤起,发出呜呜的吼声。满处草木参差斑驳,狼藉不堪。天地间尽是茫茫的飞沙走石。有时在夜晚,月色普照,寒星满天。片刻间空气震颤着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古老又古老的故事了。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黄河边上有一座龙斧山,山上有一座龙王庙。山下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强娃,女的叫莹花。小两口勤奋节俭,日子过得蛮不错。 谁知,天公不作美,一连三年大旱,黄河里的水干了,村庄里的井枯了,田野上的禾苗焦了……老百姓没法活了,祭神祈雨一一不灵,只好走的走,逃的逃。 强娃和莹花没走。他俩想,龙斧山口的黑龙潭,原来一直是不绝水的。可是自打一阵阴风在潭上打过几个旋后,黑龙潭的水就不见影了。这事儿挺怪。小两口一核计,拿定主意去掏黑龙潭。  相似文献   

17.
经历过风雨,才能理解宁静的难得。品尝过苦难,才能懂得真情的珍贵。做人如此,读书也是一样。我很喜欢一个成语——白璧无瑕。如何在尘世间做人做得有品位,读书读出精神来,这确实是一个人人应当深思的问题。人有人品,书有书品。目光所及,虽然大致相同,其实境界迥异。做人很复杂,很难泾渭分明。读书则不同,读书如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书,应当心无杂念,满脑子功名利禄,全是实用主义和投机取巧,那不是真正读书,沾染上铜臭做学问,做的绝对不是真正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北方的冬天     
正印象中,北方的冬天很冷。有时候出奇的冷,寒风呼啸刮来,像一匹野马,肆无忌惮地掠过它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穿上棉衣,戴上棉帽和棉手套,也抵挡不了这刺骨的寒风。站在无垠的旷野,你会觉得人是那么渺小。这时候,只有麻雀,不畏寒冷,勇敢地从树上飞到地上,寻找着赖以生存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伟大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兴起。千百万革命群众,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以雷霆万钧之力,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展开了尖锐的斗争。牛鬼蛇神陷入了广大群众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他们遭到了空前的严重打击。 发动广大群众,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伟大的创举。 亿万人民群众起来批判旧世界,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根本特点。 毛主席告诉我们,“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革命战争是这样,无产阶级的一切事业是这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然也是这样。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同样,没有群众运动,也就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时间随着历史的镜头,摇过华夏沧海桑田,尽收人间春色,在皖北边陲的一个小镇——百善定格。 百善原名白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母子俩以卖水为生。儿子白水是个孝子。母亲病重,多方医治无效。仙翁指点,医好此病不难,只须儿子积德行善,做一百件好事。白水依言,不敢懈怠。每天济贫帮困,送往迎来,凡路遇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均受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