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建英  齐萌 《陶瓷工程》2007,41(5):42-46
绞胎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瓷,以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在陶瓷家族中独具特色。传统绞胎陶瓷艺术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而得到新的提升,并以其自然肌理美和材质美倍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绞胎泥技法是个很古老的制瓷技法。绞胎纹样清新明朗,简约高雅,不可复制,有着独特的艺术感。继承传统绞胎泥技法,充分利用绞胎泥的艺术特质,结合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技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艺术陶瓷创作,古为今用,将进一步丰富陶瓷艺术语言,使陶瓷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的多样化,表达内容和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传统绞胎泥技法的现代艺术创作,是个新的陶瓷艺术创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胶胎陶瓷在中国古代陶瓷的艺术中独树一帜,是陶瓷之林的神秘之花。创烧于唐代的绞胎瓷器,历经两宋发展,在金代达到顶峰,明清后趋于消亡。惠民县博物馆藏元代绞胎双耳瓶器型硕大,古朴大方,为古代绞胎艺术的巅峰之作,研究这件绞胎瓷瓶,不仅可以欣赏其艺术价值,更能了解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绞胎陶艺看当代"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的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的特殊品种,以其独特的肌理效果和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陶瓷家族中的一朵奇葩.而古代文人崇尚"君子和而不同"也使"干胎千面,表里如一"的绞胎瓷器在众多瓷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君子瓷"的代表.在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传统绞胎陶艺也随着科学技术和审美文化的发展而焕发新生,并以其材质美、肌理美、意境美而倍受当代人的青睐,成为新时期"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易县希望绞胎陶瓷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总经理张保军,经过11年潜心研究,终于将中国失传800余年的绞胎陶瓷研制成功,使其重放异彩。它的重新问世.受到了国内夕l、各界人士的青睐。绞胎陶瓷,简称绞胎,是中国唐代出现的一种名贵的陶瓷品种。它是利用不同颜色的陶瓷泥料进行特定的切叠绞和后再成形,经干燥后烧成的一种陶瓷制品。按纹和方式和泥料颜色的不同,可使其构成各类抽象的艺术画面,且花纹由表及里,内外相联。绞胎艺术属于抽象的视觉艺术,它不可能表现出非常具体的人物、花鸟、山J!!、河流,但由于必然和偶然的工…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的绞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的特殊品种,以其独特的肌理效果和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陶瓷家族中的一朵奇葩。而古代文人崇尚"君子和而不同"也使"千胎千面,表里如一"的绞胎瓷器在众多瓷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君子瓷"的代表。在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传统绞胎陶艺也随着科学技术和审美文化的发展而焕发新生,并以其材质美、肌理美、意境美而倍受当代人的青睐,成为新时期"和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陶瓷花苑     
复古珍品绞胎陶瓷独具特色绞胎陶瓷始于唐代、宋代 ,靖康之变后失传。绞胎陶瓷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陶瓷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坯胎内外皆有相联花纹 ,与其它陶瓷品种有明显的区别。用绞胎陶瓷制作的建筑装饰墙地砖、茶具、餐具、工艺品等产品 ,坯胎内外变幻无穷的相联花纹 ,真是巧夺天工 ,犹如天然大理石 ,质感细腻 ,光泽柔润 ,色彩丰富 ,古朴典雅 ,十分惹人喜爱。 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的张宝军先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 ,终于获得成功 ,并创办了河北易县绞胎陶瓷公司。该公司目前是中国乃至世界惟一的一家绞胎陶瓷生产企业 ,…  相似文献   

8.
绞胎陶瓷器皿,是我国千年陶瓷生产工艺发展中出现的特殊品种,它始于唐代,技艺成熟于宋代.宋代"靖康之变"后,因北宋年年战乱,金兵入侵,中国北方各地的窑火渐灭,绞胎生产工艺由此失传.南宋时代,如官窑、定窑等原北方窑口的产品,陆续在南方恢复生产,但未见有生产绞胎陶瓷器皿的出现.至今该项生产工艺失传已近千年.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我国唐代时期陶瓷品类中出现了的绞胎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论述与观点进行质疑,否定了关于绞胎器模仿漆器和瘿器以及拉坯成型的观点。进而通过对绞胎器特征和绞胎工艺的形成原理、制作方法的解析,对西方玻璃融合技术的应用、工艺特征、制作方法以及与绞胎的比较,加之以西亚出土的绞胎陶器为证据,指出西亚绞胎陶是受到玻璃工艺的影响,唐代绞胎工艺应该源于西方玻璃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绞胎陶瓷器皿,是我国千年陶瓷生产工艺发展中出现的特殊品种,它始于唐代,技艺成熟于宋代。宋代"靖康之变"后,因北宋年年战乱,金兵入侵,中国北方各地的窑火渐灭,绞胎生产工艺由此失传。  相似文献   

11.
<正>绞胎瓷和炻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制作技艺的一枝奇葩,始于唐代在宋靖康之变后失传。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目前针对绞胎瓷和炻器的起源、技法、产地以及断代等问题,已有少数学者作了初步探讨,而对绞胎瓷和炻器的专门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云南的绞胎瓷和炻器在什么时候兴起,在什么时候衰亡已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古书记载中窥其一二。提起云南绞胎炻器,不得不提起云南的千年  相似文献   

12.
彭亚 《山东陶瓷》2024,(2):22-33
陶瓷造型花卉仿生设计具有独特之美。从可见的外在形态、功能、色彩、肌理以及作品中所包含的不可见的内在形态意境分别进行探析,发现陶瓷造型仿生设计具有形态美、功能美、装饰美、意境美等特征。陶瓷造型仿生设计形态特征分别是花的“形”的模仿——动态的模仿、“态”的模仿——静态的模仿;功能特征又分为模仿对象所具有的功能性和模仿对象所不具有的功能性;色彩特征之美主要是绘画仿生和釉的色彩仿生两种类型;在模仿花的肌理时,所运用的创作方式也很丰富,有物理性模仿、绞胎形式模仿、雕刻形式模仿等;陶瓷造型仿生设计的意境之美有着不可见的内在隐喻性和表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陈雨前 《景德镇陶瓷》2012,(5):F0002-F0002,I0001-I0003,F0003,F0004
陶瓷是胎与釉、瓷与诗书画相结合的传统艺术,它的美既在于原料的材质美、制作的工艺美,更在于装饰的艺术美,是集材质美、工艺美、装饰美于一体的艺术品。在这独特的艺术领域里,曾亚林的作品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古今结合、新  相似文献   

14.
平面构成是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设计理论基础,绞胎瓷作为我国传统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本文通过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形式法则两个方面,探究平面构成在绞胎瓷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的陶瓷装饰技法。随着泥坯绞揉方式的不同,其纹理变化亦是无穷的,能搅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等。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手拉绞泥壶,就是用潮州手拉壶的技艺来制造绞泥壶。这是将潮州手拉壶这种原始的辘轳制陶技艺与绞胎陶瓷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可以构成种种肌理美.肌理效果与肌理美是陶瓷艺术的语言,是以陶瓷为材料的各种制品不可缺少的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7.
绞泥工艺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是我们传统紫砂制壶工艺和传统绞胎工艺的结合与创新。通过绞泥装饰,紫砂壶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变现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不仅增加了紫砂壶的工艺难度,更增加了紫砂壶艺术的观赏性,是我国紫砂壶艺术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8.
2022年2月底,千年瓷都景德镇为我们送来一场隆重的陶瓷盛宴——“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展览中,共选取了来自全球各地的206件陶瓷艺术作品。这些入展作品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与创新,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多元化景象,是陶瓷工艺技术在当代美学思想下的新转化,反映了传统陶瓷艺术与时代审美的融合,体现了百花齐放的包容精神与百舸争流的奋进精神。本文以陶瓷的材料“泥”为切入点,从原始泥料的直接运用、绞胎工艺的创新延用、新型材料的综合运用三个角度出发,得出当下陶瓷装饰的鲜明特点和动态趋势——“合”而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绞泥装饰是紫砂器装饰的一种方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绞泥点、绞泥线、绞泥面的举例说明,更体现了绞泥装饰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茗器中典范,既有陶器的淳朴自然,又具有瓷器的精致华丽,并融书法、诗文、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于一体,尽显中国古典美学风范。此件“大智若愚”紫砂壶运用多种技艺,尤其是绞胎的运用十分突出,我们将通过对它造型、结构及工艺等方面的分析来了解其复杂工艺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