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高温还原法合成了Eu,Ti共激活橙红色Y2O2S长余辉发光材料,并测量了Y2O2S:0.03Eu,0.03Ti磷光体的荧光光谱,余辉分辨和余辉衰减曲线谱.实验结果表明,Y2O2S:0.03Eu,0.03Ti磷光体的发射谱由一系列Eu^3+离子内部能级跃迁的尖峰组成;余辉分辨谱则不同,由一个主峰位于565nm的宽发射带和一系列波长范围位于500nm以上的窄发射带两种峰形组成,可分别归为Ti离子的宽带余辉发射和三价Eu^3+的线状余辉发射,分析认为,样品中存在Ti余辉发射向Eu^3+内部能级间产生选择性的余辉传能机制,从而导致Y2O2S:0.03Ti,0.03Eu磷光体中同时出现两种发光中心离子的余辉分辨谱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燃烧法在550℃合成了红色纳米发光材料ZnAl2O4:Eu^3+,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证实样品具有尖晶石结构的ZnAl2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的发射强度。^5D0→^7F0,1,3,4跃迁的发射强度,ZnAl2O4:Eu^3+ 形成红色发光材料,推测是由于基质结构的不对称性,Eu^3+在基质ZnAl2O4中占据非对称中心的格位所致。并考察了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样品Eu^3+的^5D0→^7Fj跃迁辐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GdAl3(BO3)4:Eu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合成了单相粉末样品Gd1-xEuzAl3(BO3)4(0≤x≤1),研究了Eu^3 在GdAl3(BO3)4中的紫外和真空紫外光谱性质.GdAl3(BO3)4:Eu^3 中稀土离子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Eu^3 在其中的特征发射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 呈色坐标为(0.645,0.330)的强红光发射,说明是非常有前途的PDP用红色发光材料,在GdAl3(BO3)4:Eu^3 的真空紫外光谱中观察到两个峰,158nm的激发带归属于B03基团的吸收,258nm处的激发带为Eu^3 →O^2-的电荷转移跃迁带.在147nm激发下,GdAl3(BO3)4:Eu^3 的红光发射强度随着Eu^3 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在258nm激发下随Eu^3 浓度的增大Eu^3 的红光发射增强,说明它们发光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 掺杂的SrB4O7、SrB2O4、Sr2B2O5、Sr3B2O6荧光体.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Eu^3 的荧光发射是有区别的,Sr2B2O5:Eu^3 、Sr3B2O7:Eu^3 发射峰在610nm左右的红光区,SrB2O4:Eu^3 的发射峰在593nm的橙色区,而SrB4O7:Eu^3 则表现出了Eu^2 离子的特征峰,产生这种区别主要是由Eu^3 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造成的.荧光体SrB4O7:Eu^3 、SrB2O4:Eu^3 、Sr2B2O5:Eu^3 、Sr3B2O6:Eu^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复合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烧结活性的纳米级Y1.34Gd0.60Eu0.06O3粉体.经850℃/2h煅烧后,得到晶粒尺寸为30-40nm,且基本无团聚的Y1.34Gd0.60Eu0.06O3发光粉体,粉体比表面积为23m^2/g.该粉体经过适当的干压和等静压成型后,于1800℃以上温度烧结6h,可以获得Y1.34Gd0.60Eu0.06O3透明陶瓷.获得的透明陶瓷材料在波长250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较强的红光,发射主峰位于610nm,对应于掺杂Eu^3+的^5D0-^7F2跃迁.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2 O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透射电镜( TEM)、红外光谱( FTIR)和荧光光谱( 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2 O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2 O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n共掺杂CaZrO3:Eu^3+发光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样品CaZrO3:Eu^3+,Gd^3+为CaZrO3的钙钛矿结构。详细研究了Gdn共掺CaZrO3:Eu^3+体系的发光性质,激发光谱显示,在200~550nm波长范围,主要强的激发峰位于395nm和465nm处,其中以395nm的激发峰最强。取395nm为最佳激发波长研究发射光谱,结果显示,出现了590nm和613nm两个发射峰,且613nm处^5Do→^7F2跃迁强度大于590nm处^5Do→^7F1跃迁强度。同时研究了Gd^3+掺杂浓度及C/M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Gd惨杂浓度为8%、C/M值为1.5:1时发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8.
用固相法制备出了Eu^2+,Dy^3+共掺杂Sr4Al7O25:Eu^2+,Dy^3+、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硼酸含量对其制备过程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RD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其发射光谱,并在暗室里拍摄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照片。结果表明:随着硼酸加入量的不同,Eu^2+、Dy^3+共掺杂铝酸锶的发光效果、形貌特征均不同。在某一范围内,随着硼酸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发光性能、发光亮度均有所提高,烧结温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Ca2SnO4:Eu3+的固相反应形成机理及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2-xEuxSnO4发光粉末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固相反应形成机理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于CaCO3和SNO2(2:1)混合粉料,在1250℃进行固相反应时将优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中间相CaSnO3,该相再与CaO继续反应生成最后稳定的目标相Ca2SnO4.Ca2-xEuxSnO4样品在240-360nm范围内存在着Eu^3+-O^2-电荷迁移吸收带,随着Eu^3+掺杂浓度(x=0.01-0.15)的增加,吸收带峰位从274nm红移至292nm附近.Ca2SnO4:Eu^3+发光体的发射以电偶极跃迁^2Do-^7F2为主导地位,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强的红光发射.在Ca2SnO4基质中,Eu^3+离子的多声子弛豫过程几率小,当Eu^3+掺杂浓度较低时,可以观察到来自于Eu^3+较高激发态能级^5D2和^5D1上的辐射跃迁.Eu^3+离子在同构的Ca2SnO4和Sr2CeO4基质中的发射光谱形状类似,但Ca2SnO4:Eu^3+的红光发射强度远大于Sr2CeO4:Eu^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融法合成了Y2O2S:Eu^3+红色荧光粉。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SnO2:Sb透明导电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和电阻测量等检测手段分别分析了包覆处理对Y2O2S:Eu^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荧光性质以及荧光粉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成功地在Y2O2S:Eu^3+表面包覆了一层连续的SnO2:Sb薄膜;当包覆量nSoO2/nY2O2S=6%时,所得到的荧光粉同时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导电性;当掺杂量DSb/nSn=10%,退火温度为500℃(氧气流中退火1h)时,可以得到导电性较好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3+、Eu2+两种稀土金属离子混合掺杂的复合TiO2光催化剂, 通过TEM、XRD、UV-Vis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 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样品均呈锐钛矿型结构, 颗粒尺寸的变化只与掺杂离子总量有关, 掺杂量为1.0%时达最小值; 一定比例Eu2+、Gd3+的混合掺杂, 能增强可见光范围内光响应. 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比例Eu2+、Gd3+混合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Gd3+、Eu2+适合掺杂量范围分别为0.1%~1.0%和0.5%~1.5%. Eu2+、Gd3+混和掺入TiO2光催化剂中产生协同效应, 探讨了Eu2+和Gd3+与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 讨论了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Lu2O3:Yb3+, Ho3+纳米粉体的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工艺合成了Yb3 离子和Ho3 离子共掺杂的Lu2O3纳米粉体,研究了粉体的斯托克斯(Stokes)和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发光特性以及煅烧温度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在氙灯447.5nm和半导体激光器980nm激发下样品均发射出明亮的绿光,观察到了不同Ho3 离子浓度掺杂的纳米粉体的浓度淬灭现象.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表明Anti-Stokes发光是双光子过程,能量转移是主要的上转换机制.Ho3 离子的5F4,5S2能级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衰减时间也证实了浓度淬灭及能量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Eu3+掺杂SiO2气凝胶薄膜,并对其发光及跃迁性质进行了研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的型貌结构做了观测,采用XRD和IR对所得样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通过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u3+的5D0的辐射跃迁几率,并根据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5D1的无辐射跃迁几率及弛豫性质.虽然结果与掺Eu3+的体硅玻璃没有很大差别,但可通过此简易低温的方法制得掺稀土离子的良好薄膜,这对得到具有轻质玻璃性质的发光薄膜展示了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合成Y3Al5O12:Ce3+,Tb3+稀土荧光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Y3Al5O12:0.08Ce^3 ,0.12Tb^3 稀土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大发射峰为545nm,色坐标为:x=0.331,y=0.558,在273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  相似文献   

15.
Nb掺杂Bi4Ti3O12层状结构铁电陶瓷的电行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Nb5+掺杂的Bi4Ti3O12层状结构铁电陶瓷.运用XRD和AFM对Bi4Ti3-xNbxO12+x/2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陶瓷均具有单一的正交相结构,抛光热腐蚀表面晶粒的显微形貌表现为随机排列的棒状结构.通过对材料直流电导率与温度关系的Arrhenius拟合,分析了Bi4Ti3-xNbxO12+x/2的导电机理.Nb5+掺杂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但居里温度随掺杂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DSC结果显示Bi4Ti3-xNbxO12+x/2材料在居里温度处经历了一级铁电相变.样品的铁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b5+掺杂Bi4Ti3O12提高了材料的剩余极化Pr,这主要是由于Nb5+取代Ti4+大大降低了材料中氧空位的浓度,使得氧空位对畴的钉扎作用减弱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利用熔体提拉法生长了大尺寸,高质量的新型激光自倍频晶体Nd:GdxY1-x(Ca4O(BO3)3(简称Nd:GdYCOB),对Nd:GdYCOB晶体的XRD衍射图进行指标化,得到它的晶胞参数为a=8.080A;b=16.016A;c=3.538A,β=101.18,μ=491.1A3,对取自不同部位的晶体粉末进行ICP原子发射光 分析表明晶体整体组份均匀一致,根据熔体和晶体粉末的ICP数据计算,Nd:GdYCOB晶体中Nd3 的分凝系数为0.63,首次报道了Nd:GdYCOB晶体200-3000nm室温透过光谱和室温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室温透过光谱表明Nd:GdYCOB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在-220nm,具有很宽的透光波段(-220-2700nm);Nd:GdYCOB晶体在800nm附近存在很强的吸收,适合于LD泵汪,为光光谱表明Nd:GdYCOB晶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RGB(red,green,blue)激光自倍频晶体,掺杂4%,5% Nd:GdYCOB晶体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05us和100us。  相似文献   

17.
应用X射线衍射密度法(R因子法)计算了Zn(Ga,Fe)2O4固溶体尖晶石结构中阳离子分布,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在ZnGa2O4尖晶石结构中采取中间偏反型分布.随Fe3 离子进入尖晶石结构,促使Zn2 进入A位的量增多,而Ga3 进入B位的量增多.同时,各样品的IR光谱表明:Fe3 进入尖晶石结构取代Ga3 对代表电子传导活化能的极限频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Ca4RO(BO3)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钙-稀土硼酸盐晶体Ca4RO(BO3)3(R-La^3+、Nd^3+、Sm^3+、Gd^3+、Y^3+、Er^3+、Tb^3+、Lu^3+)近来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该系列晶体属非中心对称的单斜晶系,空间群Cm。本文综术字上述晶体的结构和生长研究的进展,总结了晶体的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要晶体的激光自倍频性能,指出这些晶体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纳米结构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乙二醇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的纳米结构,系统研究了Fe^3+和OH^-的比例、乙二醇的含量、溶液浓度以及后续热处理对氧化铁纳米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用形貌的氧化铁纳米结构对其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时,无论有无乙二醇的加入,所得样品都为六方相的α-Fe2O3纳米颗粒;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有乙二醇辅助时,所得样品为正交相飞机状的FeOOH纳米结构;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无乙二醇辅助时,所得样品为正交相的FeOOH纳米棒.经过600℃,1h热处理后,飞机状的FeOOH和FeOOH的纳米棒都可以转化为多孔的飞机状α-Fe2O3和α-Fe2O3的纳米棒、溶液浓度的提高只会增加样品的尺寸而对其形貌没有太大的影响.形貌和尺寸不同对材料的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微波场作用下球形亚超细CaS:Mn2+,Eu2+的快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场作用下,首次快速合成了球形亚超细尺寸的CaS:Mn^2+,Eu^2+深红色荧光体,SEM照片显示其粒径为250-400nm,并可观察到纳米粒的团聚现象,呈现零维纳米材料的特性,实验结果证实,Mn^2+与Eu^2+离子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因而Mn^2+对En^2+的发光具有明显的敏化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