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可以预见,移动支付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将广泛应用于零售业的各个领域,将带来整个零售业销售模式的变革。厦门青年小陈最近迷上了手机支付:和朋友在餐厅吃完饭,不用掏钱,更不用刷卡,而是打开支付客户端,拿出手机"摇一摇",餐厅的账号就自动识别到手机上,然后在手机客户端上输入金额付款就可以了。"手机支付比刷卡方便多了,不用带那么多卡,以后钱包都可以不带了。"小王称赞不已的手机支付是时下流行的移动支付的一种类型。在浙江宁波,时下不少市民已用上了SIMPass手机支付卡,插卡后手机便升级为"钱包"。  相似文献   

2.
<正>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也能改变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将给全球带来消费与生活模式的重大变革。移动支付是个什么玩意儿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就是指利用短  相似文献   

3.
海外传真     
《信息与电脑》2013,(5):54-57
移动支付正在使零售业POS市场发生变化Javelin Strategy 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新调研报告指出,由于移动支付的发展,零售业POS市场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这份"2013~2018年POS预测"报告表明,2012年移动POS支付金额只  相似文献   

4.
海外传真     
《信息与电脑》2011,(10):63-67
零售商更加青睐移动技术9月中旬,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RAMP商业与移动服务零售服务会议,着重讨论了零售业与移动技术、社交商务有关的一些问题。不少与会者谈到了将移动支付与零售业务整合的种种优势。但更多代表认为,零售商已开始逐步认识到,除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业务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服务发展方向,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技术和非技术的原因,移动业务支付的运用还是局限在一定的使用范围和场合,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选择移动支付业务作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另一方面,LTE网络的部署已经在全球逐渐展开,将会对移动网络产生重大的变革.文中主要在LTE网络即将部署的背景下,对在LTE网络条件下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TE的发展,未来移动支付业务将得到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服务中,也主动使用移动互联网,以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很多医院都实现了移动支付,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使医院与患者有效连接。利用移动服务平台,能患者能进行导诊、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看报告、健康咨询等,实现全程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改变以往看病难、人满为患的情况。笔者就医院医疗服务中移动支付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刘佳 《互联网周刊》2010,(16):43-43
智能手机正在引爆一场支付大战。最近,美国AT&T、Verizon和T—Mobile三家移动运营商正在筹建移动支付平台,这是美国历史上移动运营商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移动支付系统推广行动,这一颠覆性的改变将有望取代美国市场上的10多亿张银行卡。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周刊》2013,(17):46-48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移动支付或成为未来的主流支付手段。市场的扩大推动着各种新生态支付方式的演进,给移动支付带来越来越多的想象空间。央行日前公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称,当季国内移动支付业务量增幅惊人,全年支付高达3.71亿笔,金额共计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70%和363.92%。在网络购物规模扩大、智能手机普及、国内网络环境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也意味着,随着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电脑》2008,(12):8-9
RIS 11月下旬举办的一次Internec网上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与会代表对近场通信(NFC)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抱乐观态度。近场通信目前在零售业中的应用主要是非接触支付,据统计,全球已安装的NFC支付终端已达50万台,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售票机。另外,手机移动支付也是一个巨大的应用领域,估计到2013年,每5台手机就会有1台具有NFC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支付行为也呈现移动化、场景化的趋势。在移动支付高度发展、普及率较高的当下,企业支付行为中因公差旅、小额采购等与个人相关的支付行为却未能受益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性,在该类小额、分散场景中,企业的支付以个人垫付为主,移动化支付手段不足,企业的管理成本较高。本文围绕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企业移动支付需求,提供基于发卡行支付标记化技术的企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支持企业通过支付标记使单位结算账户可在移动支付受理网络内完成支付。  相似文献   

11.
当伴随着iPhone6/plus的推出,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apple pay也随之进入大家的视线。Apple pay只需在iPhone6/plus上按个按钮,就能从以千计的商店购买商品。有了这项新服务,消费者再也不需要钱包、现金、银行卡。当然在我国,支付宝移动支付、微信支付、银联"闪"支付以及各种二维码扫码支付方式,早已在各种消费场景中得以运用,各大网络公司,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都在通过自己的移动支付手段抢占消费市场。移动支付应用必将改变传统消费者现金与银行卡支付习惯。并且诞生出更多的创新移动支付场景,并改变消费场景的构建。但目前移动支付方式种类混杂,体系与标准不一,兼容性差,导致移动支付并未真正让消费者体会到其方便、安全,互动等特性。本文从目前主流移动支付应用现状及案例探讨,对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要面临的困局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移动云支付系统基础,从支付方式、支付风险、认证鉴权、加密方式、通信安全等方面对现有的移动支付系统进行研究。针对普通静态二维码易伪造、易被篡改、难辨别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TOTP算法的动态二维码移动云支付方案。采用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和自定规则进行风险评估,经过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一两年的蓄力之后,移动支付在今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和使用移动支付,甚至因此改变了生活习惯。移动支付所蕴合的巨大商机,让腾讯等巨头也跃跃欲试,不过率先发力的支付宝仍是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支付方式创新、线下支付和信用支付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移动支付,业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借鉴德勤的定义,认为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或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从而实现支付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从通信方式来看,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本文重点研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以APP应用程序的形式,提供远程支付服务的移动支付APP。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线射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小额支付这种全新、便捷、灵活的消费方式逐渐被认同和接受。针对各行业各自为政建设小额支付平台面临的网络标准和协议不一致、运营模式混乱等问题,提出了独立于各行业,采用J2EE多层体系架构和分布式部署方式,基于OTA短消息的移动小额支付平台框架。平台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兼容银行、第三方支付和自助终端等多种支付渠道,适用于公共交通、零售业等行业,可同时满足用户的快捷空中圈存支付和传统现场刷卡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兴起,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使用习惯快速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应用的发展撬动移动电子商务需求,移动支付也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支付手段,未来移动支付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通过对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展望移动支付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智能手机而言,体形更小、售价更低、生物特征更明显的可穿戴设备是否更适合充当"移动支付"的载体呢?当前,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移动支付业务12.84亿笔,金额6.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81%和112.70%(数据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4年第三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开始流行起来,移动支付逐步成为电子支付发展的新方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近日iPhone版移动钱包即将问世,苹果的移动支付方案号称最安全的移动支付。就让我们来看看它和传统移动支付有什么区别,以及它具备什么样的安全特性。说到移动支付,想必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在手机、平板上的支付手段。和普通PC支付相比,移动支付只是支付平台不同而已,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支付宝钱包、百度钱包、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等都是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19.
海外传真     
《信息与电脑》2009,(5):8-12
零售业IT软件业呈现收购潮,手机移动商务将成为经济复苏基础的一部分,非接触支付卡的应用正在全球迅速增长,网上零售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生物识别的指纹密码可有效地提升支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指纹支付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一个新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便捷化消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期望在移动支付过程中获取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移动支付正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却一直受用户担心,传统的数字密码只要通过网络发送密码信息,就可以被截留或复制,而存储了这些特征的服务器也存在被盗的风险。同时,移动支付众多的密码,也给用户带来了"数字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