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吴钢  张金太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90-2592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岛市黄岛区6家监测医院2010年接诊的急诊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门诊伤害病例10 539例,其中男性7 994例,女性2 545例;20~64岁的占84.82%;发生在工业及建筑场所、公路街道的分别占28.28%和20.56%;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跌倒或坠落、钝器伤、刀或锐器伤、机动车车祸;轻度伤害占75.16%。结论男性、青壮年是急诊伤害的主要人群,跌倒或坠落和钝器伤是伤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9年青岛市黄岛区伤害住院患者的流行特征及其住院费用,了解伤害疾病负担,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部青岛市黄岛区6家监测医院(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2009年伤害住院病例资料1844例,建立SPSS15.0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在1844例符合要求病例中,男性占79.94%,25~44岁的占46.42%;本市/县户籍的占57.01%;发生在3~10月的占89.05%;发生在公路/街道、工业和建筑场所、家中的分别占46.58%、28.69%、13.29%;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钝器伤、机动车车祸、跌倒/跌落的分别占33.89%、28.58%、23.81%;人均住院费用5299.84元,日人均住院费用353.79元。结论男性、青壮年是伤害住院的主要人群,钝器伤、机动车车祸和跌倒/跌落为主要伤害原因,公路/街道、工业和建筑场所、家中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伤害对黄岛区造成的经济负担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3.
2008年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伤害发生的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大连市3家监测哨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9 720例,其中男性、女性分别占67.60%、32.40%),25~44岁占41.93%,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分别占19.56%、15.86%、13.07%;伤害原因为钝器伤、跌倒/坠落伤的分别占30.26%、24.11%;伤害发生在公路/街道的占26.17%;伤害发生时在休闲和工作的分别占45.18%、19.59%;挫伤/擦伤、锐器伤开放伤分别占44.10%、25.21%;意外事故占78.44%;轻度伤害占72.64%;到医院治疗后回家者占81.88%。[结论]大连市伤害以钝器伤、跌倒/坠落为主,男性、青壮年是伤害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伤害发生的特征,为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济南市平阴县5家不同级别哨点医院2008年伤害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合计报告伤害住院病例4 329例,其中,15~59岁占81.75%,男性占69.69%,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占50.01%、21.79%,农林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分别占47.38%、12.75%,伤害发生在公路/街道及家中的分别占50.15%、28.46%,伤害发生时正在驾乘交通工具/行走和工作的分别占48.05%、14.48%,意外伤害的占88.89%,伤害原因为机动车车祸、跌倒/坠落、钝器伤的分别占32.52%、27.65%、20.86%。[结论]机动车车祸、跌倒/坠落、钝器伤是伤害发生的前3位原因,高发人群是青壮年,是伤害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蓬莱市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蓬莱市医院伤害急诊监测医院2004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统计伤害报告卡合格的9261例伤害患者,其中男性6623例,女性2638例,年龄(36.35±16.06)岁,15~59岁占85.27%,农牧渔民占56.74%;伤害主要发生在7~10月(占42.44%),时间集中在0:00~1:00、10:00~11:00、15:00~16:00合计占29.91%;导致伤害发生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36.56%)、跌落(22.14%)、钝器伤(18.60%),意外事故占85.19%。[结论]预防和减少交通伤害、跌落的发生是蓬莱市伤害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北区居民伤害发生的频率及特点,为制定预防伤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在青岛市市北区医疗单位就诊的伤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伤害8 565例,伤害报告发生率为1.81%,标化率为2.13%.伤害发生率,男性为2.30%,女性为1.31%(P<0.05).8 556例伤害病例中,前3位发生原因为跌倒/坠落(占38.53%)、刀/锐器伤(占22.18%)、钝器伤(占21.79%);前3位发生地点是家中(占28.33%)、公路/街道(占23.53%)、公共居住场所(占13.79%);发生在第一~四季度分别占17.58%、27.24%、31.48%、23.70%;一天中9:00~10:00、15:00~16:00、19:00~20:00分别占14.55%、12.11%、11.66%.[结论]市北区伤害报告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东营市哨点医院伤害监测病例分布流行特征,为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东营市伤害监测资料,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累计报告伤害病例9 860例,伤害发生率为4.84‰,男性伤害发生率(6.44‰)高于女性(3.20‰)(P0.01)。45~64岁组病例所占比例最高,为28.17%。伤害发生原因在不同性别、户籍人群中的分布不同(P0.01)。其中,男性伤害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机动车车祸、动物伤,分别占26.44%、19.40%、17.43%、14.83%、11.60%;女性伤害病例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分别占29.94%、21.27%、17.35%、9.89%、9.36%。男性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均低于女性,但钝器伤、刀/锐器伤均高于女性。本地人口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分别占28.21%、17.22%、14.80%、14.71%、14.20%;外地人口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跌倒/坠落、刀/锐器伤、机动车车祸、动物伤,分别占25.17%、24.10%、18.14%、15.26%、6.09%。结果 2018年东营市伤害病例以男性、中老年为主,跌倒/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机动车车祸、动物伤是本市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描述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预防提供线索。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年在青岛市黄岛区医院急诊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伤害标化发生率为4.94‰,发生率前3位的是钝器伤、交通事故伤和跌落伤。伤害的发生男性高于女性;伤害主要发生在21~59岁年龄组的人员(71.1%),工人、农民、学生伤害居职业人群前3位。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在8:00、14:00、20:00三个时间段发生率较高。伤害地点以工作场所(36.6%)、道路(31.0%)为主。伤害的性质以开放性伤口(33.0%)和浅表性损伤(26.7%)为前两位。院前急救措施的比例不高,仅为29.4%。结论伤害严重影响青岛市黄岛区劳动力人群的健康,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伤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止伤害发生提供干预策略,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对医院2010-2014年收治的门、急诊首诊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5年内共收治伤害病例32106例,男性伤害病例的性别构成比高于女性病例(χ2=17.306,P=0.002)。伤害好发年龄为18~40岁。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28.75%)、机动车车祸(25.60%)及钝器伤(22.20%)。跌倒/坠落为0~17岁及66~岁年龄组的首要伤害原因,分别占47.57%和55.58%。车祸和钝器伤为18~40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原因。 结论 对伤害的干预措施应该注重中青年男性、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及钝器伤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岛市0~14岁儿童伤害就诊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制订儿童伤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二级以上或乡(镇)医院2009年就诊的0~14岁伤害病人资料进行调查。[结果]调查0~14岁儿童伤害病例8 819例。其中,男童5 847例,女童2 972例;伤害主要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占46.26%)、动物伤(占15.88%)、交通事故(占11.70%)、钝器伤(占10.02%)、刀/锐器伤(占8.49%)、烧烫伤(占4.18%)。[结论]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以跌倒/坠落、动物伤为主。  相似文献   

11.
肖雷  王凤双  吴殚  冯冉  唐莹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79-1880
目的分析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某中学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顺义区某中学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疫情累计病例28例,96.43%的病例为初三年级学生。发病时间集中于3月24—27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占64.29%。疫情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医院对疾病的诊断不规范,未及时发现报告;麻风腮疫苗接种率较低和学校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未落实。结论应通过培训提高该区临床医生诊断技术和传染病防控意识;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均应重视和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学校卫生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强化免疫接种和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青岛市黄岛区2003~2007年18所学校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黄岛区小学生常见病为视力低下、龋齿、肥胖、沙眼和营养不良,其中视力低下率为41.87%、龋患率为35.21%、肥胖率为31.60%、沙眼患病率为5.76%、营养不良率为4.15%。其中2003年与2007年视力低下、肥胖、沙眼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室外活动时间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上网习惯与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岛区小学生常见多发病为视力低下、龋齿和肥胖,相关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区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5月,在天津市河北区随机抽取6所初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210名初中学生,19种故意及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最高的是感觉到学习压力重、孤独、受到欺侮、步行违规、失眠,分别为80.83%、65.54%、61.57%、60.74%、56.03%。[结论]河北区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青岛市运动伤害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青岛市运动伤害发生情况,从而为开展预防和干预运动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青岛市乡镇级以上医院初诊运动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合计报告运动伤害病例2 817例,其中男性占77.00%,女性占23.00%;城区占78.06%,农村占21.94%;10~24岁占60.17%,在校学生占58.22%,64.14%为上下肢伤,死亡3例。[结论]青岛市运动伤害多发生在学校与公共场所,男性高于女性,多为在校青少年学生,发生部位多为上下肢及头部。可针对运动伤害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福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27-1628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2008—2009年中小学校乙型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型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09年靖西县7个乡镇9所中小学校发生流感暴发流行,发病491例,发病主要以学校学生为主,占81.47%(400/491),学生中又以小学生发病居多,占60.90%(299/491),初中生、学龄前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也较多,成年人发病较少。52份咽拭子标本中有40份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该区流感暴发流行为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加强学校学生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轶群  聂莲莲  何章飞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20-1522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学生伤害现状,掌握学生伤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时分析学生伤害变化规律,为完善学生伤害报告和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学生伤害回顾性调查工作方案》确定的调查表对金山区6所学校17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过去一年内伤害次数发生率4.94%(85/1719),男女分别为6.76%(58/858)和3.14%(24/861);高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9.21%),其次是小学生(5.56%)和初中生(1.12%)。按伤害次数发生率统计,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是跌(摔、滑、绊)伤(2.91%)、碰撞、挤压伤(0.93%)、交通事故(0.41%)、砸、击伤(0.23%)和刀或锐器伤(0.17%)。根据伤害发生的人次数,伤害的地点依次为学校(87.06%)、校外(35.29%)和家中(17.65%)。结论该区中小学生伤害问题突出,不容忽视。应该重视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教育、消除环境危险因素等策略控制中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2005-2007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23.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1.44%(2483/304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黄岛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对黄岛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状况进行调查和水质抽样检测。[结果]共检测83份水样,全部合格23份,合格率为27.71%;水质检测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者占72。79%,不合格者以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为主,分别占61.45%和20.48%。[结论]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受微生物污染,提示需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做好饮水常规处理和监测,以提高饮水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