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u DY  Ding R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2):793-795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的主要死因,每年大约导致1700万人死亡.烟草是各种慢性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惟一能够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目前我国每年近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占全球因吸烟死亡人数的20%.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烟民已达11亿人,每天有1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烟草中毒是一种呈上升趋势的社会流行病。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到2050年将威胁到5.2亿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吸烟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全球因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为此,有关国际组织和约有7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控制或限制吸烟的法律。本刊拟将介绍一些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关于立法戒烟的概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吸烟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社会公害,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因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吸烟有害于健康的世界性结论和有关资料已为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此,大多数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通过立法戒烟来控制烟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到1982年,已有31个国家立法限制在公  相似文献   

5.
据WHO估计,目前全球每年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大多数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小于18岁.近年来青少年吸烟率显示出增长的趋势,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以前降低.  相似文献   

6.
烟害猛于虎,这是人们都明白的道理。有关资料表明,一个每天吸烟15~20支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高14倍;患食管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高4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几率要高2倍。由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其中70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烟民数量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吸烟,到2025年将增长为每年250万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的肺癌死亡人数将由1975年的3万人/年增长为2025年的90万人/年。对于吸烟的危害,也许很…  相似文献   

7.
烟害猛于虎,这是人们都明白的道理.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每天吸烟15~20支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高14倍;患食管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高4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几率要高2倍.由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烟草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 000万人,其中70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烟民数量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吸烟,到2025年将增长为每年250万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的肺癌死亡人数将由1975年的3万人/年增长为2025年的90万人/年.   ……  相似文献   

8.
项尚 《当代医学》2007,13(7):80-84
2007年5月31日是第20个世界无烟日。尽管“关注健康远离烟草”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烟民的数量并没有因之而减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烟民300万.年均近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我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占全球7亿受“二手烟”危害儿童的1/4强,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吸烟的危害人人皆知,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高达400万,平均没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那么吸烟对于本身就有肺部疾患的病人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住院男性矽肺病人吸烟率也是非常高的,在2005年2月~2010年2月来我院住院的  相似文献   

10.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可以防御的危险因素。吸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遭被动吸烟人数达5.4亿。吸烟和被动吸烟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但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为  相似文献   

11.
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无可非议,并且随着医学研究的深人,吸烟对人类健康新的危害也正在不断被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因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全世界每年有27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吸烟给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危害,对吸烟这一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控制吸烟的战略,一场波及全球的反吸烟斗争正在进行着。反吸烟斗争的措施,概况起来,各国采取的不外乎是以下几种形式:健康教育的开展、戒烟措施的实施、通过立法行政干预、改进烟草制品。 (一)开展健尿教育  相似文献   

12.
1我国心脑血管疾病 发展状况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一份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报告指出,被动吸烟正严重危害着美国儿童的健康,致使每年大约有数以万计的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这份由美国环境保护机构的一个科学顾问小组提交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每年因被动吸烟造成大约15万至30万的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患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报  相似文献   

14.
吸烟有害健康,预计到2030年左右,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吸烟,其中7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本世纪中叶将有300万人死于烟草,因此吸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已有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能促发高血压,导致血脂紊乱以及腹型肥胖,引起空腹血糖受损,因此吸烟与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由于代谢综合症的本质是胰岛素抵抗(IR),而IR是糖尿病发病的二大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因此,吸烟与IR的关系倍受关注。探讨吸烟与IR的关系及机制,有助于从本质上对糖尿病及代谢综合症进行防治,为戒烟成为糖尿病及IR相关疾病的防…  相似文献   

15.
项尚 《当代医学》2007,(14):80-84
2007年5月31日是第20个世界无烟日.尽管"关注健康远离烟草"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烟民的数量并没有因之而减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烟民300万,年均近100万人死干吸烟相关的疾病.我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占全球7亿受"二手烟"危害儿童的1/4强.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相似文献   

16.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视为20世纪的瘟疫。估计全世界每年有35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预计在未来20年中,每7个死亡者中会有一人是吸烟习惯所致。为做好部队控烟戒烟工作,我们于2000年12月对某部2000年入伍新战士的吸烟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新战士的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及对吸烟的认识,为今后的戒烟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承德市大学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在未来20年中,每7个死亡者中将会有1人是吸烟习惯所致[1].我国目前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减小.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控烟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实行无烟学校,并将学生控烟问题列入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市学生吸烟状况,探讨影响吸烟的因素,从而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估计为635万,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约各占一半,中国每年约有新病例l34万”。“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癌症,据八十年代中期部分省、市、县的资料估算,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约为90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一、吸烟问题 1.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吸烟率 就单一因素来讲,在发达国家吸烟是死亡和疾病的最重要病因。在美国,估计每年有350000人死于由吸烟引起的疾病,英国约有50000人,澳大利亚超过10000人也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这一原因所致的死亡率比其他主要死因,如传染病或车祸高得多。 吸烟增加了患肺、鼻、口腔、喉和膀胱癌的危险性,并增加了冠心病、中风、慢性呼吸阻塞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吸烟孕妇的流产和死产发生较不吸烟孕妇为多,吸烟孕妇出生  相似文献   

20.
1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状况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在20世纪50-60年代,包括70 年代,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很少,因此卒中的发生率远高于心肌梗死。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布的STONE研究中,卒中与心肌梗死发生率之比为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