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师的文化素质在专业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如何提高中医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①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格调是关键;②丰富中国文化、文学知识是必须;③扎实中医专业知识,还要各方面广博知识是目标;④恪守职业道德,以身示教是核心.作为中医专业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弘扬中医药学术文化,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所有中医药图书或资料。所谓中医文献研究,就是指对于那些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古今资料进行研究整理的工作。中医文献研究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中医药开发性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发展中医事业,加速中医现代化,促进世界医学学科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学科教学知识能力(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开展PCK提升的外部环境、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和教学观念转变、教师发展价值取向改变等维度阐述PCK对中医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十年改革使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高等中医院校已发展到29所,高等民族医药院校3所,并有12所普通医学院校设置了中医、中药专业,在校研究生1700人,本、专科生31000多人。40年来为国家培养中医药本,专科毕业生81000人,毕业研究生1800多人。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5.
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学科建设 ,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是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和广泛走向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然重点学科建设如此重要 ,那么在编写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时 ,必须与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1 对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理解所谓学科 ,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 ,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 ,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 ,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通过学科建设 ,一方面开拓新的学术领域 ,实现知识创新 ,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本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结果: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能适应中医护理学发展的需要。结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以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高等护理教育模式,促进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的中医药学术机构科研情况,对近10年科研发展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ESI数据库,对进入ESI全球前1%的中医药学术机构的科研产出、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入榜学科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Excel2016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总被引次数排名前三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南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上中医")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被引论文中,南中医以23篇排名首位,其余机构均在10篇左右;论文数量南中医、上中医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北中医")分别以3 914、3 621、3 147篇排名前三;本次研究检索到北中医和南中医各有热点论文1篇,其他机构尚未有热点论文入榜;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其中临床医学为南中医、上中医和中医科学院位于前三,药理学与毒理学上中医排名首位,南中医和中医科学院位于其后;根据短期数据对比(2018年5月10日与2017年9月14日对比),6所中医药学术机构全球排名呈稳步上升趋势。结论中医药学术机构应提升研究质量,长期监测学科变化趋势与水平,建设发展一流学科,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世芸,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2005年任上海中医药人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九届、十届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教师,《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巾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9.
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是造就一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跨世纪高级中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促进中医教育和中医药事业振兴腾飞的战略组成部分。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如何进行培养?应具备什么水准才算达到了硕士水平,才能适应针灸事业发展和针灸学术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直是当前针灸专业硕士导师们普遍关注、艰辛探求而又急待解决的课题。我们通过实践和探索,深感精选教材内容、荟萃古今精华,编辑成一本能强化基础理论,并重实际应用,展示学术动态,兼顾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能力培养的专业教材乃是当务之急。由教材建设又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近颁布的学科目录,高等中医院校原有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3门学科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均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学生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具有重要学术地位。3门学科形成的年代跨度越千余年,又自成体系,各有重点,三者合并后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其性质究竟是什么?在中医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与中医教育的水平、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学术进步等密切相关.本文在此立足于中医药学术的主体性发展,就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畴、学术特征、发展现状等问题,梗概地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医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是指中医药主干学科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它有利于中医药学科教师提高教学技巧,思考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策略,最终促进中医药学专业的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观测学生学习进展,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医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分为准备...  相似文献   

13.
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师德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中医药教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中医药又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医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倡导和培养每位教师具有教育认识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演讲能力、教学思维能力和教学观察能力以及教学创新能力;加强学校的学术理论、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形成一种文化生活丰富、学术气氛浓厚、开放积极的风气,造就、提升中医药院校特有的人文精神,认真切实地做好育人环境,更好地适应中医药现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F0002-F0002
中医学专业是陕西中医学院建院之初设立的主干专业之一,2001年被陕西省政府首批命名为普通高等院校“名牌专业”,2006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医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科研工作的中医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带有显著民族文化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提高人民卫生健康水平,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地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也是制约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构建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探讨新时期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人才培养体系的设想。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起步于5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为人类卫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截止2006年底,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4所。其中民族医药院校3所,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9所。全国还有58所西医药高等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了中医药院、系或专业,另有中等中医药学校61所。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中医药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表面现象看,规模以本、专科发展为主,非中医药类发展迅速,而中医类专业发展相对缓慢。同时出现了发展速度快,办学...  相似文献   

16.
中医院校推进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传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当前,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实施或正在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全国各中医院校近年来也先后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医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医学生能够通过双语教学利用英语等外语,具备在医学领域进行工作和交流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需要,传统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和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特别在发达国家回归大自然和人们开始意识到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之后,传统医学,特别是有几千悠久历史的中医药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全球医药界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中医药,中医药正面临加速进入国际舞台的良好机遇。要把握好这一机遇需要一批既有中医药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尤其是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开设双语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一、双语师资的培养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既要向学生传授学科内容,又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师,不仅应有较好的中医...  相似文献   

17.
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和阐述中医重要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历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 ,以及各种主要学说的源流、内容和影响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在学术方面 ,充分反映中医学的多样性、独特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虽然涉及中医理论与临床各方面内容 ,但又不同于其他理论和临床学科 ,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提高性和实用性 ,在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因此 ,该学科曾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备受大家重视。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中医各家学说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出现了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也要求医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如何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自律性、医德高尚、知识广博、具有进取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医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精尖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责任。而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现阶段在医学院校实行校本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本研究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本校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本校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归宿点的教育研究活动。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要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那么,在校本研究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呢?1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推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本位的教研制度,是推进课改实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教研基本是自上而下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只是研究或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而不是真正的研究主体,因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  相似文献   

19.
高等中医院校专业教材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中医药人才的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是关键的问题。一、专业教材建设的回顾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40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据1994年全国27所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统计,已有专业本科20个,专科25个。但教材建设不尽人意,现仅中医、中药、针灸、骨伤、中西医结合、中医专科等几个专业有配套的系列教材。(一)本科主要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中医院校教材在40年内编写出版了六版。第一版编于1956年,1964年统编了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二版教材),三版教材的编写是在“文革”期间进行的,由北京、上…  相似文献   

20.
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面临着诸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外本土中医教学资源兴起、教育服务质量不高等挑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进行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