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访问控制模型无法满足新兴的多媒体社交网络场景下的用户数量大、动态交互和内容共享等特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主要社交关系属性,如用户类型、紧密度、内容分享深度和信任度等,面向多媒体社交网络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自定义安全规则及其安全策略冲突消解,有效地解决了数字媒体访问使用和分享传播中的安全问题,适用于多媒体数字版权保护应用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种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访问控制是传感器网络中极具挑战性的安全问题之一.传感器网络作为服务提供者向合法用户提供环境监测数据请求服务.现有的基于公钥的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方式开销较大,难以抵制节点捕获、DoS和信息重放等攻击.为此,提出了基于单向Hash链的访问控制方式.为了增加用户数量、访问能力的可扩展性以及抵制用户捕获攻击,提出了基于Merkle哈希树的访问控制方式和用户访问能力撤销方式.分析、评估和比较的结果显示与现有的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方式相比,该方式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较小,能够抵制节点捕获、请求信息重放和DoS攻击.  相似文献   

3.
主动网络的灵活性使主动网络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安全问题,尤其是主动节点方面.分析了主动节点资源访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主动节点资源访问控制机制.提出利用权能对资源访问控制策略进行描述,动态维护.对用户的管理采用基于角色的方法.在主动信包中封装用户角色信息,主动节点解析出用户角色后,依据它在策略库中匹配相应的描述控制访问权限策略的方法,即权能.通过权能实现对节点资源的访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物联网感知层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和用户的匿名数据访问,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的访问控制机制,并利用双线性映射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实现.该方案中,用户以其属性证书为依据向传感器节点发起数据访问请求,传感器节点根据门限原则决定是否允许用户访问.该方案可以实现灵活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和匿名的数据访问,用户和传感器节点的信息交互次数达到了最少,节点运算量少,只需要进行一次公钥加密.与现有的传感器网络访问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传感器节点开销较小,可扩展性良好,可以适应物联网感知层的访问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5.
医疗数据的高价值和敏感性导致电子医疗数据共享面临访问控制、数据安全、有效监管、隐私泄露等问题,而传统的属性加密可以解决数据共享过程中一对多的访问控制问题,但仍存在效率低下、访问策略失效、泄露敏感信息等挑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隐藏访问策略的属性加密与代理重加密相结合的方案,在防止访问策略泄露隐私的同时,实现了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无线安全网关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无线局域网所面临的用户访问控制问题.根据网络端口访问控制标准IEEE802.1x的用户认证协议,提出了无线用户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向认证协议EAP-TLS,设计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最后,本文分析了在有效结合RADIUS认证服务器时,无线安全网关上的用户访问的端口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中给出了一种判断社会网络中用户之间相关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用户的背景信息、发布的网络短文本信息以及社交信息几个方面出发,分别计算出了各自的相关度,最后利用加权求和给出了网络用户相关度的计算。通过网络上抓取的12 430人数据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控对象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方法,将访问主体的访问权限直接与节点的资源对象相关联,由节点管理用户的权限,简化权限的管理。将对称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码体制应用于分布式访问控制中,根据设备对象的能力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密策略,在保证控制强度的同时减小节点计算能耗。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在节点低开销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有效的接入控制和权限限制,简化用户的权限管理,并有效减少用户DOS攻击和重放攻击对网络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络是一种具有交互特性的复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具有的网络特性可以链接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并分析节点之间存在的联系,结合相关的匹配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用户在不同社交网络上的虚拟账号,有助于各大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该文对近十多年来数据挖掘领域中提出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地综述,详细阐述了3类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和统一的识别框架,利用相关的评价指标对分类后的用户身份识别技术进行性能评估,最后展望了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户-兴趣点矩阵稀疏以及难于从隐反馈中获取用户对未访问位置的偏好而影响兴趣点推荐准确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交地理位置信息的加权矩阵分解兴趣点推荐算法(SGWMF)。首先,通过用户之间的相关性对社交信息进行幂律分布建模,基于用户好友的签到信息计算用户访问位置概率;其次,利用地理信息符合幂律分布特点重构用户访问位置偏好矩阵,缓解矩阵数据稀疏性问题;再次,为了增强加权矩阵分解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建模社交信息和地理信息挖掘出用户对未访问位置的偏好,并以隐反馈项的形式改进加权矩阵分解的目标函数;最后,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对算法性能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性能要优于其他兴趣点推荐算法,推荐结果的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弱磁高速运行时,逆变器开关管的信号突然消失会导致电动机系统处在不可控发电运行状态。此时,逆变器的续流二极管组成不可控整流桥,电流由电机通过整流桥整流,然后流向直流侧电池。文章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求得电池吸收能量值和整个过程反馈能量值。接着,为避免不可控发电对电池、电机、逆变器以及其它系统组成部分的损害和有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对电路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差额轮循的平滑输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组调度的基本方法有2种:基于优先级的方法和基于轮循的方法。一般的轮循算法对所有队列进行轮循调度,但是由于分组长度不固定,带宽公平性受到很大限制。而差额轮循算法(DRR)通过为每个队列分配带宽配额并且维护一个计数器的方法,解决了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缺陷是不能以较为平滑的方式调度输出。文章通过在节点处加入基于网络演算的流量整形器,弥补了这一缺陷,从而使信息流更加平滑的输出,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威胁联网下无人机路径在线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火力单元为威胁建立威胁联网模型,分析了威胁联网对火力单元的雷达扫描区和杀伤区的影响,以及威胁联网对路径规划的影响;针对威胁联网下各主动威胁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模式,提出了适用于威胁联网的目标指示概率,并以威胁对无人机的探测概率为基础,给出了简化的威胁联网模型.根据雷达响应时间和导弹外部飞行时间提出了威胁时间窗概念,并结合威胁联网模型改进了威胁代价目标函数.最后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通过对比说明基于威胁联网模型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全球鹰高空长航时飞机设计了机翼油箱的三种输油方案,建立了燃油系统仿真模型.对三种输油方案模型进行了稳态和瞬态仿真,通过对三种机翼油箱输油方案的节点压力、输油流量及供油泵出口压力的比较,分析了不同输油方案的优缺点,该研究对高空长航时类飞机燃油系统的研究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燃油温度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比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为30 mm的PDRE上,利用PDRE工作产生的余热对燃油进行加温,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燃油的质量流量以及发动机的推力.实验结果和分析初步表明:①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油流量先增加后减小;②推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当燃油温度高于50℃时,比冲基本呈上升的趋势;④在流量相同时,比冲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⑤当温度达到200℃,燃油喷入发动机时可以实现闪蒸状态,PDRE的性能参数更接近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16.
ACMC策略在多维数据挖掘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多维、多层次复杂数据流的数据挖掘处理过程,在层次分析法与数据挖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构建挖掘模型(ACMC)"的一个全新概念。设计了ACMC策略的结构与流程,不仅提供了一个用来支持不同挖掘组件的集成平台,还为整个数据挖掘过程提供了一个流程可控的策略。目的是多方面、多层次对整个数据挖掘框架和不同处理模块的结合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其中KPI和CSF的实例是整个数据挖掘结构的关键点和基础,模型的学习和评估被视为整个数据挖掘这个"大机器"的"引擎"。这些"引擎"产生的影响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决策。最后对ACMC建模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ACMC从战略高度、技术水平以及不同的抽象层面为数据挖掘处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飞翼类特殊布局无人机气动力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气动力设计特点,结合某特殊布局方案开展翼型/机翼气动力设计研究。根据文中提出的无尾飞翼布局无人机气动力设计原则,基于CFD方法完成了相应的气动力设计任务。风洞验证试验表明,气动力设计过程所采用的CFD方法是可靠的,文中所采取的设计思路合理有效。文中设计经验表明,合理的设计思路与可靠的CFD分析工具是成功实现气动力设计任务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于采用分层的主从Agent体系结构的航天器自主运行系统而言,各个子Agent可以单独设计,这样就大大减小了设计难度并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对于每个子Agent而言,可以专注于底层模型和算法的设计。空间观测任务调度子Agent的任务是对空间观测任务进行调度,以使在有限的资源下,可观测任务最多,观测价值最大。针对这一子Agent,建立了优化模型来完成最优调度问题的建模。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观测任务的优先级之和最大,优先级与观测任务的价值有关。约束条件包括观测机会约束、航天器资源约束等。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建立了具有可扩展性的任务调度仿真演示系统,直观的演示了调度后的任务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估算网络性能、指导网络规划和设计相应的连接接纳控制算法,研究了无线局域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络的随机服务模型,通过生成函数方法和排队论理论得到了无线局域网络在不同终端数目和不同业务量条件下的性能指标。进一步的,指出对于终端数目较多的无线局域网络,在业务的饱和临界点附近,网络的性能存在突然的恶化,为连接接纳控制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和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以潜艇流水孔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LES)对潜艇流水孔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排水和进水过程中潜艇航行阻力以及流噪声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潜艇排水过程呈现负阻力,对航行起助推作用。而进水过程阻力表现为正阻力,对航行起阻碍作用。排水过程较进水过程拥有更高的噪声级,流水孔位置处流噪声差异主要体现在低频段,高频段两者差异较小。可为潜艇流水孔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