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福建养生资源类型多样,包括森林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宗教养生资源等,在对福建养生资源本底及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宏观政策的引导、养生品牌的建设、养生资源的营销、养生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福建养生文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道家都注重形、神兼养的整体养生思想,主张动静结合、节制嗜欲、修养道德以养生。但先秦儒、道养生思想又存在异同,儒家重养生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道家重养生是为了保全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养生重在修养道德,道家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道家养生偏静,儒家偏动;儒家养生重在怡养情志,道家养生主张保精守气。  相似文献   

3.
生态养生是现代养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养生健体舒缓压力而且可以愉悦身心。本规划基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以青龙山自然山体区域为规划设计对象,利用自然山林生态环境,结合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医学、环境心理学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将养生园划分为宗教养生区、五感体验养生区、中医养生区、自然养生区、运动养生区、艺术养生区、饮食养生区七个功能区,通过生态步道将各部分有机结合,建设一处生态的养生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4.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制度道教。这三大形态的道教都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建构养生理论,开展养生实践。其代表性的养生体式有:斋醮养生、金丹养生、伦理养生、治世养生、文艺养生、环境养生。  相似文献   

5.
, 《北京农业》2013,(29):8-13
养生农场传承中华养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养生性、生态性、休闲性等特点。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盼。养生农场将养生与休闲旅游和发展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其倡导生态养生,培育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能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养生农场的内涵与特点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维护健康。那什么是养生农场呢?主要为养生而设,人们能够通过生活在农场或在农场从事农业劳动而实现养生的目的,这种  相似文献   

6.
三元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思想概念。道教三元思想渊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说,三元并列是道教构建其庞大教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三元延寿”养生思想。“三元延寿”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元代道教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和理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但将天元房中养生、地元起居养生、人元饮食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强调养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以德养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养生旅游业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养生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该研究根据养生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和影响因素,构建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安徽泾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丽  宁炯  余子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6-14877,14927
根据养生旅游及道教养生文化的相关理论,从区位条件、环境资源、客源市场3个维度剖析茅山的养生旅游开发背景,指出茅山风景区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旅游"快餐化"问题突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茅山开发养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明确道教养生主题,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开发特色产品,完善服务体系"的茅山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 《北京农业》2013,(29):4-5
古语云:摄养可以延年。养生保健自古就备受人们关注,懂得如何保养、呵护生命,不仅是健康所需,更是一门智慧。而农业和养生一样,都在中国文明发展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中华养生的思想注入农业,从而派生出了养生农业这一创意性的概念和农业发展模式。养生农业,即以中国养生哲理为灵魂和指导思想,借鉴采用相关的养生方法和技术并结合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生机农业、本来农业中科学合理的内容,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循环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态的农业。养生农业的目  相似文献   

10.
养生七误区     
<正>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通俗来讲,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但人们在养生中存在很多误区。一、养生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事情许多人认为年轻时无须养生,养生是老年人的专属。其实不然,养生犹如新买的机器,要从一开始就做好保养工作。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已经失去了养生预防疾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04-105
养生旅游是将有关养生理念贯穿于旅游行为之中,是一种促进旅游者身心健康的旅游方式。梳理了养生旅游概念,以养生为基础对养生旅游内涵进行阐述,并对与养生旅游相近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进而提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甘蔗养生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介绍了甘蔗的种类、营养成分、药理、养生价值及养生注意事项,以期为甘蔗在全民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董博  王宏利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0):1093-1096
《周易》不仅阐述了物质养生的方法,还对精神养生有着深刻地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本文具体阐述了乾、艮、无妄、兑、睽、节、离七种卦象蕴含的精神养生的具体方式方法,并讨论了《周易》中的精神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与身心和谐。研究《周易》的精神养生内涵有助于树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养生观,对现代人的精神养生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为例,探讨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并在分析甘肃省地域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及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对策及路径、产品创新设计等,以期使甘肃省森林养生旅游朝着规范、有序、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浙江省发展养生农业的有利条件,讨论养生农业的涵义和建设重点,提出开展试点示范、人才培训、定向扶持、有序管理等养生农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人们都非常重视保健养生,做好日常的保健养生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太极拳就是一项非常好的保健养生项目,养生作用主要体现在疏通脉络、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沁、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运动系统、净化心灵六个方面。练拳时还要注意闭气、强练硬练、杂念、拙力、顶、丢顶、浮、僵劲八个方面的弊病。只有去除弊病,按照正确动作习练,才能起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城市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旅游者日渐追求"健康、愉快、长寿"的生活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休闲养生度假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生态养生旅游是一种将生态旅游和养生旅游相结合的新兴的旅游形式。重点研究了山海关樱桃沟基地的自然、交通和历史文化条件,确定了以基地内山地林区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林地开发模式。对生态养生旅游发展的理论进行探索,对规划设计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养生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本文就养生哲理进行分析,揭示养生、健身祛病的奥秘,就此设计出现代人,特别是中、老知识分子养生健身模式,供中老年知识分子学用,照此学练将益寿天年.  相似文献   

19.
余子萍  王丽  沙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84-20185
介绍养生生态旅游地建设方法,应从资源、环境、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营销和教育8个主要方面切入。同时说明了养生生态旅游地建设的关键是养生环境系统,它包括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 《北京农业》2013,(29):1
<正>古人关于陶冶性情的方式很多,对于养生养心也是颇有一番心得。古人的养生之法一般都是寄情于山水,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等,我们现代人需要的正是这种恬淡心理。当然现代压力大,说归隐山林不太可能,但是我们仍可在日常生活之中发掘养生的情趣。而养生农业的妙处就在于用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回归田园,享受万物的滋养。我们可以先去广西玉林绿满地健康农园,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农业养生天堂;如果还是满足不了长久以来对养生的憧憬,那么养生农场一定是你的最佳选择,或许可以看到虫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