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消炎散中冰片和姜黄的薄层色谱鉴别,以提高完善复方消炎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对冰片进行鉴别;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对姜黄进行鉴别.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复方消炎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膈气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水红花子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方中陈皮、大黄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荆中芍药苷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99%,RSD1.24%。结果:方中水红花子、陈皮、大黄定性检出;以每1g含芍药苷至少0.7mg作为内控指标。结论: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良好,可用于膈气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敖勒盖热-13味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止泻木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乌头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敖勒盖热-13味散中止泻木有效成分,专属性强,检出斑点清晰;用HPLC法测定乌头碱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线性范围为0.22μg~4.4μg,加样回收率100.1%,RSD为0.9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可作为敖勒盖-热13味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发表解毒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5.
刘玠  张迪  关健 《中医药学报》2011,39(1):85-86
目的:建立惊热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惊热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惊热散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6.
诃子散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阳  徐绍新  黄志军  张惠明  张雪琼 《中成药》2006,28(9):1303-1305
目的:建立诃子散(诃子、黄连、木香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诃子、黄连、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诃子中的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没食子酸在81.6~367.2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1.9,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诃子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复方升白灵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玲玲  何金山 《中成药》1995,17(10):11-12
采用TLC法对复方升白灵口服液中黄芪、陈皮、茜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君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甙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提高藏成药六锐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六锐散中的红花、木香、安息香进行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麝香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红花、诃子的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并确定其含量限度。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气相色谱法能够清晰鉴别麝香,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81~0.810μg进样量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值为1.85%(n=6)。没食子酸在0.094~0.941μg进样量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值为1.6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六锐散的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六锐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建立平喘敷贴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普通粉碎结合超微粉碎的方法,制备平喘敷贴散;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平喘敷贴散中防风、炙麻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得到了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建立了平喘敷贴散中防风、炙麻黄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制订的平喘敷贴散的生产工艺在工业化生产中简便、可行;建立的防风、炙麻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蒙药嘎鲁-10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处方中的红花、红石膏、甘草;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嘎鲁-10散中甘草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嘎鲁-10散中木香烃内酯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中各药材组织特征明显;TLC法中样品与对照药材色谱对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中无干扰。木香烃内酯对照品在0.112~2.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34544X-205527,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00%。结论:确定了处方中花粉粒(红花)、晶体团块(红石膏)、晶纤维(甘草)的显微鉴别;甘草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专属性强;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捷,方中其他组分对其测定无干扰,成功地建立了蒙药嘎鲁-10散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祛湿散药品质量标准,对祛湿散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和显微鉴别,结合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及微生物限度等检测,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可定为2年。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0,(9)
目的:对疏花蛇菰的生药特征进行鉴别研究,为拟订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疏花蛇菰花茎的横切面维管束散在,鳞叶横切面可见主脉维管束4个,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根茎横切面可见内韧型维管束与周韧型异型维管束散在;疏花蛇菰、蛇菰的根茎与茎的薄层色谱图相近。结论:疏花蛇菰花茎和鳞叶横切面显示初生构造的特征,而根茎则具备三生构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益肝散的现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散剂中的郁金、板蓝根进行归属;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对益肝散中的茵陈、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散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各供试品中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规定的药材特征;TLC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浓度在0.0025~0.015m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9.8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较原质量标准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益肝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藏药三臣散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明  甘青梅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10-2811
目的建立藏药三臣散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三臣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可对红花、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天竺黄进行定性鉴别。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建立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鉴别出所含苍术、白芥子、桂枝等药的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寒除湿散中的苍术、白芥子、乳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胆胰康泰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胆胰康泰散中的黄芩、香附、白芍、柴胡、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Intersil C18(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55:45:0.2);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定量测定在18.34~41.2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98.99%,RSD=1.80%(n=6)。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胆胰康泰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银娟  廖欣  白汝  汪玥  苏华  陆崟 《北京中医药》2017,36(9):850-852
目的提升通脉活络散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制剂中的党参和熟地黄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采用TLC对制剂中的黄芪、熟地黄和细辛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党参和熟地黄显微特征明显;黄芪、熟地黄和细辛TLC专属性强,斑点清晰。结论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佳,可用于通脉活络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郑先华  陈家诚  于伟  张胜霖  伍淑华 《中成药》2006,28(10):1426-1429
目的:建立痰咳净散(咖啡因、冰片、桔梗、甘草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TLC对散剂中的桔梗、甘草进行了鉴别研究;同时采用GC同一色谱条件测定散剂中的咖啡因及冰片中的龙脑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GC法测得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咖啡因97.60%(RSD为0.92%),龙脑102.37%(RSD为1.57%)。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于痰咳净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罗洪瑜  罗剑虹 《中医药导报》2008,14(1):62-62,75
目的:制备栀龙散,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白芷进行鉴别。结果:该质量检测方法专属性强。结论:该法可用作栀龙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降白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的临床症状、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中药降白灵胶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采用降白灵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含量,具有明确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