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呈侵袭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可能,目前仍缺乏判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及复发的可靠依据.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恶变和预后过程中相关因子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进展.本文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于鼻腔及鼻窦黏膜上皮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该病术后具有明显的复发及恶变倾向,而其复发及恶变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对于该病顸后的判断一直缺乏可靠依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发展及临床统计资料的积累,对于该病复发及恶变相关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指导该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在组织学上虽为良性肿瘤,但是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而且有恶变的可能.目前关于其病因、生长、复发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复习近年的有关文献,就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可能恶变,手术后易复发,传统治疗采取鼻侧切开术或经鼻内进路切除肿瘤。我院于1989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48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学常见疾病,其组织学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有一定的恶变趋势,具有侵袭性生长,高复发性等特点.临床上就其病因和易患因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分型分期,病因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鼻窦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及易恶变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恶变及复发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本文对近几年来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恶变及其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但容易复发,其复发率各家报道差距很大,从0~78%不等.目前关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是鼻腔鼻窦的良性病变,其特点为局部呈破坏性生长、发展快、手术后容易复发及少数恶性变等.迄今为止,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I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本文将近年来病因学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Krouse的分期,回顾性分析30例行鼻内镜手术并运用内镜随访24个月Ⅰ~Ⅲ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1例在手术后10个月复发恶变;2例分别在术后6和7个月复查时出现复发,咬除并以微波烧灼病变及基底黏膜,其后的随访中未出现复发;其余病例术腔光滑,在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本组复发率为10%,恶变率为3.3%.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学常见疾病,其组织学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有一定的恶变趋势,具有侵袭性生长,高复发性等特点.临床上就其病因和易患因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分型分期,病因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手术 ,术后随访 2 4个月~ 90个月。结果 :2 2例均在鼻内窥镜下完整地切除肿瘤 ,2例术后 18个月内复发 ,其它 2 0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对局限性的鼻腔前部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良好的效果 ,还对病变广泛侵犯到后组筛窦和蝶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复发率很低 ,且有最小破坏性和不影响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6~70个月.结果11例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地切除肿瘤,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不仅对局限的鼻腔前部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广泛侵犯到后组筛窦和蝶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3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随访6月~5年,仅2例复发,余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有多视角、清晰度高、损伤小、不毁容等优点,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但容易复发,其复发率各家报道差距很大,从0~78%不等.目前关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在鼻内镜下 ,将 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18例病人均为首诊病例 ,乳头状瘤已破坏上颌骨内侧壁及筛窦 ,其中 2例侵犯蝶窦 ,应用该手术入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 7天出院 ,经 1~ 3个月换药后术腔均上皮化 ,随访 6~ 4 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创伤小 ,面部不留瘢痕 ;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 ,能够准确地将肿瘤彻底切除。但肿瘤累及范围过大以及疑有癌变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16.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后容易复发且有可能恶变。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p53基因等因子与NIP的发生、发展、恶化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参考了最近10年的有关文献,仅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其相关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后容易复发且有可能恶变。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p53基因等因子与NIP的发生、发展、恶化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参考了最近10年的有关文献,仅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与其相关因子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良性肿瘤,但因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及有一定的恶变率而受到临床的重视。外科手术治疗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过去常规运用鼻外径路方法,主要包括鼻侧切开术和面正中掀翻术切除肿瘤。近年部分学者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8例鼻腔鼻窦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 16例,低度恶性骨肉瘤 1例,腺样囊性癌5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2例,血管外皮瘤 3例,鼻腔混合瘤恶变1例.均在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19例加放射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年以上的24例无局部复发;1例低度间叶组织肿瘤,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1~2年后出现鼻腔复发,再次行同类手术,术后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出现广泛脑膜侵犯死亡.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内镜或内镜辅助下可以切除部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且创伤小,避免了颜面部瘢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男10例,女3例,年龄22~67岁。鼻腔来源3例,上颌窦来源3例,筛窦来源2例,额窦及额隐窝区域来源3例,蝶窦来源2例。全部病例均接受鼻内镜手术。结果 13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切除,随访6个月~6年未见复发。有1例患者术中发现部分肿瘤恶变,术后接受放疗,随访3年半未见复发。结论根据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生及累及部位选择合适手术径路,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对于有恶变者采取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