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形成原因是肛门及肛管直肠间隙黏膜感染,也有因溃疡性大肠炎继发肛周脓肿的情况。2005年以来,我科在切开引流治疗肛门周围脓肿的基础上,改良传统的引流换药及护理方法治疗120例肛周脓肿病人,无一例再发脓肿和形成内瘘口,全部一次性治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声像图特点及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7-10 MHz的高频双平面探头,对88例直肠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腔内超声)检查,并应用常规腹部3.5 MHz探头在体表肛门周围超声(简称肛周超声),观察声像图特征,分析对比这两种超声方法对肛周脓肿的诊断、内口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病人腔内超声与肛周超声对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肿内口的判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腔内超声对脓肿形成诊断率达98.8%,对脓肿内口的判断准确率达95%,均高于肛周超声;此两种超声方法观察到的肛周脓肿声像学特点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对肛周脓肿更为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脓肿的观察、定位具有良好的直观性,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肛门周围脓肿(以下简称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肛门痈疽范畴。由于切开排脓或脓肿自溃、肛窦反复感染发炎,经久不愈,90%以上的病人最终后遗肛瘘,成为肛肠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给广大肛肠患者带来了痛苦。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了国内治疗肛周脓肿及肛瘘的经验,经过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一种切开挂线内口处理法治疗肛周脓肿防止后遗肛瘘的一次性根治术。这一方法效果好,痛苦小,避免了二次手术,受到肛肠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正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表现,局部表现以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病程较长,且艾滋病患者是易感人群,有感染和被感染的问题存在,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治疗肛周脓肿引发的感染,又要防止被外界感染[1]。本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周围(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8月-2009年3月收治的86例肛周脓肿根据脓肿发生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一次性切开、低位切开高位黏膜挂线、脓肿切开对171引流、脓肿切开胶管引流、脓肿切开高位挂线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86例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亦无肛瘘形成及其他后遗症。结论肛周脓肿可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一次性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王小革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69-1170
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感染后形成的脓肿,是常见的肛门疾患.单纯肛周脓肿行一次性根治术是近年来肛肠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降低肛瘘的形成,手术多采用彻底清除脓肿,这常致创面较大,术后换药时间长,愈合慢.本科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用于脓肿切开创面换药,对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长红  李明杰  韩丽娜 《护理研究》2013,27(15):1486-1487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必须采用手术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加快疾病的康复。由于肛管周围主要是由脊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所以术后病人伤口疼痛剧烈。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来缓解病人  相似文献   

8.
正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按脓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低位脓肿和高位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属于高位肛周脓肿,较少见,约占肛周脓肿2.5%。其位置较深,术后常易反复发作、易形成肛瘘,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为探治疗方法疗效,本研究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54例,其中结合会阴部MRI经肛门括约肌间隙行扩大清创引流术,术  相似文献   

9.
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是一种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本文对12例临床疑为肛周脓肿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肛周脓肿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肛管和直肠下部有丰富的蜂窝组织,容易发生感染,生成肛、直肠周围脓肿。这类脓肿的绝大部分由肛窦炎和肛腺感染引起。肛腺感染后,在内、外括约肌之间生成脓肿,然后沿联合纵肌纤维向各方蔓延解。向下到肛门形成肛周脓肿。由于肛周脓肿感染途径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无论脓肿。切开还是任其自行破溃,其后遗症多成肛瘘,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而且肛瘘的治疗也远比肛周脓肿的治疗复杂。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脓肿和引起脓肿的肛腺、肛窦一同切开的方法治疗肛周脓肿,避免了肛周脓肿切开后肛瘘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亦称肛周脓肿,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肛瘘,是与会阴皮肤相通的肉芽性管道,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处.  相似文献   

12.
肛周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是常见肛门直肠疾病,多见于30岁~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根本办法,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并一期挂线术是彻底治愈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我院2006年2月—2006年9月共收治31例肛周脓肿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肛周脓肿病人31例,男23例,女8例;坐骨肛管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1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d,治疗中无一例复发。2术前准备为防止炎症扩散及促使感染灶局限,在术前可应用抗生素。在此同时行术前准备,清洁肠道及肛周皮肤,才能使手术达到满意效果。准…  相似文献   

13.
经直肠超声引导治疗深部直肠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且创伤大,易形成肛瘘,患者恢复时间长.经直肠超声介入治疗减少了肛肠外科对深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肝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内外的细菌感染向肛管周围间隙蔓延最终化脓而形成的脓肿。肛周脓肿成瘘率极高,高频电刀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较传统的先行脓肿切开引流,三个月后成瘘二期挂线方法,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治愈率高。现将笔者应用高频电刀一期切开挂线治疗4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位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脓肿,我院采用虚挂线保留肛门括约肌治疗高位肛周脓肿,不同于传统的分期治疗或一次通过挂线切断肛管直肠环,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避免了高位脓肿术后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的肛门失禁,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疗程缩短,手术安全性增大,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是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1],这些脓肿通常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各个间隙,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在肛门附近溃破而形成肛瘘。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的机会很多,尤以肛周脓肿为多见[2]。糖尿病之所以容易合并感染,主要是体内起主要防御作用的白细胞功能减退所致[3],因此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如不及时手术治疗,一旦感染扩散,则易并发坏死性肌筋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危  相似文献   

17.
解读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是常见的肛门部疾病,肛周脓肿是肛腺受细菌感染后在肛门周围软组织引起的化脓性疾患。这些脓肿通常发生在直肠周围的各个间隙,并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肛管或直肠下段与会阴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称为肛瘘。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曾在1996年制订了《肛瘘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本病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4∶1[1]。肛周脓肿初期可进行保守治疗,一旦脓液形成后则应尽早手术,而术后的换药处理对术后创面的愈合非常关键。近年来湿性愈合理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高频超声检查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确诊肛周脓肿患者,在入院后立即对其展开肛周指诊及高频超声扫描检查。对两种方式肛周脓肿检出率进行比较,统计应用高频超声对肛周脓肿分型、分期及治疗情况。结果 高频超声对肛周脓肿检出率显著高于肛周指诊方式(P<0.05)。经高频超声检查后有68例确诊,其中肌间脓肿43例、肌间深间隙(DPIS)脓肿5例、肛管后深间隙(DPAS)脓肿7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3例;其中马蹄形肛周脓肿15例、合并坏死性筋膜炎5例。其中脓肿形成前期1例、脓肿形成中期59例、脓肿形成后期形成肛瘘8例。1例为脓肿形成前期进行保守治疗,其余所有患者均进行脓肿切开引流、肛周脓肿根治性手术等治疗,均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情况。结论 高频超声手段对肛周脓肿在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均有良好的指导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治愈73例,治愈率93.6%,未出现肛门畸形、失禁等后遗症.结论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既缩短了疗程,又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