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举阀是控制气举井注气量和注气压力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气举采油领域。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可投捞式气举阀,通过钢丝投捞作业可从偏心工作筒内投入或捞出,克服了现有气举井更换气举阀必须起下管柱的缺点,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实现气举井产能调配和故障排除。由于该项技术无需起出管柱,所以缩短了作业时间,避免了作业液对地层造成伤害。该工具结构简单,阀孔尺寸丰富,性能可靠,加工成本低,具有抗H_2S和CO_2腐蚀的特点,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ZBT—1型投捞式气举阀性能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保证ZBT— 1型投捞式气举阀在井下能正常工作 ,在地面对ZBT— 1型投捞式气举阀进行了波纹管耐压试验、阀球与阀座密封性能试验、气门心启闭性能试验、地面投捞试验以及偏心工作筒与V形密封圈耐压试验。结果表明 ,该型气举阀能满足文东油田投捞气举采油工艺的需要。对文东油田 8口气举井实施了 18次投捞作业 ,更换气举阀 16支 ,累计增油 2 70 6t ,节约生产成本 14 2万元 ,首次投捞成功率达 94 4 %。  相似文献   

3.
投捞式气举采油技术是气举采油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钢丝和投捞工具串将气举阀从井下投捞偏心工作筒中取出或投放,具有施工费用低、耗时短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ZYPT—1型投捞式偏心工作筒是投捞式气举采油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以来,文东油田共采用投捞式气举工艺30井次,下入ZYPT-1型偏心工作简128支,实施投捞作业13井次,投捞成功率达92.2%,检阀周期平均延长32d,累计增油4454t,节约生产成本32.5万元。  相似文献   

4.
目前,投捞式气举采油在文东油田已形成一定规模,与固定式气举采油技术相比,它具有作业时间短、施工费用低的特点.气举投捞配套装置是投捞式气举采油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捞式气举采油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东油田利用气举投捞配套装置作业82井次,更换气举阀218支,成功率达92.2 %,减少作业费用$250余万元,减少作业占产时间5 000 h.  相似文献   

5.
目前 ,投捞式气举采油在文东油田已形成一定规模 ,与固定式气举采油技术相比 ,它具有作业时间短、施工费用低的特点。气举投捞配套装置是投捞式气举采油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投捞式气举采油工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东油田利用气举投捞配套装置作业 82井次 ,更换气举阀 2 18支 ,成功率达 92 .2 % ,减少作业费用 $ 2 5 0余万元 ,减少作业占产时间 5 0 0 0h。  相似文献   

6.
大斜度井钢丝投捞式气举采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钢丝投捞式气举采油技术可以在不动管柱情况下实现气举井检阀目的,但目前技术不适应斜度较大井段投捞需要,笔者分析了目前技术的投捞运动过程,建立了投送过程关键阶段的系统能量关系式,分析了目前气举投捞工艺对斜度的适应性,建立了适合大斜度井段的井下投捞运动方式和系统能量关系式,确定了适合大斜度井投捞需要的下冲导向机构、凸轮锁定机构、整体投送器机构、投送器阀底支撑机构等技术方案,研制了大斜度井投捞式气举阀、工作筒、投送器等主体工具,形成了大斜度井钢丝投捞式气举采油技术,经系统能量关系式分析、室内实验和现场测试等过程,说明新工艺满足69°以内井斜段的投捞需求,矿场上推广实施6口井。  相似文献   

7.
可投捞气举采油工具,用于气举采油井不动管柱、不压井就可检修和更换任意一级井下气举阀,以提高气举采油效率。本文介绍了国产可投捞气举采油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试验情况,并总结了现场操作使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举工艺在川渝地区气藏排水、单井连续排水和水淹气井复产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固定式气举工艺存在修井风险大、周期长、费用高、储层伤害大等不足,已不能满足生产现场对气举工艺的要求;偏心式投捞气举又存在投捞难度大、投捞成功率低的难题。针对目前气举工艺存在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了同心式投捞气举工艺,通过材质优选、结构设计、工具力学分析等大量工作,研发了同心式投捞气举系列工具。该工具具有可实现酸化后投阀、检阀经济、钢丝投捞作业简单、成功率高的特点,为气井排液提供一种更高效、更经济的方法。在川渝气田现场应用26井次,累计排水10.93×10~4m~3,增产天然气3 162.58×10~4m~3,直接节约修井费用6 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心式投捞气举工艺为提高川渝气田有水气井经济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对采油、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和老区块采收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斜度井投捞是气举采油检阀和水井分注调配的关键技术。目前大斜度井投捞研究仅限于工艺和工具设计,缺乏相关的理论模型指导工作。因此,以大斜度井气举投捞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力学原理及不考虑钢丝拖曳和考虑钢丝拖曳两种情况下投送器下冲速度公式,建立了能量形式的大斜度井投捞操作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下冲剩余能与投捞段井斜、投送器直径、投送器长度的关系;并以投捞技术适应的最大井斜为目标建立了投送器参数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相关设计计算,为目前大斜度井投捞工艺和相关工具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今后投捞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节约气举井的作业成本 ,延长检泵周期 ,提高气举井采油效率 ,提出了投捞式气举采油技术 ,并合作研制出ZYPT— 1型投捞式气举偏心工作筒。介绍了投捞式气举偏心工作筒的结构、工作原理与设计技术参数以及试验情况。2 0 0 1年以来 ,文东油田共采用投捞式气举工艺 30井次 ,下入ZYPT— 1型偏心工作筒 12 0枝 ,实施投捞作业 18井次 ,投捞成功率达92 2 % ,检阀周期平均延长 32d ,累计增产原油 4 45 4t ,节约生产成本 32 5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维持文东油田气举井的正常生产 ,在气举井开井时 ,利用压井液排液来实现操作阀工作 ,以增加气举井举升深度。在气举井开井排液时 ,压井液由油套环空经气举阀进入油管内 ,易造成气举阀的核心部件波纹管的伤害 ,影响气举阀的工作寿命。新研制出的ZBB— 1型波纹管保护气举阀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现场应用 2 0井次 ,与普通ZBG型气举阀相比 ,检阀周期平均延长 6 3d ,平均举升深度增加 2 4 2m ,累计增油 4 832t  相似文献   

12.
气举投捞工艺是针对气举井检阀作业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极具应用价值,但应用以来,成功率较低。文章主要介绍影响气举投捞工艺的原因及基本对策,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泽华 《石油矿场机械》1992,21(1):22-27,18
气举采油已成为中原油田的主要采油方式之一。文章系统介绍了中原油田研制的气举投捞工具串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气举是气田出水后最有效的排水采气工艺之一,气举阀是气举工艺的核心工具,为解决目前一些高压深井气举中充氮25 MPa气举阀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通过优化设计气举阀波纹管、腔室、优选材质、改进加工工艺、有限元应力分析研究及大量的实验,成功研制出充氮35 MPa气举阀。对气举阀腔室施加内压36~38 MPa、外压90~93 MPa后完好无损,且气举阀在不同温度下打开压力与理论值绝对误差小于0. 9 MPa,相对误差小于8%。新阀气举现场施工与工艺设计参数非常吻合,表明气举阀打开压力与其理论打开压力接近,在井下状态良好。高压气举阀的成功研制,拓展了气举工艺范围,为龙岗、龙王庙等高压深井气举排水采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注水井调试过程中偏心配水堵塞器投捞成功率,在施工过程中,分析影响注水井堵塞器打捞和投送失败存在三方面因素:注水井井况因素、仪器工具和人员操作问题。通过规范打捞方法与改进工具,提高注水井堵塞器投捞成功率,减少由于投捞失败产生落物的作业次数,保证注水井的顺利生产,验证了规范打捞措施和改进工具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因其井下工艺器件少且经久耐用、故障少而被有水气田广泛采用。但人们往往会因出故障机率少而常常忽视其必需的注意事项,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导致工艺开展不正常,达不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准确、及时地诊断气举阀故障是减少损失的有效补救措施。气举阀在井下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有:①设计不合理,不能按要求关闭,形成多点注气或高压气达不到预定深度;②下井作业时,下放速度太快,使气举阀损坏;③地面调阀、上阀时预紧力不够,致使在井下剧烈振动时阀体散落;④杂物堵塞气举阀座,导致关闭不严。1.实例井生产简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文东油田气举井结盐、结蜡严重 ,以及使用常规气举阀阀座易刺坏 ,造成多点注气、检阀周期短和举升效率低等问题 ,研制了ZBF型分流式气举阀。该型气举阀可使环空液流在流经阀座前先流过分流套的挡圈和分流孔 ,减缓液流速度 ,减小液流对阀座的冲击 ,保护阀座不受伤害 ,从而延长气举阀的使用寿命。采用ZBF型分流式气举阀的气举井中 ,平均检阀周期延长了 6 2d ,对工作 6个月后的回收阀对比检查发现 ,气举阀完好率从 4 1%提高到 6 3%,有效地解决了文东油田气举井洗盐频繁、检阀周期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油科技论坛》2010,29(4):75-75
随着国内外采油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举工艺技术日益成熟,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气举工具已不能满足不同尺寸、不同生产条件的油井之要求。为此,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油气田用整体锻造偏心气举工作筒。该工具与投捞式气举阀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9.
常用的气举采油管柱存在的问题是气举阀易失效,不能投捞进行更换,严重影响管柱的效率和使用周期。为此,进行了独立气举管柱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气举方式、管柱组合方式、气举阀位置和个数、封隔器和单流阀作用、扶正器修复管柱变形以及保证投芯作业成功等因素。管柱经过力学分析和强度校核,可从理论上明确A型和B型独立气举管柱结构的可行性,为现场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克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超深油藏,采用常规气举管柱生产面临较多技术问题,为此开发了一体化气举完井管柱。这种管柱结合了压裂工艺、排液工艺和气举工艺,一趟管柱可完成分层压裂、快速返排、油层保护、投捞及气举生产等多项作业。介绍了该管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主要配套工具可投捞式气举工作筒和可钻可取式封隔器的结构与性能特点。47井次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管柱气举深度最深达4 287.63 m,最高承压68 MPa,平均排液时间3 d,单井最高日产量130 t,作业效果十分显著。一体化气举完井管柱的设计为海外油田低成本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