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发展玉米生产,必须对玉米实施病虫害防治。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主要采取栽培措施来对化学药剂、生物制剂防病以及措施防病二者相结合的玉米防病措施,通过对玉米进行育苗壮苗、科学实施肥水调控、喷施叶面肥、适时晾田、空间管理标准化、氮磷钾配比合理分配等措施,增强我县玉米对自然灾害进行抵御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求玉米病虫害的控制措施结合化学药剂的防控措施,实施三遍防病,进而达到完全预防我县玉米大田管理瘟病等病害发生。下面,笔者就探讨玉米高产创建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从平行线玉米种植现状入手论述当前玉米栽培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播种技术、苗期管理措施、中后期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明确了玉米高产种植和田间管理方案。【结论】通过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能够明确玉米从播种、出苗到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方案,有利于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玉米作为潜在植物修复材料对单一和复合重金属污染的胁迫响应及其机理、各种辅助措施(接种菌根,添加螯合剂,适当农艺措施等)促进玉米对重金属的修复效率等,提出了玉米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玉米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和采收等内容。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对玉米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较大。本文针对近些年玉米品质特性、品质形成规律,结合栽培技术措施对玉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综合开发玉米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蚜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除自身对玉米危害外,还可传播病毒病,导致玉米受害减产,品质降低。综述了玉米蚜的形态特征及其在黑龙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等,并具体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变化与栽培措施的关系,利用玉米抗性品种生产、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适期播种等栽培技术措施对玉米病虫草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11年禹城市夏玉米生长期的气候特点及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从落实惠农政策和提高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总结了玉米丰产管理技术,以期促进玉米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等多用途作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我国的居民生活饮食和工业加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种植密度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今后玉米的合理密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具有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及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增加密度、科学配方施肥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措施。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本文详细的阐述了玉米高产栽培的重大技术措施,以便各地参考,因地制宜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及增产措施进行30年回顾。系统论述了玉米种植应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科学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扩大覆膜面积,推广育苗移栽等主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代晓华  韦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1-22243
[目的]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灌溉水资源日益缺乏与作物需水矛盾的问题,研究玉米节水灌溉最佳灌水定额与最佳肥料种类配比。[方法]采用畦种膜上灌溉,肥料用常规肥、玉米配方肥和玉米专用肥,灌溉定额为600、750、900m^3/hm^2,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配方肥条件下,玉米株高、叶面积、干物质和产量均高于施用专用肥和常规肥,且差异显著;灌水量为900m^3/hm^2时玉米的生物性状及产量均高于600、750m^3/hm^2灌水量处理,但灌水定额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玉米畦种膜上节水灌溉最佳肥水组合为玉米配方肥+600m^/hm^3灌水量,该结果可为宁夏灌区玉米节水生产提供合理灌溉与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以高产夏玉米新品种鲁单90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夏玉米产量、籽粒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结合室内分析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的生产效应。【结果】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在玉米增产、肥料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的效果明显要好,并可部分地改善玉米籽粒品质和耕层土壤性状;不同肥料运筹的玉米生产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量控释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减量控释肥施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全量控释肥,普通化肥一次施用优于分次施用。【结论】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对夏玉米的生产效应明显好于施用普通化肥;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成本投入也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农艺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无机复混肥常规浅施基追结合的施用方法作对照,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深松分层一次性施用技术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深松分层一次性施用能使10~90cm土层内土壤的含水量平均提高7.16%,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了19.3%、14.0%,表征叶绿素含量的SPAD值分别提高了24.5%、18.5%,增加了玉米各部位的鲜干重,降低了株高,增加了茎粗,且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穗部特征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显著提高玉米产量16.06%,达到11 883kg/hm2。  相似文献   

14.
祝延立  那伟  庞凤仙  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07-6408,6411
[目的]研究猪粪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玉米施用化肥情况下沼渣的适宜用量研究,筛选出沼渣与化肥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处理以施用沼渣30~45t/hm2配合施用450~600kg/hm2复合肥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6.67%~16.03%,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农田适量施用沼渣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该研究为农田合理施用沼渣、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夏秋  赖雄  王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05-16807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玉米杂交种产量的影响,为其快速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密度为主处理(45000~67500株/hm2),施氮量为副处理(90~360kg/hm2),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川中丘陵区川单418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比常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最佳施氮量为270kg/hm2,产量可达到8024.36kg/hm2。密肥互作效应分析表明,在较高密度下,氮肥对产量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结论]在西南地区加强玉米杂交种川单418种植密度和肥力组合调控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与密度对饲用玉米干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但均以氮的作用居于首位。获得较高植株干草产量的适宜收获时期为乳熟末期至完熟期。以密度、施氮量、施磷量3项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以干草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产量频数寻优,定量化地提出了粮饲兼用玉米实现高产的栽培措施优化组合方案,可作为指导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生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不同施肥方式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主栽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施用普通化肥、配方肥、新型BB肥后的产量及相关植株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和新型BB肥能明显提高玉米百粒重和单株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玉米产量.NPK优化处理和新型BB肥的优势明显,分别较普通肥料(尿素、磷酸氢二铵)平均增产7.4%和12.8%.相同肥料水平下,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分别平均增产15.0%和4.1%.施用配方肥和新型BB肥是陕西关中玉米进一步提高产量高效栽培措施的肥料调控方向,且相同肥料水平下普通玉米较特用玉米增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胡占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77-78,8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合成锌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施用合成锌肥处理的玉米在株高、茎粗、根系条数和叶面积都比对照处理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锌肥的施用量与其呈现正相关性。锌肥的施用量与单株籽实产量和单株干物质重呈现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主要栽培因素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辣椒产量性状指标、提高辣椒产量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玉米播种密度、辣椒播种密度、玉米辣椒剪叶剪枝和喷施叶面微肥(硼肥与锌肥)为处理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探讨间作栽培措施对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辣椒综合品质最佳组合是A2B3C1D2,即玉米播种密度为28500株/ha、辣椒播种密度为39000墩/ha、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其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145.906mg/100g、辣椒素含量为152.346mg/100g、干物质含量为15.594%。【结论】在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合理安排玉米、辣椒种植密度,配施叶面肥,无须剪枝剪叶,即可改善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计算沈阳地区玉米的光热生产潜力,发现沈阳地区玉米的光热生产潜力可达到2128.46kg/mu,生产上至今尚有65%以上的生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克服限制因子培肥地力,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开“源”畅“流”,是中低产田增产的重要途径.而选作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选用适当的种值方式,增加投入,往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和平衡施肥,扩”库”、开“源”、畅“流”则是该地区高产再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