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炯  陈剑平 《中国病毒学》2002,17(4):344-349
对大麦黄花叶病毒属成员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同一病毒RNA1和2基因组5′-UTR区域在进化上的相关性高于不同病毒同一RNA组分间的关系,而3′-UTR则相反.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显示RNA1编码的P3和14K蛋白存在跨膜结构.BaMMV ALS1分离物P3蛋白跨膜结构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时有致死作用.类比Potyviridae科其它属成员功能,此2个蛋白可能与膜附着功能相关.RNA2编码的P2蛋白存在两个结构保守的跨膜区域,一些摩擦接种保存的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分离物和燕麦花叶病毒(OMV) P2蛋白此两个结构(或一个)缺失后,不能由介体禾谷多粘菌(P. graminis)传播,揭示P2蛋白跨膜结构与禾谷多粘菌传播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2.
程晔  陈炯  陈剑平 《中国科学C辑》2001,31(6):497-504
测定了从浙江省呈现矮花叶病症状的玉米上分离得到的一个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RNA的核苷酸全序列. 该病毒分离物的RNA基因组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polyA尾). 单一的ORF由9192个核苷酸组成, 编码一个分子量为346.1 ku的聚合蛋白. 该蛋白结构特征与高粱花叶病毒(SrMV)中国甘蔗分离物和一个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保加利亚分离物基因组编码的蛋白非常相似. 序列分析表明, 该病毒分离物与甘蔗花叶病毒(SCMV)各分离物(已报道的仅为基因组3′末端序列)同源性最高, 与SrMV和MDMV同源性次之, 而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同源性最低. 根据马铃薯Y病毒属区分不同病毒和株系的分类标准, 报道的玉米病毒分离物应当鉴定为SCMV的一个株系. 然而, 该分离物在HC-Pro, P3和CI蛋白区域和SrMV中国甘蔗分离物具有极高的氨基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黄花叶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 (WYMV)HC分离物为材料 ,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病毒RNA1共有 76 2 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2 40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 7种可能的蛋白质 .该病毒的RNA2共有 36 39个核苷酸 ,编码 1种由 90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可能切割产生 2种非结构蛋白 .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 70 %和 75 % .由此结果可以确认 ,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 (Bymovirus)的 2种不同病毒 .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HC分离物为材料,合成病毒基因组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毒RNA1共有7 62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2 40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切割产生病毒外壳和其他7种可能的蛋白质.该病毒的RNA2共有3 639个核苷酸,编码1种由9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可能切割产生2种非结构蛋白.WYMV虽然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SSMV)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但是两者间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却分别低于70%和75%.由此结果可以确认,WYMV与WSSMV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2种不同病毒.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序列比较表明,该病毒分离物(SD)与玉米矮花叶病河南分离物(HN,EMBL登录号:AF94510)核苷酸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2%,与已报道的甘蔗花叶病毒(SCMV)7个分离物同源性也高达79.5%-98.2%,但与玉米矮花叶病毒保加利亚分离物(MDMV—B8,AJ001691)和高梁花叶病毒萧山甘蔗分离物(SrMV—XoS,AJ310197)的同源性仅为67.8%和69.3%,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226920,JGMV)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与SCMV分离物位于同一进化簇,而与MDMV进化关系很远。  相似文献   

6.
丁春宇  张大丙 《病毒学报》2007,23(4):312-319
用3′RACE和RT-PCR扩增并克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Ⅰ型毒株C80和Ⅰ型变异株E63的3′末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80株和E63株基因组3′末端均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长314nt的3′UTR,而poly(A)尾分别含18个A和19个A。由2株DHV 3D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3D蛋白均含453个氨基酸,均包含KDELR、DxxxxD、GxxCSGxxxTxxxNS、YGDD和FLKR等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特征基序,该结果进一步证实Ⅰ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两株DHV与小RNA病毒科9个已知属之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6%~37%,介于属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范围(18%~60%)之内;此外,Ⅰ型DHV的3′UTR在小RNA病毒科是最长的。用3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Ⅰ型DHV可能属于小RNA病毒科的一个独立的病毒属。  相似文献   

7.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成员,Tobamovirus属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4个蛋白,靠近5′端的126kDa和183kDa两个蛋白与病毒的复制有关,其中183kDa是由126kDa蛋白终止子超读产生的;另外两个蛋白分别为约30kDa的移动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6个省市12个大蒜样品上共检出10个不同的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分离物, 测定了浙江分离物ZJ1的基因组全序列和其他9个分离物的基因组3′端序列. ZJ1分离物RNA基因组全长8363个核苷酸, 3′端具polyA尾, 含6个可读 框(ORF), 分别编码复制酶, TGB1, TGB2, TGB3, CP和NABP, 基因组结构和其他Carlavirus属成员相似. 序列分析表明, 10个分离物均为大蒜潜隐病毒(GarLV), 不同分离物TGB2, TGB3和NABP的差异大于CP的差异, 且这些分离物和葱潜隐病毒(ShLV)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大蒜来源的GarLV分离物可以分成4个类群, 我国分离物分别属于4个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9.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辽宁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感病组织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测定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辽宁分离物(CGMMV-LN)的基因组全序列。CGMMV-LN基因组全长6 422 nt,5'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和3'NCR分别为59 nt和175 nt。CGMMV-LN编码的4个蛋白依次是186 kD和129kD的复制酶,29 kD的移动蛋白和17.4 kD的外壳蛋白。CGMMV-LN与其他4个CGMMV分离物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9.3%,与同属其他3种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61.7%~62.8%。基于186kD复制酶和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树显示:侵染葫芦科作物的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可分为2个亚组,亚组I包括所有CGMMV分离物,亚组II包括Kyuri绿斑驳花叶病毒(Kyuri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KGMMV)、黄瓜果实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fruit mottle mosaic virus,CFMMV)和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Zucchini ...  相似文献   

10.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 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成员,Tobamovirus属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4个蛋白,靠近5'端的126 kDa和183 kDa两个蛋白与病毒的复制有关,其中183 kDa是由126 kDa 蛋白终止子超读产生的;另外两个蛋白分别为约30 kDa的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 MP)和约17.5 kDa 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这两个蛋白分别由不同的亚基因组RNA表达产生;病毒基因组5'和3'端均含有一段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 NCR),5'端含帽子结构,3'端有一个可接受组氨酸的类似tRNA状结构[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鸟类免疫器官内有无内分泌细胞的存在,该文应用Grimelius嗜银染色法,MassonFantana亲银染色法,铅苏木精法和5-H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鸟胸腺,腔上囊和脾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鸡和虎斑颈槽蛇相同,仅胸腺含有少量嗜银,亲银,铅染和(或)5-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腔上囊虽与胸腺同为中枢免疫器官,但没有此类细胞,这说明二者在内分泌调节等方面且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基因组内基因与遗传信息是如何有机结合并如何决定其功能的一门科学。随着植物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 ,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近年来 ,多采用高通量 (highthroughput,HTP)序列分析技术、大规模实验技术及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研究植物基因组功能。概述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胆囊细菌L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非高渗透压培养基培养法从常规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组织、胆汁及胆石中分离细菌L型,获得了86.02~100%的检出率。胆囊检出的细菌L型绝大多数是稳定L型,在常规细菌学培养基或L型高渗透压琼脂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可见的生长现象。沸水浴10分钟可杀死胆囊或胆结石中的细菌L型,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胆囊细菌L型的生长。细菌稳定L型在胆囊中如此广泛存在,可能是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生产菌株的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介绍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主要功能、应用和国外研究成果与目前状况后,指出该酶生产微生物菌种选育的重要性以及实际难度和艰巨性,阐述了进行初筛、复筛和常规诱变育种试验的关键技术手段及其成果效益。利用这些有效方法获得性能优良的高产酶突变菌株,进行规模化发酵工艺条件和酶制剂产品分离提纯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通过“神舟”四号飞船搭载的微生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强化产酶菌株的各种优良性能,说明了空间多种复合因素引发的综合搭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对翻阳黄颡鱼种内性状变异,食性,年龄和生长,成熟系数,周年变化,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和增养殖黄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春双歧杆菌DM8504菌株对荷瘤小鼠体内NO诱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处死的青春双歧杆菌DM8504菌株皮下免疫荷瘤小鼠,按Gries反应原理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提高荷瘤小鼠体内NO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肿瘤组织的坏死程度在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双歧杆菌抗肿瘤作用中,除TNF—α外,NO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常体细胞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 ,经过一定数目的分裂后 ,会进入增殖抑制状态。永生化细胞是近年来生物科学探索较多的领域之一。因为它不仅能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性状稳定的研究对象 ,还为人类实现器官再生开辟了新方向。所以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永生化对于皮肤疾病以及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就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永生化的研究作一阐述 ,并讨论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纳米生物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生物技术将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集成 ,将成为现代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要介绍纳米生物技术中的纳米生物材料 ,生物芯片、分子马达、纳米探针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近几年来特异配位体在生物分离中应用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A、蛋白质G、活性染料、金属离子等配位体在超滤和色谱两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从海鞘中发现的约80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包括其结构、活性、来源等。对其中较重要者的作用机理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