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RDH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中NaOH和Na2S含量均下降,但蒸煮液硫化度升高。与常规KP法相比,在整个脱木素反应过程中,RDH蒸煮液的有效碱浓度分布较均匀,蒸煮液中Na2S浓度较高,尤其在大量脱木紊的开始阶段(此时蒸煮液中Na2S浓度是常规KP法蒸煮时的2.88倍),因而RDH法蒸煮能够深度脱除木素。与常规KP法蒸煮废液相比,在废液粘度相近的条件下,RDH法蒸煮废液有较高的固含量,有利于黑液的碱回收。在RDH硫酸盐法蒸煮经过一次完整的循环置换蒸煮周期后,温黑液槽和热黑液槽内的黑液组成基本保持稳定,可为后续进行的连续置换加热蒸煮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形成恶臭的甲硫醇,可以用多硫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反应进行消除。例如用多硫化合物和连多硫酸盐离子将挥发的臭气转化成不挥发的产物。对这些反应在硫酸盐法蒸煮,洗涤液和冷凝处理中的应用以实验室规模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了硫酸盐法浆厂的臭味有可能减少,其方法如下: 1)喷放前直接添加少量的多硫化合物。 2)用多硫化合物或连多硫酸盐——亚硫酸盐溶液洗涤喷放排出的气体。 3)用多硫化合物或连多硫酸盐——亚硫酸盐溶液处理冷凝液。 4)添加亚硫酸盐至黑液中或加到用多硫化合物处理过的冷凝液和洗涤液中,以便把浓的硫醇排放到适当的地方再用燃烧的方式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桦木硫酸盐(KP)法和烧碱-蒽醌(Soda-AQ)法蒸煮黑液受热处理后甲醇产生量与反应温度、时间、气体环境、气液相比以及Na OH和Na2S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气液相比的增大,甲醇产生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高气液相比、高温或有氧条件下,甲醇产生量更大;当气液相比为3.3时,KP法蒸煮黑液在120℃和氧气环境下反应2 h后甲醇浓度的增幅达到了124.8%,而在低温或氮气环境中甲醇产生量相对较小;Na OH和Na2S浓度对桦木碱法蒸煮黑液甲醇产生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麦草硫酸盐法蒸煮黑液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甲醇产生量与反应温度、时间、气体环境、氢氧化钠和硫化钠浓度以及气液相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氧气环境以及气液相比对黑液加热反应过程中甲醇的产生具有很大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和气液相比的增大,甲醇产生量不断增加。气液相比为1.1时,黑液在氧气环境、120℃下反应3 h后,甲醇浓度比原黑液增加291.7%。而氮气环境、氢氧化钠浓度以及硫化钠浓度对黑液产生甲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亚硫酸钠蒸煮液及黑液中Na_2SO_3的电位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当前碱性亚硫酸钠蒸煮正在发展,蒸煮液中亚硫酸钠的含量一般是用碘量法测定,采用淀粉作指示剂。由于蒸煮黑液的颜色很深,因此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用标准硝酸铅Pb(NO_3)_2溶液作滴定剂,硫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硫化物抗氧缓冲剂(SAOB)即氢氧化钠——水杨酸钠——抗坏血酸钠的混合物为介质的电位滴定法,测定制革污水中硫化物含量在10~3—10~(-1)ppm浓度范围内,精密度在2%以内,回收率在96%以上。当其制革污水中的栲胶含量大时,对此法测硫化物有干扰,可加入少许固体Ca(NO_3)_2消除其干扰。用自制的碳电极代替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可得到同样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桉木RDH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研究了桉木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浆的制浆性能,对桉木RDH硫酸盐法制浆时,用碱量、H-因子、白液的硫化度以及在温黑液预处理段温黑液的活性碱浓度和硫化度等蒸煮条件,对最终制浆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硫酸盐法制浆相比,RDH硫酸盐法制浆时的用碱量相对较高(常规KP法和RDH法的用碱量分别为14%和15%,Na2O计),但RDH纸浆的硬度较低(分别为17.0和11.7);在纸浆达到相似或较低硬度的情况下,RDH法制浆可以缩短蒸煮时间,或在相同的H-因子下,降低纸浆的卡伯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白液蒸煮段白液的硫化度,可以降低RDH纸浆的卡伯值或提高纸浆的得率,在温黑液预处理段,温黑液的活性碱浓度和硫化度会对RDH纸浆的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纸浆物理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RDH纸浆在低卡伯值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性能,但与常规硫酸盐浆相比,RDH纸浆的撕裂强度相对较高耐抗张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法制浆工艺在引进改良制浆工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相关新制浆方法了解黑液中化学组成,尤其是蒸煮液有机物的成分。本文综述了一些蒸煮液腐蚀性能最为全面的研究.简述了碳钢蒸煮设备应力腐蚀裂纹。说明了腐蚀实验分析蒸煮液成分的重要性。腐蚀实验中,黑液在高温下降解,其成分发生改变。因此,如不考虑黑液的降解,基于腐蚀实验而得的结论可能会误导甚至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用黑液预煮提高蔗渣化学浆的得率和粘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用黑液预煮蔗渣的两段硫酸盐法蒸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黑液预煮后,第2段蒸煮蔗渣时脱木素选择性及速率提高,因此,可降低最高温度,减少蒸煮时间。所得的浆较 硫酸盐法蒸煮的浆得率高,粘度,太原市 锰钾值较低。在用黑液预煮蒸渣至115℃后(预煮时间40-45min),第2段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3.5%(Na2O计),硫化度25.9%,液比1:5,最高温度150℃升温时间45min,保温时间30min以此工艺条件蒸煮的浆与常规硫酸盐法蒸煮的浆相比,硬度相着差很小,而得率提高了9.65,粘度提高了138mL/g  相似文献   

10.
王键 《黑龙江造纸》2006,34(2):15-16
提出一种研究蒸煮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计算新方法。通过对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采用与实际蒸煮反应相同的液比,用较短的时间周期的有效碱浓度变化值和木素含量变化值计算得出了硫酸盐法和烧碱蒽醌法棉秆蒸煮反应的活化能。棉秆硫酸盐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和棉秆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在整个脱木素阶段基本是一致的。硫酸盐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为95.0kJ/mol。烧碱蒽醌法蒸煮反应的活化能是138.1kJ/mol,高于硫酸盐法蒸煮反应活化能,说明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反应比烧碱蒽醌更容易。  相似文献   

11.
抑制离子色谱即双柱离子色谱,是液相色谱技术运用离子交换或Donnan排斥而分离离子组分,再通过化学抑制和电导检测而测定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先进方法。应用抑制离子色谱法可以定性定量的测定白液、绿液、黑液和固体熔融物中的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氯化物和碳酸盐,还可测定黑液中的草酸盐、乳酸盐、甲酸盐、醋酸盐、丙酸盐的含量,其测定浓度在mg/L(ppm)范围,若阴离子浓度较高的液体,分析前可稀释到mg/L浓度范围再进行测定。该法亦可用于纸机白水,亚硫酸盐废液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龚关  丁文慧  杨莎 《国际造纸》2009,28(2):25-29
研究了回用黑液中可溶性木材组分对针叶木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黑液后,在大量脱木素阶段脱木素速率明显提高,残余木素脱除阶段脱木素速率降低。用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对针叶木制浆黑液进行分级,观察黑液中不同分子质量组分的木素如何影响脱木素速率。结果表明.脱木素速率主要取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而不是木素碎片的大小。但是,低分子质量木素组分比高分子质量的木素组分含有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结果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在针叶木硫酸盐法蒸煮的大量脱木素阶段加入工业黑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硫酸盐法一级与二级蒸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广东湿地松硫酸盐法一级与二级蒸煮的研究,对两种蒸煮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广东湿地松的化学成份与马尾松相似,但其纤维平均长度比马尾松小;硫酸盐法蒸煮过程脱木素的规律与马尾松相同。采用活性碱浓度为139/l(Na_20计)的黑液进行第一级蒸煮后,加入低碱量白液进行第二级蒸煮的二级蒸煮法,可以提高纸浆的得率;第一级蒸煮采用高硫化度的黑液,可以提高木素的溶出率,降低纸浆的高锰酸钾值,若蒸煮到纸浆的高锰酸钾值相同,则用高硫化度黑液预蒸煮的纸浆得率比较高。广东湿地松纤维平均长度为2.96mm,浆张裂断长为6000米左右,耐破指数4.9—5.3kPa·m~2/g,撕裂指数19—22mN·m~2/g。  相似文献   

14.
黑液预处理改进落叶松硫酸盐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黑液对落叶松硫酸盐法制浆进行预处理(蒸煮),并对其所得浆料性能与用白液预处理的浆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黑液预处理落叶松硫酸盐法制浆,脱木素选择好,可获得卡伯值较低,粘度较高的浆料。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时木素及还原性含硫化合物对吸光度的影响,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采用甲酸-过氧化氢合成过氧甲酸消解黑液中的木素和还原性物质,消除黑液中木素及还原性物质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制浆黑液吸光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新的方法在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时,测定结果更为真实、准确,回收率在99%~102%,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操作简单,干扰少,适用于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6.
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时木素及还原性含硫化合物对吸光度的影响,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采用甲酸-过氧化氢合成过氧甲酸消解黑液中的木素和还原性物质,消除黑液中木素及还原性物质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制浆黑液吸光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新的方法在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时,测定结果更为真实、准确,回收率在99%~102%,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操作简单,干扰少,适用于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7.
硫酸盐法蒸煮液的分析对于控制生产过程、保证纸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蒸煮液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碘量法、硝酸银氨法、标准锌法、总还原物测定法等,但这些方法大都不能满足生产现场“快速而较准确”的分析要求。过去一些纸厂采用过双指示剂法,即在蒸煮液中先后加入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滴定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且一次滴定即可求出有效碱、活性碱与硫化钠含量。但由于在第一等当点酚酞变色不敏锐,终点难以控制,致使滴定波动不稳、结果误差大。本实验对提高双指示法测定的准确度作了初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实践上进行减小误差的探讨实验,力求使双指示剂法成为适合生产现场使用的“简便而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硫酸盐法制浆(木浆、竹浆、苇浆等)碱回收燃烧工序中,设置有放空槽、芒硝碱灰黑液混合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黑液中添加芒硝,补偿在纸浆蒸煮和碱回收过程中损失的销和硫,一般设计容积为燃烧量30—50分钟的黑液贮量。碱法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由于不需加芒硝,加之碱灰大部分是碳酸钠,可以将对流管束灰斗、尾部灰斗的碱灰直接输人绿液溶解槽。这样,在麦草浆黑液碱回收中又将放空槽做为黑液贮槽,即将碱回收燃烧工序中的芒硝碱灰黑液混合器,变成了麦草浆黑液碱回收燃烧工序中的碱尘混合器,只混合电除尘器的碱尘。硫酸盐浆黑液碱回收燃烧…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湖北造纸》2009,(4):25-26
采用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后的废液俗称黑液,碱回收的过程就是尽量把黑液从浆料中提取出来,经过蒸发浓缩燃烧变成绿液,然后用石灰苛化,重新转变成适合于蒸煮使用的浓白液。因此提高浓白液苛化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我认为影响浓白液苛化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劳嘉葆 《造纸化学品》1997,9(1):36-37,35
不少研究成果已表明,甲醇加入普通硫酸盐法中可以加速脱木素作用和保护碳水化合物在蒸煮过程中不受或少受降解。试验研究所用原料为白桦木片,厚度2一6mm,液比4:1,蒸煮后木片在5%浓度分离纤维和纸浆用热水洗后,用标准方法测定机械强度。蒸煮用活性碱Na_2O17.5%,蒸煮温度165℃。测得的纸浆卡伯值、得率和粘度列于表1。从表1所列结果,计算了三个参数的回归方程式:卡伯值:在规定H一因子=800时,当硫化度和甲醇浓度增加时,由图1可见纸浆卡伯值降低,而较低的卡伯值表示在有甲醇时木素易于溶出。H一因子=800活性碱=17.5%得率: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