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旋流电积技术应用于处理铜陵有色稀贵分公司阳极泥浸出分铜液,能得到高品位电积铜且能将电解液中的铜浓度降低至0.1 g/L以下,并有效脱除溶液中的砷、锑、铋等杂质。与传统电积脱铜工艺相比,旋流电积技术不仅能产出高品质阴极铜,还能减少黑铜板和黑铜渣量,减少中间产品含铜量,实现密闭作业,消除现场酸雾及有害气体的危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铜电解液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电积法制备高纯阴极铜, 研究了添加剂、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Cu2+浓度对电积法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质量的影响。当添加剂(骨胶: 明胶: 硫脲质量比为6∶4∶5)用量为40 mg/L, 电解液温度为55 ℃, 电流密度为200 A/m2, 电解液中Cu2+浓度从48.78 g/L降至31.71 g/L时, 电积脱铜得到的阴极铜质量达到了高纯阴极铜标准(GB/T 467-1997); 其电流效率达到99.19%, 高纯阴极铜产率达到38.09%。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不仅增加了阴极铜产量, 而且可大大减少电积时黑铜板和黑铜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溶性阳极铜电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槽电压、电化序的分析和探讨,为化学采矿技术中的铜电积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湿法提铜原料范围的日益扩大,用来浸出的物料中铜品位又不断降低,随之浸出液含铜量也越来越低,普遍存在着低浓度浸出液的回收效果差,经济效益不好的问题,急需开发有效处理低浓度浸出液的技术。浅床逆旋离子交换与快速循环电积技术既能处理高浓度的铜浸出液,更能经济有效、可连续从低贫铜浸出液中提取铜。本文详细论述该项技术工艺特征、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阳春金同公司尾矿溶浸提铜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兆宁 《采矿技术》2004,4(1):1-2,79
阳春金同公司积存有离析浮选尾矿近700万t,平均含铜0.74%,金属铜量约5万t,酸溶铜达60%以上.浸出试验表明,采取酸浸-萃取-电积法工艺回收尾矿中的铜金属,可取得铜浸出率58%、电积率98%、萃取率98%、电解铜成本12570元/t,年产铜800 t的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3.7年,经济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萃取电积湿法提铜工艺在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与发展历程,积累出了一整套焙烧—浸出—溶剂萃取—电积—氰化处理铜金精矿的经验。通过结合国外成熟技术经验,对溶剂萃取电积铜工艺不断技术改造和革新,将传统的金精矿焙烧工艺与溶剂萃取技术回收铜相结合,证明该工艺在实践和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碱式还原熔炼法高效分离回收黑铜泥中铜资源,并对其中铜、砷物相的迁移转化行为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碱式熔炼过程中碳酸钠不仅可以降低熔渣粘度,提高粗铜相和渣相的分离效率,并使黑铜泥中As2O3与As2O5碱化形成NaAsO2和Na3AsO4,减弱砷氧化物向单质砷的还原转化,继而减少粗铜中砷含量。过程中增加碳酸钠添加量、提高熔炼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可提高黑铜泥中铜回收率,并有利于降低粗铜中砷含量,然焦炭过多时,黑铜泥中CuSO4易过还原为CuS,其夹带进入渣中,造成铜损失。反应条件为焦炭添加量为3.5%、熔炼温度1400℃、碳酸钠添加量为57%和保温时间150 min时,黑铜泥中铜回收率可达94.15%,所得粗铜中铜含量为96.51%,砷含量为2.86%,研究实现了黑铜泥中铜的高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8.
浸出—萃取—电积铜生产技术在云南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浸出-萃取-电积法生产铜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铜溶剂萃取技术工业化的基本条件。介绍该项技术在云南省的应用、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此类中、小型工厂的投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我国众多地处偏远的中、小矿山,运用浸出-萃取-电积技术生产优质电铜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矿冶》2021,30(5)
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决定着阴极铜的品质。为获得结晶致密、表面光滑、杂质含量低及化学成分合格的阴极铜,通常会在电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改善阴极铜品质。综述了铜电解精炼、电积铜和电解铜箔等的过程中添加剂种类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在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通过添加剂改变阴极极化程度能有效改善阴极铜质量,常见添加剂有明胶、硫脲和氯离子;电积铜过程,在电解液中加入古尔胶和硫脲可提高阴极铜的质量,添加硫酸钴可达到降低阳极析氧电位和提高腐蚀性的效果;电解铜箔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胶和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能达到细化阴极铜晶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添加剂在铜沉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决定着阴极铜的品质,为获得结晶致密、表面光滑、杂质含量低及化学成分合格的阴极铜,通常会在电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改善阴极铜品质。本文综述了铜电解精炼、电积铜和电解铜箔等过程中不同种类添加剂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铜电解精炼过程通过添加剂改变阴极极化程度能有效改善阴极铜质量,常见添加剂有明胶、硫脲和氯离子;电积铜过程在电解液中加入古尔胶和硫脲提高阴极铜的质量,添加硫酸钴达到降低阳极析氧电位和提高腐蚀性的效果;电解铜箔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胶和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能达到细化阴极铜晶粒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添加剂在铜沉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罗劲松  李坚  李显红  叶文淳 《矿冶》2015,24(2):60-63
通过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结合,明确了铜电解液净化系统中脱除钙(硫酸钙)的具体步骤。在现有净化系统的硫酸铜工序新增脱钙步骤,让硫酸铜结晶母液于室温充分静置并常压通过板框过滤机,使溶液中钙和部分砷、锑、铋等杂质同时脱除,钙脱除率达90%,有效控制了电解液中钙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电积铜厂投资概况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成彦  詹惠芳  陈枫 《矿冶》1999,8(1):45-49
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难选低品位铜矿,可产出高质量的1#阴级铜。该工艺具有低投资、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等优点.本文以四个厂的生产现状为例,简单分析该工艺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水平及投资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设计周期反向铜电解整流电源的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现场运行实践证明,采用周期反向电解电源,可提高电解电流密度,又能减少阳极纯化,特别是高杂质的阳极板效果更好.实现了节能,降低成本、保质增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黑铜渣氧压硫酸浸出脱铜脱砷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硫酸体系中通氧加压浸出黑铜渣,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浓度180 g/L、浸出温度140 ℃、氧分压0.8 MPa、液固比8 mL/g、浸出时间3 h、搅拌速度600 r/min、黑铜渣粒径178 μm的较优工艺条件下,黑铜渣中Cu、As和Ni浸出率分别为97.59%、95.42%和98.37%,Sb、Bi浸出率分别仅为6.78%和2.31%,实现了黑铜渣中Cu、As、Ni的高效脱除,浸出渣中锑、铋、银等有价金属得到高度富集。  相似文献   

15.
李昌福  黄忠淼  李晔  孙凤芹 《矿冶》2003,12(2):53-57
我国独立开发的镍精炼新工艺已在新疆实际应用。经阜康冶炼厂选择性浸出提取后,金属化高冰镍原料中大量铜及贵金属进入了铜渣。在完成了阜康铜渣吹炼粗铜的试验研究任务之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又制订了铜渣"焙烧—浸出—电解"方案,并进行了验证试验。证实了该工艺具有铜回收率高、浸出液较为纯净可直接电解、镍能综合回收、浸出渣率低和贵金属富集比高等特点。结合公司和阜康实际,最终推荐了焙烧、浸出方案。该方案已被新疆有关部门采纳,于1999年建成了国内能力最大的采用溶液电积工艺生产电解铜的车间(5000t电解铜/a),投产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昌向阳 《矿冶工程》2003,23(2):91-92
介绍了连铸连轧法生产电解铜始极片的新工艺。与传统Ti 种板生产始极片相比, 轧制法生产的始极片, 由于提高了其表面几何准确性, 减少了电极间距, 增大电流密度, 取消了制造始极片所需的电解槽, 因而大大提高了电解车间的生产能力, 并且可使电解车间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铜锑合金电解提铜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有色金属》2003,55(1):54-55
研究铜锑合金电解提铜及从阳极泥中提取金和锑氧化物的新工艺,主产品金的纯度达99.48%。金直收率90%;铜的回收率93%;锑的回收率为40%提高到95%;工艺可行,不污染环境,技术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河台金矿浮选金精矿含铜 3 %~ 6%,为了就地产金 ,就金精矿中铜对氰化金浸出率与氰化钠耗量的影响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证明 ,金精矿中铜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很大 ,如何采取措施降低铜对氰化浸金的影响 ,减少氰化钠的消耗 ,是提高金浸出率的关键。由于氰渣中含铜量达 3 %以上 ,有必要进行回收。经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采用添加剂A来降低铜对氰化的影响 ,是提高氰化金浸出率、降低氰渣品位和氰化钠消耗的重要途径 ;同时采用药剂B、C、D回收氰渣中的铜 ,能获得较好的指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铜资源分布和特点、储量、产量和消费、市场价格、废铜回收5个方面分析我国铜资源产业形势,提出当前我国铜产业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铜资源后备储量不足、供需关系失衡、高产量与高耗能矛盾突出、缺乏国际定价话语权、废铜回收量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为增强国内铜资源的后备储量,必须把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2)加大国内铜矿勘探力度,提高选冶技术,缓解供需缺口所带来的危机;3)鼓励持续增加进口消费,缓解国内铜业高产量与高耗能之间的矛盾;4)支持和引导国内铜期货市场的发展,减小国际铜价持续高位所带来的冲击,为未来我国争夺国际铜市场定价话语权提供可能;5)提高废铜回收率,充分循环利用,进而缩小与国际发达国家再生铜产业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