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碱在高炉中的循环量近十多年来,日本有几座高炉进行了整体解剖,我国也在首钢018高炉上进行了冷却炉料的解剖工作。法国使用了同位素k~(42)和La~(140),进行了高炉中碱循环量的测定,这些资 料均汇集在表1之中从高炉取样的数据来看,高炉中碱循环量可能达到入炉碱量的10倍左右.表1的数据是2.5~12.13倍,平均为5.16倍。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大致地确定:高炉中碱循环量约为入炉碱负荷的5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尹建威 《钢铁》2002,37(11):9-12
根据高炉在脱硫和能量转化方面的优势,以及高炉富氧喷煤操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整体高炉联合循环(IBFCC)炼铁发电流程,新流程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氧气高炉炼铁工艺流程中循环煤气分离和煤气预热成本, 提出氧气高炉喷吹气化炉重整煤气炼铁工艺流程.采用?分析方法对该工艺过程和传统高炉炼铁工艺过程的主要?指数进行计算和评价分析, 结果表明:在传统高炉工艺中, 高炉单元和整体系统的?损失(指每吨铁水,下同)分别为0.911 GJ/t和1.636 GJ/t;在氧气高炉喷吹气化炉重整煤气工艺中, 高炉单元和整体系统的?损失分别为0.298 GJ/t和0.826 GJ/t; 另外, 传统高炉和氧气高炉喷吹气化炉重整煤气工艺系统的?效率分别为83 %和91 %.该工艺能够实现冶金和化工行业的联合生产, 对于促进工业联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在太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构成、原理进行介绍,从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出发,综合分析通过大量调查得到的世界各主要生产厂家相关机型情况及其特点,进一步提出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采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采用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过优化比选确定高炉煤气联合发电机组机型、两轴式系统配置,对太钢高炉煤气联合发电机组工艺流程及其主要设备性能参数进行介绍。对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是煤气化和蒸汽联合循环的结合,是当今国际兴起的一种先进的洁净煤(CCT)发电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节水、综合利用性好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对IGCC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M251S型纯燃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热力系统,优化热力系统参数,提高了联合循环发电(CCPP)的连续最大出力,为钢铁厂建设高效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整体及各区域的物理化学约束条件建立了氧气高炉工艺综合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能量在不同区域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氧气高炉无煤气循环流程的一次能耗很高,燃料比在600 kg/tHM以上,并且无法实现高温区和固体炉料区之间的能量匹配.炉顶煤气循环后,可以实现能量在高温区和固体炉料区的同时平衡;在同时满足全炉热平衡和区域热平衡的条件下,氧气高炉炉身喷吹循环煤气流程的理论燃烧温度过高,而炉缸喷吹循环煤气流程的理论燃烧温度偏低;对于氧气高炉炉身、炉缸同时喷吹循环煤气流程,随着循环煤气量的增大,焦比升高,煤比降低,理论燃烧温度可以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高炉冷却系统是高炉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制约一代炉龄的关键因素.安钢永通2号高炉冷却系统设计中采用了软水联合密闭循环技术,系统冷却强度大,运行可靠,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和电能,是一项资源节约型技术.  相似文献   

9.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燃高炉煤气掺烧焦炉煤气的低热值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对以低热值高炉煤气为主要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余热锅炉运行调整,进行分析、调整,使燃机余热锅炉运行、合理、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莱钢1000m3高炉喷煤系统设计特点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亓伟  张敬现  邵玲  潘辉 《山东冶金》2006,28(4):10-12
介绍了莱钢两座1000m 3高炉喷煤系统的设计特点和顺利投产后迅速达产达效的情况。喷煤系统工程采用短工艺流程、循环利用高炉废气、整体流化上出料、仓流化装料方式等多项先进技术。通过喷煤设备技术改造,优化高炉操作,强化冶炼,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炉利用系数2.8t/m 3.d以上和最低入炉焦比315kg/t。  相似文献   

1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它具有高效和低污染等特点,并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展现状及其优越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2.
安钢4747m3高炉采用了高炉煤气旋风除尘器、干法布袋除尘器、分区分段控制冷却强度的软水联合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烧结矿分级入炉、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煤气板式换热器等新技术.高炉炉底找平层以及高炉下部冷却壁与炉壳采用硅溶胶结合的自流式浇注料.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实现高炉安全、长寿、环保、高效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宝钢电厂150 MW专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BFG-CCPP)的系统、发电技术优化与应用情况.通过对轻油枪防结焦技术、湿式电除尘器洗净水回收利用、离心式净油机防漏油技术、机组控制、保护策略优化、启动蒸汽汽源选择与改进等技术攻关,实现了BFG-CCPP系统的优化与集成,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宝钢能源平衡、高炉煤气的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和环保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燃烧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这项先进技术在我国钢铁企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结合首钢迁钢公司能源利用实际要求,配套建设了一台150 MW纯燃高炉煤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利用副产高炉煤气进行联合循环发电的同时,利用余热锅炉次高压一级过热器引出一路次高压蒸汽外供公司管网,余热锅炉产生的次高压、低压蒸汽经过汽轮机做功拖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乏汽经凝汽器换热部分通过分体式水源热泵空调机为控制楼进行制冷(制热),形成了一套冷热电联产的总能系统,在钢铁厂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林清鹏 《冶金动力》2009,(5):74-77,80
介绍高炉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冷却水处理技术特点,通过对高炉各种冷却水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供水方式是最符合现代化大型高炉发展要求。对当今流行于高炉水处理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式冷却器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6.
重点分析介绍了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新技术在武钢8#高炉工程中的应用,阐述联合软水密闭冷却新技术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等,分析了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在武钢8#高炉设计中的特点及创新点,并与其他循环冷却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8,(4)
对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若干问题,如联合软水系统与独立软水系统,风口小套是否单独设置工业水开路循环冷却,以及几个冷却参数的选取等进行了探讨。建议:①新建高炉应优先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风口小套冷却并入联合软水系统;②分段调水量作用非常有限,高炉冷却应采用一串到顶的工艺流程;③冷却壁基准流速取1.6m/s,最大流速取2.0m/s;④合适的冷却比表面积范围应在0.9~1.2,炉缸部位的冷却比表面积不小于1.0。  相似文献   

18.
原料中的碱金属氧化物(K_2O,Na_2O)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循环积累,给高炉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炼铁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包钢高炉冶炼用的白云鄂博矿石,不仅含有较多的氟化物,而且还含有较多的氧化钾、氧化钠等碱金属化合物,致使高炉炉况失常,频繁结瘤,生产指标长期落后.1975年研究二号高炉结瘤时,就提出了“钾、钠在高炉中循环积累是导致高炉结瘤的重要原因”.从那以后,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特别是1980年开展炉瘤攻关以来,高炉工作者对碱金属在高炉中的行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1980年以来由于原料中碱金属含量不断升高,高炉碱负荷从吨铁8公斤升高到12公斤以上,而高炉主要生产指标不仅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锌随钢铁制造流程的循环路径以及在高炉系统内的化学反应,明确了锌在钢铁厂内和高炉内部的循环,针对锌在钢铁厂内的循环路径,提出了减少和避免锌在高炉中循环富集的途径。根据高炉内的锌负荷和危害情况,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高炉中锌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发电在首钢迁钢公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钢迁钢15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利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进行发电,通过掺入少量焦炉煤气,解决低热值高炉煤气燃烧不稳定的问题。每年为国家节省标准煤36.75万t,其发电能耗为0.292 kg标准煤/kW.h,效率达到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