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骨髓炎是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长骨骨干,其病程缠绵,并易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就有记载,称之为"附骨痈"、"附骨疽".  相似文献   

2.
"教育本"<李时珍全集·本草纲目>卷三<百病主治药·吐血衄血>据"卷十六地黄条附方"而改的"地龙",在附方中叉被作为误讹字而校作"龙脑".对同一药物称说词语,在书中均作出了前后两次校释,然所校皆未当.经考,不是"地龙"、"龙脑",而是"龙脑薄荷".  相似文献   

3.
<正> 附:通埋伏之"伏".例:"地乃藏阴,大寒且至,蛰虫早附."(《素问·五常政大论》)——地气就闭藏阴凝,大寒将至,蛰虫很早地就伏藏起来.  相似文献   

4.
《素问·热论》对热病的成因、症侯分类、发病规律、治疗大法、预后、禁忌及"两感"等作了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它首先认为伤于寒邪是热病的病因,即所谓"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对热病的症侯表现及发病规律,明确地提出了"六经形证",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六日,厥阴受之."烦满而囊缩".其治疗,《热论》提出汗下两法:"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至于其预后,《热论》认为"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对于外感热病能作如此较系统的论述,是难能可贵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对于热病的认识,还是比较粗糙,如《热论》只论其热,不论其寒;多述其实,少述其虚;偏重于一般的  相似文献   

5.
原文引目痛,左目痛,右手指()内脉[72],左手指无(抚)颤(?)[’周而力弓l之,三而已;右如左。一曰:两手之指摩两目内脉而上循之,至项,十而已。一日:起卧,而危坐,摩两手,令指热,以循两目,十而已。引应(疹),其在右恒阳之附(附)[’‘]脉,视左足之指,俯力引之;其在左,引之如有。其在右则(侧)阳筋[”」附脉,视左肩,力引之;其在左则阳筋附脉,如右。其在左则除(阴)筋附脉卜别,雇右足睦,力引之;其在有则除筋附脉,亦如左。其在前除筋,两手无乳上,以力举颐,此物皆十而已。[注释][72」内脉:目内告…  相似文献   

6.
袁秉煃 《养生月刊》2008,29(7):626-627
"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相濡以沫一生的老年夫妻的共同愿望.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一对相亲相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几十年的老年伴侣,一方的突然去世,对另一方造成心理创伤是难免的,甚至是相当严重的,在短期内可以产生忧郁、痛苦、焦虑和情绪压抑,这种现象称为"居丧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1 中和学术思想起源1.1 中和思想之源流 <左传.成十三年>:"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真与精即先天地而生之元气,为万物变化的始终之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基于客观世界,调控始终变化的就是"中"也,变化的中间状态也是"中"也,即太极图中间的S线.基于人身,先天祖气凝结,继之化生脾胃,此乃人之"中".人身脾土主一身之变化,是一切生命功能的终始之地,故中医认为,脾土是升降之枢纽、寒热之始归.  相似文献   

8.
上次聚会,由众人的围观、讪笑,到一位女中学生以眼泪为我们解围(见本刊2005.06期),想及此,即使顽皮如陈老者,这次也不敢再选大观园那样大庭广众的地方了.相会于赵老书房,见案上有一资料,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便是:"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我说:"记得这是取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口号,其大意为很多人是死于无知,即是被冤死的".  相似文献   

9.
张家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59-1961
3关于"自序"内容之探讨 现存传刻本<伤寒论>并无"自序"字样,名之为"伤寒卒病论集论曰".下面让我们从"论曰"本身的内容依次探讨一下,以笔者的窥管之见"妄加"评论,以作抛砖引玉,仅供同道讨论参考而已.还要申明一下:本文只是探讨一下本文的成文年代,并非否定本文是一篇优秀文章.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是中医治疗厥脱证(休克)著名古验方"参附汤"的改革剂型.中医理论认为附子大热,能温壮真阳,通阳行气;人参则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两药配伍能"瞬息化气为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1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22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之精方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论附翼>).<金匮心典>日"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相似文献   

12.
在心灵的殿堂中忘记自己--儒家养生方集萃(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忘"乃儒家养生方法,道家谓之"玄机",佛家谓之"定境".一般须经轻安阶段,全身酥快,心安心乐,渐入自己轮廓不清之心境,所谓"欲界定",然后始入忘我状态.据古人经验,是先觉两手不存在,随后两足两腿以次渐忘.继而胸腹两部亦忘,肋骨亦泯然不存,只有头与脊骨存在而已.最后始能人己两忘,而完全入于"坐忘"之妙境.此时,哪还有苦恼存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暑温     
暑的涵义暑为六淫之一,指夏令日光逼照之下的炎热之气而言,所谓"暑者炎热也".六淫中暑、燥、火属热,风、寒、湿属寒,暑从火中来,燥甚则化火,故暑、燥、火是热的不同程度而已;风乃寒之渐,湿甚则化寒,故风、寒、湿是寒的不同程度而已;可见六淫中不外乎寒、热二淫,而其中暑属热,暑的本性与火是相同的,惟其热的程度尚不及火而已.  相似文献   

14.
1 中医学对痢疾病名的基本认识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记载较早,<黄帝内经>将本病称为肠(氵辟)、赤沃.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淫所盛,民病泻注赤白"."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泻,传为赤沃".<素问·六元正经大论>说:"太阳司天之政,四之气,风湿之争,民病注下赤白."  相似文献   

15.
正鹿茸过期不采,其茸毛脱落后而骨化,则变成鹿角。鹿角同鹿茸比较,其补益之力大减,而温里散结之力倍增,主要用于急慢性疮疡、骨蚀、骨痹、血瘀作痛、骨刺、乳腺增生、急慢性乳腺炎等,亦就是说,鹿角亦有鹿茸之功效,只是力度不如鹿茸而已,故临床中要注意禁忌证。鹿角在《神农本草经》中附于"鹿茸"条下,鹿茸、鹿  相似文献   

16.
一、急性吐泻症的病因及症状呕吐和腹泻为夏季最常见的疾病,多由进食不洁之物,暴饮暴食,夏季天热,复挟暑气所侵而致.祖国医学文献中所说的"霍乱"主要就指这种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又"土郁之发……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眞)呕吐霍乱".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霍乱候谈到吐泻的病因说:"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千金要方更明  相似文献   

17.
《外科证治金书》谓:"人之一身,气血而已,非气不生,非血不行".气与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气喜条达、血宜畅通.否则,一旦由于病邪的侵袭,影响气血之正常运行,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凝滞现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18.
<正> 慢性口疮是一种病因错杂,颇为常见的疾病.但有关本病治疗的报道每多囿于局部炎症,以火立说,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胃火炽",便是"阴虚火旺".笔者查阅部分文献,结合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口疮发病机制多为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所致.其治法实者固然可用寒凉,虚证亦非仅阴虚而已.临床上应用甘温除热、健脾益气、温振中阳、益火生土、温补命门等法治疗口疮,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吴官保教授运用"三九"思维论治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验.概括并阐述吴教授"三条目、九方面"的"三九"思维,即"本为虚,外感邪,内致瘀""肾为君,肝为相,脾为臣""先用汤,中期活,后期术".先用汤:疾病初期,单用中医药治疗;中期活:疾病中期,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后期术:疾病后期,结合手术治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68例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免疫印迹法测定苏州医学院附一院(215000)顾美华,陈志伟,邓迎苏,熊佩华,张玲,李文彩,李福民,严菊英苏医附一院皮肤科(215000)王宝涛,钱齐宏上海中医大学温病教研室(200032)张国庆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