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TGF-βR1在31例BPH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结论:TGF-βR1在BPH组织中表达增高,尤其在上皮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影响了TGF-β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了BPH的病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Ⅰ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Ⅰ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8,P<005)。结论AR和TGFβRⅠ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原位杂交表明13/15的BPH和9/12的正常前列腺标本中有IGF-ImRNA表达,IGF-I在上皮的表达强于间质,尤以基底细胞表达最明显。IGF-ImRNA在BPH组织中的量多于正常前列腺。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BPH组织中bFGF、bFGFR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48.32±14.63,21.67±11.76)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25.16±10.87,4.35±3.49),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间质成分增生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bFGF以及受体在BPH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4/16例BPH组织中IGF-ⅠmRN阳性表达,定位在上皮和基质组织;11/12例BPH组织中,IGF-ⅡmRNA阳性表达,定位基质;IGF-Ⅰ受体mRNA在所检测的8例标本中均在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而IGF-Ⅱ受体mRNA无表达。研究证实IGF-Ⅰ、IGF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各区细胞增殖与凋亡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各区细胞增殖和凋亡特征及其与BPH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3例BPH病人前列腺各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EGF和EGF-R的标记率和表达量在移行区(TZ)明显高于周边区(PZ)和中央区(CZ)。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4/16例BPH组织中IGFⅠmRNA阳性表达,定位在上皮和基质组织;11/12例BPH组织中,IGFⅡmRNA阳性表达,定位基质;IGFⅠ受体mRNA在所检测的8例标本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而IGFⅡ受体mRNA无表达。研究证实IGFⅠ、IGFⅡmRNA在BPH组织中都有表达,提示与BPH的发病有关。BPH组织中IGFⅠ受体是IGF发挥作用的唯一受体,I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对前列腺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肾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β-R-I、TGFβ-R-II)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46例肾癌例,11例正常肾组织TGFβ1、TGFβ-R-I、R-II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肾癌组TGFβ1表达量较正常肾组高(P〈0.05);TGFβ-R-II在肾癌组及正常肾组均表达;TGFβ-R-I在肾癌中阳性率较正常肾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Ⅱ型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C  Chen S  Ou Q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2):740-74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在肝细胞癌中的基因表达。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3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TGF-β1及TGF-βR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TGF-β1mRNA阳性表达,在肝癌组织中为24/30,癌旁肝组织中为26/30,P〉0.05;但TGF-β1蛋白水平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BPH组织中FN、COLⅣ的免疫表达与TGF-β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的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P组,而且BPH组织中FN、COLⅣ的免疫表达与TGF-β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失调可导致细胞增殖及恶变。为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表达与前列腺病变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DGFR的表达。发现BPH、PCa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86%、939%,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14%,P均<001。阳性染色分布于上皮、基质、血管平滑肌、炎症细胞的胞浆、胞膜及核膜。提示PDGFR的高表达与BPH、PCa和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未发现PDGFR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分期、分级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三者在BPH组织中均呈异常高表达。相关表达分析发现bFGF与EGFR在BPH组织中正相关,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无相关性;EGFR与ABS在NP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BPH组织中则无显著相关性;bFGF与ABS在NP和BPH组织中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组织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李彦锋,方玉华,李黔生,邓晚洪,江军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青年正常前列腺(YNP)和老年非增生前列腺(ONP)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  相似文献   

16.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其表达水平与产列腺间南成分增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及其与bFGF、PC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bFGF和PCNA在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BPH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bFGF和PCNA指数均显著高于NP;BPH的MVD与间质的面积百分比、bFGF表达和PCNA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上皮面积百分比负相关;NP的MVD仅与间质的PCNA指数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增多与BPH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间质细胞增殖、增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bFGF异常表达可能是血管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Ⅱ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利用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和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IGF-I和IGF-I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均有IGF-I和IGF-IImRNA的表达。IGF-I主要由上皮细胞,尤其是基底细胞表达,IGF-II则主要由间质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罕有表达。BPH组织中IGF-I和IGF-I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前列腺。IGF-I和IGF-I可能在前列腺的生长调节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本(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PCa组织和5例正常前列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GFR和TGFα和TGFα分别表达在上皮细胞和基质中,EGFR和TGFα在PCa细胞上的共同表达率为55.8%,二者密切相关,并与PCa分期有关;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EGFR和TG  相似文献   

2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华  邓方明 《中华外科杂志》1996,34(11):651-65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诱发血管形成、刺激癌细胞生长。本研究试图通过检测bFGF及其受体FGFR-1在正常肾和肾癌组织的表达方式,探讨其临床意义。作者针对36例石蜡包埋的肾癌及其正常肾组织,配合微波炉抗原修复法进行bFGF和FGFR-1的LSA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与FGFR-1的染色结果基本一致;全部正常肾组织和29例肾癌的细胞外基质为非均一性阳性染色;12例原发性肾癌、2例癌转移灶和体外培养的GRC-1细胞的癌细胞胞浆为阳性染色,且多为均一性染色。癌细胞胞浆的bFGF染色多见于T3-4期肿瘤,与T1-2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作者认为,bFGF和FGFR-1可同时表达于正常肾和肾癌组织,提示bFGF和FGFR-1的表达与功能密切相关;癌细胞胞浆bF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提示bFGF是促进肾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