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了智能建筑电磁兼容接地技术问题,针对防雷接地、系统接地及弱电接地等多处理地要求,将各种接地通过等电位联结共用一个接地体是智能建筑接地设计的基础,提出了和论述了切实可行的设计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元恺 《现代建筑电气》2013,4(4):I0004-I0004
随着智慧城市、绿色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智能建筑发展迅猛,人们也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智能建筑设计质量,成为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这些年来的经验积累,解决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物联网技术如何解决智能建筑各系统现有的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检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智能建设设备系统的工程质量,实现智能建筑设备进行安全、可靠、高效和节能。文中介绍了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检测方法,并对检测中经常碰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智能建筑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征,提出构建系统的主要原则,列出一般智能建筑系统的组成和层次的主要内容,功能和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一些热点和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概述了有关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建筑的诸要素,智能建筑的系统综合集成以及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智能建筑中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阐述了智能建筑中的骚扰源、敏感源、电磁干扰耦合机理及干扰路径,从智能建筑的布线系统入手,论述了减少电磁兼容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董海岩  李曼 《电力建设》2004,25(12):59-0
装有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筑称为智能建筑。传统的外部防雷措施已经不适应现代智能建筑内大量电子设备的过电压保护的需要。因此 ,加强智能建筑内部防雷措施成为减少设备损坏、降低损失的关键所在。智能建筑内部防雷设计应遵循分级保护的原则。对一建筑物应由外及内 ,即从总电源配电箱到设备前端箱要分级保护 ,从粗保护到精细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智能建筑中人脸识别的仿真应用系统,利用相应的算法解决人脸图像的预处理、人脸图像数据的压缩与传输、RBF神经网络参数的选取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在人脸识别的仿真系统中进行应用测试。仿真试验为人脸识别仿真系统中算法的选择、应用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数据支持,对提高智能建筑门禁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快速、防伪性能提供了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关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素萍 《低压电器》2005,(10):21-25
根据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目的和内容,论述了以楼宇自控系统(BAS)为中心的系统集成和区域网-子系统集成的两种集成方式,阐述了系统集成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几个阶段的体现形式和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智能建筑目前流行的LonWorks和BACnet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实质就是集成化,目标是信息集成,智能建筑的集成化是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辉 《电气应用》2001,(10):36-38
论述了智能大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 ,从硬、软件两方面介绍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智能大厦中空调机组传感器主要故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神经网络诊断方案.通过楼宇自动化智能大厦空调实验装置的仿真实验证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基于LM算法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在解决传感器故障检测问题上优于传统的BP网络.  相似文献   

13.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钾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基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了电磁干扰的米源及其造成的危害.介绍了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屏蔽、接地、滤波技术,提出了一些实际设计中的电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智能大厦的定义入手 ,剖析其结构 ,探索其功能 ,研究其特点 ,认识其发展趋势 ,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大厦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方案确定的原则,分析了结构综合布线的优点,并着重就综合布线产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建议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华光辉  李晨  张勇  李丹  刘创  王程 《电力建设》2021,42(4):59-68
随着集成楼宇微网系统的快速发展,温控负荷(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 TCLs)逐渐成为重要的需求响应资源,然而其分布的分散性和响应的不确定性也对集成楼宇微网的调控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TCLs的分布分散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楼宇热阻热容(resistance-capacitance, RC)模型的TCLs聚合方案。该方案在对楼宇RC传热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后,依据大数定律实现TCLs聚合,可充分计及楼宇建筑的物理结构参数,不但能适应楼宇建筑的差异化建模需求,且方案的计算效率较高。基于此TCLs聚合方案,文章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集成楼宇微网系统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分别对TCLs聚合功率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TCLs聚合方案在各种室外温度和光照强度下都能满足微网调度决策的精度要求;同时,所建立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能有效减少实际运行下的联络线功率调整量,增强微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浅谈照明控制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照明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实现方式,以及不同场合对照明控制的基本要求.重点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从设计、安装以及使用等几方面介绍了DALI智能照明制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白建云 《电力学报》2001,16(4):239-241,252
主要介绍了专家控制系统目前的现状 ,设计原则 ,三种类型的专家控制器 ,以及专家控制器的应用前景。旨在抛砖引玉 ,促进专家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功率整流电源的智能设计方法,针对其设计特点,利用专家系统、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智能CAD系统。在大功率整流电源设计领域中实现了自动智能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智能建筑对智能窗的需求,结合PLC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对所设计的智能窗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程序、功能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对根据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如何控制窗的不同状态的实现方法和主控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所设计的智能窗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改善室内环境,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