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客体,服务当然是客观存在的,服务质量也具有相应的客观性,但是,由于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需要顾客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来,与供方一起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使服务质量具有强烈的、普遍的、深刻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对推动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避免服务质量的主观性影响第三方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可以引进多种客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需要对CATIA模型的质量特性进行分析,在没有专用分析软件之前,这部分工作占用了设计师大量的工作时间.本系统利用已创建的CATIA三维模型,快速、准确、高效地将其转换成可满足质量专业工作需要的三雏质量特性模型,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时间长、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需要对CATIA模型的质量特性进行分析,在没有专用分析软件之前,这部分工作占用了设计师大量的工作时间。本系统利用已创建的CATIA三维模型,快速、准确、高效地将其转换成可满足质量专业工作需要的三维质量特性模型,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时间长、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际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质量是指农产品的效用、意愿、价值等主观特性。可见,质量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生产的生物特性,农产品质量千差万别,它们的味道、色泽、鲜嫩、大小、形状和湿度等性质构成了从高级到低级不同的农产品质量,我们称之为垂直质量差异。另一方面,在现实中质量又体现了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比如感官质量不同的产品(如白皮鸡蛋和黄皮鸡蛋),对消费者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我们称之为水平产品差异。这种质量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偏好决定的。质量标准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要,而不是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市场销售。农产品质量分级是…  相似文献   

5.
朱绪耀  钱军浩 《包装工程》2008,29(3):69-71,92
(续前) 2纸张特性与印品质量关系 所谓纸张特性与印品质量的关系,就是分析研究纸张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在一定的印刷条件下,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印刷品.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印品的最佳质量的实现,这就无疑需要研究纸张,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与什么样的印刷条件相适应,即纸张的印刷适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速度-墨量补偿特性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彩凤 《包装工程》2006,27(6):148-149
分析了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品墨色稳定性的多种因素,提出印刷速度的改变将导致供墨量的不稳定,从而使产品墨色均匀性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印刷机自动控制中心,设置速度墨量补偿特性曲线,根据特性曲线印刷机可自动调整墨斗辊的转动行程,以满足印刷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油墨是印刷的重要材料,它的特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印刷质量.然而,油墨特性的形成除了与其组成有关外,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也影响着油墨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客观规律的标准是相对正确的支配力关系,是实践检验具有很好复现性的规律.本文讨论和建立了主客观型标准的概念和分类关系,分析了神学、哲学、自然科学、美学、社会科学与其学科标准形成有关的发展历史,揭示标准性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讨论了五类学科的标准类别,提炼展示了部分典型的标准内容,以对主观认识的客观规律标准有实在的概念.本文深入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的强弱性、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内容形式等特点,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间的价值关系,从主观性与客观性、直观性与抽象性、意识与物质方面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的哲理.  相似文献   

9.
王颖  司占军  王佳 《包装工程》2016,37(7):141-146
目的为了满足视频服务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质量的视频,并且能够识别和量化质量损失,使得视频质量能够得到控制和提高,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方法采用基于熵权赋权法的灰关联技术构建了一套视频质量评价体系,分为视频质量评估系统和灰关联评估模型2个部分。其中视频质量评估系统包含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采用标准ITU-T P.910中定义的DCR主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中包含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清晰度—点锐度算法、四元数奇异值4个指标算法。结果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优势明显,解决了主观意识和单指标衡量的局限性问题,能够全面准确的评价实验视频,且与人眼相关性高,客观的反映了视频序列的真实质量。结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证明,文中的视频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合理,方法选择正确,思路可行,达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视频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客观规律的标准是相对正确的支配力关系,是实践检验具有很好复现性的规律.本文讨论和建立了主客观型标准的概念和分类关系,分析了神学、哲学、自然科学、美学、社会科学与其学科标准形成有关的发展历史,揭示标准性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讨论了五类学科的标准类别,提炼展示了部分典型的标准内容,以对主观认识的客观规律标准有实在的概念.本文深入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的强弱性、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的内容形式等特点,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间的价值关系,从主观性与客观性、直观性与抽象性、意识与物质方面讨论了主客观型标准的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