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CIK细胞对MGC-803胃癌细胞株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cells ,CIK)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及细胞毒活性 ;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p5 3、p16、C myc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MTT比色法表明随着CIK细胞与胃癌细胞效靶比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 ,抑制率明显增强 (P <0 0 1)。CIK细胞作用于胃癌细胞 2 4小时后 ,形态学观察胃癌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CIK实验组p5 3、p16、C myc蛋白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具有较强杀伤体外胃癌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其杀伤MGC 80 3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p5 3、C myc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醇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与凋良心相关基因bax和 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20-100mL-L的乙醇对肝癌细胞系HCC-9204的杀伤作用,然后,用60mL/L乙醇作用6h诱导HCC——9204细胞凋亡,以May-Grunwald-Giemsa(MGG)染色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DNA断裂情况和不同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象分析法,检测诱导凋亡前、后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其对HCC-9204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60mL/L乙醇可使HCC-9204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且大部分细胞为TUNEL阳性着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诱导凋亡后的HCC-9204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Bcl-2在诱导凋亡前、后的HCC——9204细胞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低浓度乙醇对肝癌细胞HCC——9204具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其凋亡的发生与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体外稳定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联合X射线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携有外源野生型p53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r-hp53和pcDNA3.1,体外转染A549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所表达的A549-hp53和A549-vect分别接受0、0.5、2和5Gy X射线照射,即8个实验组,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对细胞凋亡和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A549-hp53组加不同剂量照射与0 Gy组比较,其百分数均明显增加(0.5-5Gy,P〈0.05-P〈0.01),Bcl-2蛋白表达在0.5-5Gy时明显下降,而Bax蛋白明显增加(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在2-5Gy时明显增加(P〈0.01);A549-hp53照射组不同剂量照射,与A549-vect相应照射剂量组比较,其百分数在0.5Gy时无明显差异,在2-5 Gy时为(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0.5Gy,P〈0.01;2-5Gy,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0.5-5Gy时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体外p53基因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上调,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增殖指数的影响,探讨肠淋巴液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在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大鼠中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低血压1.5 h后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大鼠于低血压1 h起引流休克肠淋巴液至液体复苏结束后3 h。留取固定位置的脾组织,HE染色观察脾组织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p53蛋白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大鼠脾组织出现了形态学损伤,凋亡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下降;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与休克组比较,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的损伤程度较轻,凋亡细胞和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表达显著降低,G2/M期细胞显著增多,Bcl-2表达与增殖指数显著升高。结论: 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减轻了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脾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进一步明确心脏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染色SABC法和TUNEL法对E11~E19 SD大鼠心脏凋亡细胞和p53mRNA、Bax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p53和BAX在E11~E19表达均呈逐渐增强再减弱的趋势,表达的高峰位于E14.TUNEL染色结果显示,E11~E19均可见凋亡小体.E11时散在分布于心内外膜;E13主要分布于心尖;E14时表达最强,主要分布于心房和心腔分隔处;E16后表达减弱,分布主要集中于心腔内壁.结论:大鼠心脏发育中后期均有凋亡存在;E14为凋亡表达高峰时期;p53和Bax在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心脏外形和心腔形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莫诺苷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VD组)、VD+Mor(25、50和100 mg)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28 d。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ELISA测定血清SOD、MDA和LD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Bax/Bcl-2,cyto胞质水平,caspase-9,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莫诺苷改善血管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细胞凋亡;提高血清SOD,降低MDA、LDH含量;并抑制Bax/Bcl-2,cyto胞质水平,caspase-9、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 结论 莫诺苷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能力和病理改变,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自由基水平,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表达,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莫诺苷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VD组)、VD+Mor(25、50和100 mg)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28 d。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ELISA测定血清SOD、MDA和LD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Bax/Bcl-2,cyto胞质水平,caspase-9,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莫诺苷改善血管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细胞凋亡;提高血清SOD,降低MDA、LDH含量;并抑制Bax/Bcl-2,cyto胞质水平,caspase-9、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 结论 莫诺苷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能力和病理改变,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自由基水平,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表达,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因miR-17-5p转染对PC12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和形态学影响。方法:用质粒PEGFP-N1-vector空载体和PEGFP-N1-miR-17-5p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miR-17-5p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空载组Bcl-2、Bax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miR-17-5p组与空载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Western blot检测其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电镜下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与空载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无明显病理改变;miR-17-5p转染组细胞胞体肿胀,线粒体髓样变和空泡样变,胞核扭曲凹陷,异染色质边集。结论:miR-17-5p基因过表达能引起PC12细胞促凋亡的Bax蛋白表达增多,抗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减少,导致PC12细胞形态学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中药苦碟子对恶性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探讨中药苦碟子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和MTT实验,检测苦碟子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在不同浓度苦碟子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梯度中药苦碟子诱导细胞凋亡,其细胞结构的特征性变化。结果随着苦碟子药物浓度的增加,黑色素瘤细胞活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0.05),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促凋亡蛋白Bax呈现上升趋势(<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cl-2表达逐渐减少,Bax表达逐渐增加;电镜下凋亡小体数目不断增加,核固缩逐渐明显,细胞间隙增大,线粒体数目减少。结论中药苦碟子有浓度依赖性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凋亡蛋白Bcl-2/Bax变化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然流产中的早孕期蜕膜细胞Bcl-2 /Bax 比例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早孕期蜕膜细胞细胞凋亡异常与妊娠失败的关系。应用TUNEL法测定凋亡的发生及凋亡细胞的定位,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和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正常早孕40d蜕膜组织细胞大量凋亡,Bcl-2蛋白表达量较低,Bax蛋白有较强表达。(2)正常早孕50d,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cl-2的表达显著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3)早孕50d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大量凋亡,与同时期正常蜕膜组织相比,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Bax比例降低。早孕期蜕膜组织凋亡异常可能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Bcl-2/Bax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蜕膜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槲皮素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槲皮素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槲皮素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活性。应用TUNEL(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染色法检测槲皮素诱导M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16、P53和Cmyc的表达率。结果:在40~100μmol/L范围内,槲皮素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增殖(P<0.01),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TUNEL染色显示,槲皮素诱导48h后,MGC803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检测表明,用药组P53及Cmyc蛋白的表达下降,P16蛋白的表达率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槲皮素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53及Cmyc蛋白的表达、上调P1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叶酸的拮抗作用,阐明Bax和Bcl-2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叶酸拮抗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内皮细胞后,应用末端转移标记技术(TUNEL)以及Annexin V/PI染色加流式细胞术了解细胞凋亡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Hcy能促进细胞凋亡,叶酸具有拮抗作用。Hcy能促进细胞Bax、Bcl-2的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叶酸能减少细胞表达Bax及Bcl-2,下调Bax/Bcl-2比值。结论: Bax、Bcl-2参与了Hcy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以及叶酸拮抗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和IL-17 A对博莱霉素( 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别分成生理盐水组、 BLM组、 IL-17 A抗体组和IL-17 A抗体对照组,各30只,利用HE染色、 Masson三色胶原纤维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Bax/Bcl-2的表达。结果从生理盐水组、到IL-17 A抗体组、再到BLM组和IL-17 A抗体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炎症程度、肺泡壁的增厚情况以及肺泡壁的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BLM组和IL-17 A抗体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组间Bax蛋白、 Bcl-2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和P<0.05)。 BLM组与抗体对照组间Bax、 Bcl-2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LM可通过IL-17 A来诱导肺纤维化的形成,肺纤维化时肺实质细胞凋亡增多,而中和IL-17 A可通过调节Bax/Bcl-2的表达来抑制肺组织气道上皮的凋亡、达到抑制肺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BMSCs,传代至第3代用于尾静脉移植。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SCs(1×10~9/L)组、川芎嗪(40 mg/kg)组和联合(川芎嗪+BMSCs)组,每组12只。缺血后第1、7和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ing,m NS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缺血后第14天,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BMSCs组和川芎嗪组比较,联合组m NSS评分显著减少(P0.01),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1),缺血引起的脑缺血周边区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BMSCs移植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大鼠的功能恢复,减少梗死体积,减轻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干预,研究慢性心衰时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的原因及其机制,为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阿霉素制作慢性心衰大鼠模型,以氯沙坦为干预剂,采用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和凋亡蛋白Bax、Bcl-2及通路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氨基末端激酶(JNK1)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mRNA表达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与心衰组动物相比,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好转;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 <0.01);Bcl-2的含量明显升高而Bax的含量显著下降(Bcl-2 χ2 =6.81、P =0.0074;Bax χ2 =66149、P =0.0078,均P <0.01);ERK1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JNK1mRNA表达则显著下降(q =15.3514,P <0.01;q =22.0156,P <0.01)。 结论 氯沙坦对慢性心衰的干预作用与ERK1和JNK1途径密切相关,而p38MAPK途径与此过程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作用,并研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ALI组)以及长春西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股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kg);模型组股静脉注射LPS 10 mg/kg;长春西汀低、中和高剂量组股静脉注射LPS 10 mg/kg,30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长春西汀注射液0.2 mg/kg、0.7 mg/kg和1.2 mg/kg。伊红染色观察肺部组织病理学切片,TUNEL法检测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并计算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ICAM-1、VCAM-1、Bax与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采用长春西汀给药后,明显减轻急性肺损伤的肺组织结构损伤与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组织凋亡的细胞数与MPO活性,下调细胞中NF-κB、ICAM-1、VCAM-1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MPO活性,以及调控NF-κB、ICAM-1、VCAM-1、Bax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对照组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CCl4组分别在每周一或/和周四背部皮下注射60?l4-橄榄油溶液(0.3ml/100g)1次(1d组)、2次(1周组)和4次(2周组),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脑后沿正中矢状面切开,右侧半脑石蜡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行p75、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p75、Bax的表达,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Nissl染色显示对照组CA1区神经元染色较深,细胞数目较多,排列整齐,神经元内可见大量尼氏体;CCl4组CA1区神经元排列较对照组紊乱,部分锥体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呈三角形,胞浆内尼氏体数目减少或消失.对照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表达p75和Bax的阳性细胞;CCl4组海马CA1区表达p75和Bax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以1周CCl4组增多最为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一致.对照组海马CA1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CCl4组海马CA1区可见大量细胞核呈棕黄色着色的TUNEL阳性细胞,以1周CCl4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结论 注射CCl4后,大鼠脑海马CA1区p75的表达明显增强,Bax的表达也相应增强,凋亡的神经元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53激动剂nutlin-3对高糖培养的肾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肾病(DN)小鼠动物模型,对小鼠肾组织行PAS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p53的表达。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SV40进行体外培养,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分为甘露醇(Motl)组、正常糖浓度对照(NG)组、高糖(HG)组,高糖+nutlin-3(HG+Nut)组及nutlin-3对照(Nut)组,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Ⅳ型胶原蛋白(Col-Ⅳ)、p53、p-p53、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DN小鼠肾组织中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p53水平明显升高。高糖环境可以增强系膜细胞的活力,40μmol/L的nutlin-3对高糖培养下的系膜细胞有抑制作用。与HG组比较,HG+Nut组的p53、Bax和p-p53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和Col-IV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Bax/Bcl-2的比值大于1。与HG组比较,nutlin-3可促进高糖培养下的系膜细胞凋亡,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糖环境增强肾系膜细胞的增殖能力。p53激动剂可抑制高糖培养的肾系膜细胞的活力和Col-IV的表达,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