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 ,同时也是热门领域。行为金融理论有四个重要分支 :期望理论、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及固锚理论。主要的投资策略是 :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以及小盘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2.
金融理论新范式:非线性复杂动力学金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信息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不断发展,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也在不断革新.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理性人、分形、混沌等非线性研究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更能准确地揭示金融市场运行演化的规律,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非线性复杂动力学金融理论在研究范式、理论内容上对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创新,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演化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建立在随机游走(RW)和有效市场假说(EMH)基础之上的理论金融为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提供参照系,但它却忽略了对投资者心理因素的细致分析.正是这一缺陷使得行为金融对EMH和CAPM产生了质疑,开辟了证券投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徐仲林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F0003-F0003
本书首次提出了“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拓性地建立了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框架,丰富了金融学科的理论体系,填补了金融产业研究的空白。作者提出的“金融产业化发展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一个新的理论设想。本书集中论述了中国金融的核心问题是金融行政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金融管制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评述,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金融管制理论只是论证了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金融组织特别是银行自身的财务特点所导致的金融脆弱,需要引入政府管制。但上述两个理论都无法论证政府监管当局是怎样实施管制以及管制的绩效。而金融管制的私人利益理论则从多个方面论证了金融管制的效果以及影响金融管制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政府是否能代表社会公共利益、金融市场的变化是金融管制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而金融管制利益格局的设计、监管能力的好坏、管制成本的高低、管制者制约机制的建立对管制绩效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上述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民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引入外部力量给予必要的管制。为保证民间金融管制绩效的发挥,在管制的制度设计方面,应当注意安全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等管制理念的协调,管制者利益格局的平衡、监管能力、管制成本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理论多数是从严格的假定开始的,然后放松假设,从理想的条件逐步接近现实。金融学的发展自然不会例外。通过分析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背景、研究基础、主要成就、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可以看出,行为金融理论不仅理论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实践上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财政金融调控是指国家有目的的利用财政金融杠杆对宏观和微机客体所进行的调控行为与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我国的财政金融调控理论在突破计划经济时期集权化的预算调节、财政收支调控、金融调控等方面有重大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8.
王玉  陈柳钦 《兰州学刊》2006,10(2):136-141
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长期进程中,金融发展理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利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一般理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最新进展,并对这一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介绍了有关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计量验证。  相似文献   

9.
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持和指导,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对金融理论提出了创新要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量化分析成为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概率统计、随机分析、非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市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人工智能等学科和理论广泛应用于金融研究之中,使之呈现出科学化、精细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莫易娴 《江淮论坛》2012,(1):39-43,54
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本文对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的特征进行文献梳理,并提出现有金融创新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