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你乘坐京包旅客列车从北京出发,行进到山西省大同以东二十五公里的聚乐堡车站时,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左侧,可以看见一座孤山,兀然崛起,那便是大同第四纪火山群中最大的一个火山雄——金山。 大同第四纪火山,久已闻名。继杨钟健等人于一九二九年提出第一篇大同火山区的调查报告后,近五十年来,到该火山区进行地质调查的人员很多,并且写了不少专题文章。乌·依·列别金斯基著《大同火山群》一书,就是其中之一。 《大同火山群》一书果真“是一本从岩石学和地质学观点来对大同火山作详细研究的典范性专沦”吗?我们到大同火山区的机会较多,经过查对,《大同火山群》这本书存在着严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是北三台凸起石炭系主要储集层,从下向上可划分出3个火山序列,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技术可建立井下火山岩相与井旁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三维地震资料对各个火山序列界面进行地震对比解释,然后对每个火山序列进行地震相划分,共识别出5种主要地震相.根据单井相标定关系可将地震相转换为火山岩相,从而再现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综合石炭系顶部遭受剥蚀程度、断裂发育、火山岩岩相分布特征、石炭系上覆盖层发育程度、井下油气显示情况和与生烃凹陷的距离等因素,确定出北三台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以火成岩岩性、岩相研究为核心,运用大量岩心、岩屑以及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将沙三段火成岩分为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火山碎屑岩3大类;将岩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6种类型。根据岩性/岩相—含油气性关系的统计,砾/粒间孔、裂缝较发育的粗面岩、玄武质/粗面质角砾凝灰岩、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辉绿岩多为有利储层,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爆发相火山碎屑流亚相、侵出相、火山沉积相以及侵入相边缘亚相多发育有利储层。提出距驾掌寺断裂约3 km范围内的有利储层为本区火成岩最有利勘探区。"近油源、靠断裂,寻找有利岩性岩相带"是本区油气勘探部署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玄武岩台地的成因及特征 从全球火山分布来看,中国火山活动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大陆边缘火山,主要受华夏系、新华夏系断裂及与之相交的北西向断裂控制,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形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由于受东西断裂活动的影响,多次火山喷溢,形成了多级玄武岩台地.内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宁周围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张北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一带,称察哈尔火山区.该区恰值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之截接部位,又为祁吕东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复杂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重磁等资料,研究认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的岩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岩石类型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相的分布受中心式火山喷发的控制,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围绕火山口呈环带状分布,将其岩相划分为3种亚相和6种微相,建立了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相分布模式,并结合该区勘探开发的现状,探讨了不同岩相对油气储层发育程度的影响,发现火山沉积相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对预测盆地内其他次级断陷的有利潜山储层分布区,开拓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岩性、物性、毛管压力等基础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对克拉美丽山前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进行了岩性与岩相的分类研究。将研究区火山岩划分为3类,并划分出了4相8亚相;建立了2个火山岩岩相模式,确定了火山岩岩相的剖面分布和平面分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独特的"爆发—平静—爆发"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遥感地质线性构造的提取与空间布局语义分析结果可以为火山监测、地震地质、金属矿床与油气勘探等领域提供丰富而精确的遥感地质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多尺度遥感影像、发现构造异常提供依据。首先对目前遥感地质线性体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遥感领域研究热门的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用于地质线性体空间结构单元分析的可行性,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线性构造图像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与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商741火成岩油藏是特殊类型油藏。以钻井、录井、岩芯、化验分析、地震、测井、试油试采、井间干扰实验资料为基础,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理论,通过应用测试技术、岩芯分析技术、FMI、CMR测井技术和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该火成岩油藏进行了开发前期油藏描述。从而揭示了商741火山喷发岩和侵入岩复杂的地质、油藏特征及极强的储层空间非均质性分布,实现了火成岩油藏的开发。本文从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工程等方面对火山喷发岩和侵入岩开发前期油藏描述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地质、地震综合研究,建立了南堡凹陷馆陶组火山喷发模式与岩相模式;通过研究南堡凹陷特殊的断裂样式,建立了南堡凹陷火山成因断裂模式.在以上两种地质模式指导下,开展了火山口位置识别和断裂精细解释,新解释了21个火山口,利用能量相位复合属性刻画火成岩分布,准确预测了南堡1号构造中浅层的火成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口主要分布在南堡1号断裂附近,馆陶组火成岩厚度100~500m之间,南厚北薄,西厚东薄,主力油层区均分布在厚层火成岩之下,为该区有利储层分布预测、油气成藏规律分析和地质储量动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物性、测录井资料分析、地震解释等技术手段,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凸起地区石炭系火成岩的岩相分布特征、储层特征、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认为石炭纪的长期风化淋滤过程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必要条件,凸起高度、斜坡坡度决定了淋滤作用的强弱;海西期后形成的走滑断裂,控制着储层中后期构造裂缝的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石炭系火成岩发育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包括安山岩、玄武岩、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2)储集空间可划分为三大类,其中次生溶孔和裂缝占主导地位,整体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3)火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受岩性岩相、不整合及断裂影响,不整合为主控因素,储层整体为风化壳型储层,淋滤时长及古地貌决定了淋滤有利地带;岩性、岩相影响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和储层后期改造程度;早期断裂改变了火山喷发方式,间接影响了岩相的展布特征,晚期断裂控制裂缝的发育情况,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综合各个控制因素,认为北三台凸起西南地区长缓坡地带火山活动频繁,风化淋滤强烈,后期走滑断裂发育,是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复发间隔公式和地震发生概率模型计算了吉林地区2006—2022年4.0级以上(M≥4.0)地震的相关数据,得到了研究区内4个震级档的平均复发间隔和发生概率,并以此建立了吉林地区M≥4.0地震的4级预警模型.利用吉林地区的地震数据对目前吉林地区4个震级档所处的地震预警级别进行预测显示: M≥ 4.0的地震目前不在预警范围内, M≥4.5和M≥5.5的地震处于C级黄色预警级别, M≥5.0的地震处于D级蓝色预警级别.该研究结果可为吉林地区的地震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广州市及邻近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本区陆地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带或其交汇部位,本区陆地不具备孕育7级地震的地质条件。中强地震存在明显的活动周期,当前已进入平静时段。综合考虑近期该区域显著地震事件,分析认为该地区近期地震活动性有增强的趋势,但是广州及周边地区发生4.5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3.
在役结构抗震评估地震作用取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研究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取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评估基准期和评估烈度的概念;根据现有的烈度分布函数。建立了考虑不同评估基准期和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差异的地震烈度概率模型;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提出了确定在役结构抗震评估用地震烈度的取值标准和方法,并给出了强度验算和变形验算地震作用参数的具体取值;对服役期间已遭遇过地震的结构。提出了烈度调整建议,为在役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合理可行的荷载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地震区划图是工程设防的重要依据,是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全球大震发震频次相对较高,超设防烈度问题已凸显.从地震区划图的制定基础出发,讨论了影响地震区划的基础因素,分析了超设防烈度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的地震区划图,探讨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假设模型,指出地震危险性分析应在揭示地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地震预测模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应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确定地震动相结合;地震区划图应以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与建筑物抗倒塌易损性分析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大震和特大地震的发生概率,编制一致倒塌水准的地震区划图,提供合理的抗倒塌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徐州市及邻区的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把北纬33~36°,东经116~119°区域作为徐州市及邻区地震活动的区域.运用地震活动性分析预报成果软件CAPSEIS和MAPSIS对研究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各种分析,利用SEIS2000地震前兆分析软件对本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近期的地震趋势意见,结果表明该区近期将无破坏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地震绵阳市区房屋震害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次大地震的经验总结是推动建筑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绵阳市区房屋在汶川大地震后的震害应急评估和调查,对市区各类房屋结构的震害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和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绵阳市区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地震考验;不同的结构体系表现出的抗震性能差别较大;老旧房屋始终是抗震薄弱环节,应有选择地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开展砖混结构墙体抗震防裂措施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开展楼梯抗震设计计算与构造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解决重要工程结构在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时合理选取地震动输入的问题.方法 针对不同的工程结构,选择结构的特征周期作为结构特征参数,对不同的地震环境下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地震动时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震害经验相结合的技术途径,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杯方法 ,确定出对场址贡献量最大的潜在震源区、地震震级,并由衰减关系求得震中距,实现具有理论依据的设定地震动确定过程.结果 提出地震动时程的选取过程是一个设定地震的确定过程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与结构特性相关的设定地震.笔者建议的与结构特性相关设定地震方法 更能体现对结构地震反应贡献较大的前q阶振型的自振周期的主要影响,全面展现不同工程结构在所面对的不同危险水平潜在地震威胁情况下的反应特点,提高结构的安全性.结论 相同的结构在不同的地震环境下设定地震是不同的;而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结构的设定地震也是不同的.在确定结构不同地震危险水平下地震动影响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结构特点和地震环境确定合理的设定地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稷王山古塔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及损伤进行计算分析,为古塔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采用塑性损伤本构计算模型描述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损伤失效,给出古塔在不同调幅系数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形态,获得层间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等地震响应数值,讨论了地震引起的损伤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稷王山古塔整体刚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的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排除小波识别结构频率时地震动频带的干扰,提出了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地震反应小波谱分别沿时间轴积分,得到结构输入和输出的小波能量谱;然后将结构反应小波能量谱除以地震动输入小波能量谱,并定义为结构小波能量传递函数谱,该谱的脊线即为结构的时变频率.分别采用小波变换直接识别法和小波能量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开源并行有限元程序开发平台FrontISTR,研制了大规模地震数值模拟的计算软件EduS/FrontISTR。文章介绍了该计算软件模拟地震断层及震源的方法,并将数值模拟的地壳变动和地震波传播的时序曲线同理论解进行比较,得到同理论解一致的结果。该软件嵌入日本全土地震灾害非均匀的地下结构(J-SHIS)和松原地震波速度模型融合的数据库, 同时能够考虑地表地形及海底的形状。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Mw9.0特级大地震为例,用EduS/FrontISTR软件进行了地壳变动和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准确地再现了新泻—神户地区的应变集中现象,精确展现了大地震发生后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其结果与观测结果良好吻合。该数值模拟计算程序可为地震发生后的震源附近区域提供有效的地震波数据,有助于灾后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