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氧基改性的丙烯酸系树脂含环氧基,环氧基可在温和条件下与蛋白质上的亲核基团氨基反应而实现其固定化.研究了环氧基改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漆酶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时,在硫酸铵浓度为1.5mol·L-1、加酶量0.2U·g-1、pH 6.5、温度35℃条件下固定3h,测得固定化酶活性最好,比活力为0.026U·g-1,活力回收率为3.67%;该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 4.5,米氏常数(Km)为1.233×10-3 mmol·L-1.锰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在4×10-3~4×10-4 mol·L-1浓度之间时对固定化漆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4×10-5~4×10-6 mol·L-1浓度之间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假单胞菌TS-1138 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单胞菌TS-1138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经DEAECellulose-52阶段洗脱、SephadexG-100柱层析被纯化了80.3倍,SDS-PAGE鉴定为单一条带,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0kDa;酶反应的最适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35℃,该酶的米氏常数为2.37μ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0.11μmol/mL·min·Pb2+对该酶有很强的激活作用,Zn2+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羟胺为该酶特异性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探讨了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及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CaCl2浓度1.5%和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2%、壳聚糖浓度1.5%、戊二醛浓度1%.两种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相同,分别为5.0和30℃,游离酶pH为4.6,温度20℃.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包埋一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和游离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3.3,2.8,1.22mmol/L.  相似文献   

4.
在 pH9.58 NH_4Cl-NH_3·H_2O缓冲体系中,氯化血红素(Hemin)呈现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有机染料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tirhydroxy-9(3,5-dihydroxy)phenylfluorone,DHPF)降解褪色.本文研究了Hemin-DHPF-H_2O_2催化体系的褪色反应条件,拟定了测定H_2O_2高灵敏度的光分析方法,测定H_2O_2的线性范围为 0~2.40 × 10-5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06×10~3L·mol-1·cm-1,检测线为2.48×10~6mol·L-1.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现象,探讨了酶催化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Ⅲ)-二甲酚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5× 10 -2 mol·L-1HCl溶液中 ,二甲酚橙与Fe(Ⅲ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 6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10 4L·mol-1·cm-1.Fe(Ⅲ )含量在 0~ 2 .4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用于水样中微量铁 (Ⅲ )的测定 ,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活化CH-Sepharose 4B固定化PNP酶,发现其表现米氏常数K_m=5.13×10~(-3)mol/l,比游离酶增大(游离酶K_m=4.44×10~(-3)mol/l);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分别为9.6和9.0,固定化后,其酶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半衰期为七个半月。用此酶催化聚合而成的PolyC和PolyI的分子量分别大于5S和9S。  相似文献   

7.
陶瓷-壳聚糖复合材料固定真菌漆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陶瓷为第一载体,壳聚糖为二次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共价结合和吸附联用法制备固定化漆酶。考察了漆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并对固定化漆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固定化的适宜条件为0.15g壳聚糖-陶瓷复合载体,加入3mL 1.25?mg/mL漆酶磷酸盐缓冲溶液(0.1mol/L, pH4.0),在4℃固定24h。酶的固定化效率是51.0%,固定化酶的酶活是55.87U/g,最适pH为3.0,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50℃。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贮存和操作稳定性。在pH3.0,温度25℃时,固定化酶对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的表观米氏常数为66.64μmol/L。  相似文献   

8.
云芝漆酶理化性质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pH值、金属离子、温度对云芝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酶底物浓度效应和Km值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u2+、Co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则有抑制作用;该酶最适pH为4.8,在pH4~4.8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低于50℃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Km值为4.2×10-3mol/L.  相似文献   

9.
以蝾螺内脏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SephadexG 200分子筛柱层析和两次DEAE SephadexA 50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获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一纯的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酶制剂.纯酶的比活力为1448U·mg-1.酶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在275nm处,内源荧光发射峰在340nm处.以对 硝基苯 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为底物,研究酶催化底物水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45℃.该酶在pH3.5~6.0区域较稳定,而在pH>7能很快失活;在40℃以下处理30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高于40℃,酶稳定性较差,很快失活.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3.13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17.68μmol·L-1·min-1.  相似文献   

10.
野生革耳菌组成型漆酶的生成条件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发现野生革耳菌 (Panusrudis)在 39℃液体振荡培养条件下 ,不需诱导剂的诱导 ,能持续产生漆酶 .优化后培养基的碳氮源分别为 2 %蔗糖和 2 6mM酵母抽提物 ,最高酶活达 1 .6× 1 0 4U/L ,属于目前已知的组成型漆酶高产菌株 .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 ,DEAE Sepharose ,SephacrylS 2 0 0 ,MonoQ柱层析分离纯化后 ,可得电泳纯漆酶蛋白 .该酶为单体蛋白 ,分子量为 58kDa .以愈创木酚为底物 ,该酶的最适作用pH为4 5,最适反应温度为 50℃ ,Km值为 0 .2 1mM ,并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糙皮侧耳Ax3产漆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Ax3菌的漆酶产生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产漆酶较高的条件是:培养温度25℃,培养基pH5.5,每升C/N含量0.252g/0.021g;加入0.05%~0.1%的吐温可提高漆酶酶活12倍。对漆酶的部分生化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反应温度25℃;最适反应pH2.8;琥珀酸缓冲液效果最好;金属离子:Mn^2 ,Cu^2 ,Zn^2 对漆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其中Mn^2 相对活性最高,Ag^ ,K^ ,Ca^2 ,Fe^2 对漆酶活性有抑制能力,其中Ag^ 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威海市玛珈山上获得白毒鹅膏菌,在对其产酶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pH值、温度、无机离子对白毒鹅膏菌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漆酶的Km值。结果表明:Ba^2+、Cu^2+、、SO4^2-离子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2+、Cl^-、Fe^3+离子则有抑制作用,该酶最适pH为4.6,在pH 5.0-5.4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20℃,低于60℃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邻联甲苯胺为底物的表观Km值为66.7μmol/L。  相似文献   

13.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4.
对选育的一株木腐真菌Psathyrella candolleana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漆酶,通过硫酸铵盐析和离子交换色谱等纯化技术分离发酵酶液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漆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andolleana在发酵罐中的漆酶产量最高可达9 100 U/L;分离纯化后得到漆酶活性组分,其比活力达到438...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云芝在PDY培养基中的漆酶活性;漆酶的产酶高峰在第9天出现,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酸碱度为pH4.6,K~ 、(Zn)~(2 )等离子可提高漆酶的活性,而Ag~ 离子则对漆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为代表,采用Sol-gel法固定化漆酶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结果表明:底物初始浓度为0.5 mmol/L,固定化漆酶投加量为7 g/L,反应3 h后DCP去除率可达95.3%,而反应2 h后TCP去除率可达99.6%.TCP和DCP去除过程可以用米氏方程描述,其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1.72和9.97 mmol/L,因此固定化漆酶对TCP的亲和力高于DCP,这导致了在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固定化酶投加量以及底物共存等因素变化后两者去除效果上的差异.连续48 h的运行数据和酶活损失表明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Chaetoomium globosum与Panus rudis在共培养条件下的漆酶合成.平板对峙培养时,菌丝体生长呈僵持状态,接触区漆酶表达量提高;摇瓶发酵实验表明,C.globosum与P.rudis共培养时,漆酶活力达4 360 U.L-1(ABTS法),是P.rudis单独培养的14倍,而C.globosum单独培养时无漆酶分泌;改变初始发酵时添加的C.globosum菌丝体量,或者延长发酵时间,漆酶同工酶谱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蜜环菌胞外漆酶酶活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胞外漆酶(Laccase)的活力,分别以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丁香醛连氮、愈创木酚和邻联甲安为底物,比较了这4种底物对漆酸的敏感性,探讨了酶反应时间、温度、缓冲液及其pH值和底物与酶的用量等条件对漆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测酶条件可以确保漆酶活力的测定快速而准确。  相似文献   

19.
漆酶催化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特性;漆酶可用于多酚、多氨基等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中,同时在化学合成、纸浆漂白、食品工业及环保方面有重要作用;指出了选育优良菌株,探索适宜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培养条件是今后漆酶生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菌株IMBH-2固态发酵培养基优化;并对IMBH-2漆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态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有机氮源可以促进漆酶发酵。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蔗糖2.5%(w/w),牛肉膏0.8%(w/w),KH_2PO_40.4%(w/w),Mg SO_4·7H_2O 0.15%(w/w),麦麸100 g,固液比1∶1.5。优化后发酵漆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倍。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 H为4.0,且在低pH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