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套变井桥塞-射孔联作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率增高、施工时效降低、井控安全风险增大、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统计川南地区近两年套管变形井的桥射联作施工情况,分析了套管变形井的射孔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射孔方法,对不同程度套管变形井优选了各型桥射联作管串,通过开发的“泵送程序设计”软件对管串泵送程序进行了优化,形成有效的套变井桥射联作技术。L203HX-2井出现套管变形后,采用推荐的73型射孔器+?85 mm桥塞管串进行作业,通过优化管串泵送程序,成功进行了套管变形井段的桥射联作施工。该技术能为其他套管变形井的桥射联作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昕迪  唐凯  聂靖雯 《测井技术》2022,46(2):236-240
自从大规模开发页岩气以后,分簇射孔技术就成为页岩气开发最主要的手段。但是分簇射孔施工时,泵送过程控制和参数调整一直是个难题。为此,开发了分簇射孔泵送辅助软件,旨在通过计算机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分簇射孔泵送施工能够在有多方位参考量的情况下,进行科学严谨地施工,提高泵送分簇射孔数据的共享性和时效性,使复杂井分簇射孔泵送施工作...  相似文献   

3.
川渝地区页岩气储层分段工艺主体采用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桥塞主要以常规复合材料桥塞为主,同时开展全可溶性桥塞现场应用。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具有可靠性高、压裂层位精确、压后井筒完善程度高、级数不受限、施工排量大、施工风险小、砂堵易处理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施工规模大,开采成本高,采用多簇射孔技术无法实现均匀改造,且压裂后需要通井钻磨作业,井筒占用周期长等缺点。为了解决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存在的缺点,2015年涪陵地区首次引进了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并成功实现了施工现场应用。主要介绍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现场应用情况,对国内页岩气压裂新技术探索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近年来在国内外页岩气藏及致密气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在页岩气水平井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实践中遇到了泵送桥塞因压力高而不能泵送、桥塞坐封不丢手、桥塞坐封时电缆不点火、电缆点火后桥塞不坐封、射孔枪不响或2簇射孔只射1簇、连续油管射孔意外丢手等各种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了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现场实施后各页岩气井水平井段的压裂改造施工得以完成,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今后同类井施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桥塞与分簇射孔联作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阐述了该联作工艺配套的相关技术,包括封堵压裂桥塞、分簇射孔器、多级点火控制技术、泵送作业控制以及井口电缆防喷技术和泵送作业可视化辅助软件等。通过近年来在川渝地区各页岩气区块近200井次、4 000余段的泵送桥塞与分簇射孔作业,表明了该项工艺及配套技术已趋近成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时效性。结合近年的实际作业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川庆钻探公司通过整合泵送程序设计、一次下井多次点火、复合桥塞和选发射孔器等多项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出电缆输送水平井泵送分簇射孔技术。该技术在岳101-78-H1井和龙浅3井进行了试验应用。岳101-78-H1井是安岳区块的一口重点开发水平井,具有射孔簇数多、射孔段多和水平井段长等难点;而龙浅3井是位于龙岗构造的第一口水平探井,具有井口压力高、井筒原油黏度大等作业风险。电缆输送水平井泵送  相似文献   

7.
川南地区的页岩气水平井的套管变形严重,影响分簇射孔管串的泵送作业时效和安全,成为制约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卡脖子”因素。针对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套管变形的现状,分析套管变形后的主要形态与尺寸,介绍了利用CCL信号曲线与井口电缆张力变化快速判别套管变形井中泵送遇阻、遇卡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常规分簇射孔管串与小外径分簇射孔管串在不同井斜角的水平井段内的泵送参数匹配关系,当小外径分簇射孔管串的桥塞直径为&#248;85~88 mm、泵送设计排量为3.0~3.2 m3/min、泵送设计速度为2 500~3 000 m/h时,可有效确保变形139.7 mm(51/2英寸)套管内泵送作业的安全性及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储层倾角、钻井井眼轨迹控制等因素导致一些页岩气水平井井眼轨迹上倾,上倾井电缆泵送桥塞与分簇射孔联作存在诸多安全风险。根据偏心圆环间隙流理论建立了上倾井泵送推力计算模型,给出了上倾井泵送排量及上顶排量的计算方法,并采用ANSYS-Fluent仿真软件对泵送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研究形成一套上倾井电缆泵送桥塞与分簇射孔联作技术。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防止上倾井射孔管串在坐封桥塞和射孔过程中发生反冲下滑,避免电缆受损或被射流射断等工程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9.
代景新 《油气井测试》2016,(4):58-60,78
连续油管管径小、无接箍,具有刚性和柔性的特点,能够在带压情况下携带射孔枪实现传输射孔。在解决固井滑套工艺井压裂时滑套打不开的技术难题方面,采用小直径连续油管携带小直径射孔枪进行过滑套射孔,打通压裂通道,是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井内无进液通道无法实现泵送射孔的问题,采用连续油管携带大直径射孔枪进行水平井射孔,通过射孔前优化设计方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减震问题、定位问题和安全断脱问题。利用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油水井后续作业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射孔技术具有四大射孔难题:井口带压作业、射孔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低围压射孔作业及有利于射孔后续作业,施工难度较大。本文阐述了全通径射孔工艺技术、锚定射孔工艺技术及井口带压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技术等三种射孔作业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欠平衡条件下射孔作业难题,并在现场应用中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大港测井公司完成的大张坨储气库6口井带压射孔施工,是国内首次注气井带压补孔作业。此次大张坨储气库6口井带压射孔施工,是在气井不停产的状态下施工作业,需要带压射孔,风险大、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顺利完成焦页50-4HF井水平段打捞施工,首次在涪陵工区使用连续油管打捞带电缆落鱼获得成功,获甲方领导高度赞誉。焦页50-4HF井,井眼轨迹上翘严重,井下落物为射孔枪和部分电缆,射孔枪串中尚有—簇未引爆,打捞作业需在不触发射孔枪串的基础上,同时打捞射孔枪串及电缆,施工难度大,作业风险高。页岩气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水力泵送射孔技术一直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水平井水力泵送射孔作业过程存在井下情况不清晰,枪串运动状态不明确,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生产管理者之间信息交互不畅等问题。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容易造成射孔枪串遇卡、电缆帽拉断等问题,处理代价较为高昂。为了最大程度地反映井下枪串运动状态,打破工程参与者间的沟通壁...  相似文献   

14.
超深大位移小尾管井完井射孔面临校深难度大、射孔器直径小、射孔穿深小、正压射孔压实严重等问题。大位移小尾管井TCP射孔技术优化了射孔管柱结构,模拟射孔枪起爆压力分析,保证了射孔管柱安全;针对泵送校深和随钻校深方式,采用预校深方式,提高了射孔准确性,保证了射孔校深作业的成功;优选了超深穿透射孔弹,配合后效体射孔技术,在保证穿透污染带的同时,解除了压实带影响,达到了扩孔扩容的目的。该技术在东海某2井成功进行完井射孔作业,初始原油产量达到96 m~3/d,远超预期,为同类型井完井射孔施工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锋  李奔驰  唐凯  马峰 《测井技术》2016,(2):249-252
针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应用ANSYS Workbench对泵送桥塞分簇射孔施工管串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流体结构耦合仿真分析功能对影响液体冲击力大小的泵送排量、套管与桥塞间隙等因素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泵送排量及桥塞外径、长度与液体冲击力的关系,为现场泵送施工及保障下井管串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裴楚洲 《天然气工业》2014,34(Z1):123-125
目前页岩气井的压裂工艺普遍采用快钻桥塞分段套管压裂,使用电缆传输泵送射孔枪及桥塞。这要求对第一段射孔后,实现井筒与地层的连通且要达到泵送射孔枪及桥塞的排量要求,方可实现电缆传输泵送射孔枪及桥塞。由于电缆传输在水平井所用的爬行器速度慢、可靠性差,因此连续油管传输射孔被广泛应用于水平井第一段的射孔。由于连续油管所用的防喷管高度的限制,对第一段分多簇进行射孔往往达不到泵送的排量要求,既增加施工时间,也增加了工作液的使用量,因此实现连续油管分簇射孔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在常规液压起爆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用两个液压起爆器,一个安装于射孔枪下端,传压孔为侧孔,通过环空加压起爆;另一个安装在射孔枪上端,通过连续油管内加压起爆,射孔管串中不接筛管。水平井连续油管传输分簇射孔技术在焦页9 2HF井首次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对三簇及三簇以上连续油管分簇射孔的实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测录井公司优质高效完成了JY44-2HF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施工任务,创造了页岩气单井多级射孔28段的国内施工纪录。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技术是该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的特色新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取得同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项、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项,经中国石化科技部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36口井557层,创造了国内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施工段数最多  相似文献   

18.
对于枯竭性气藏改建的储气库,在完井过程中必须严格作业程序,缩短作业周期,减小地层污染,才能保证储气库达到设计注采能力。一趟管柱完井工艺技术可以在注采直井中通过一趟管柱作业完成产层射孔、射孔液替入、环空保护液替入、封隔器坐封与验封、诱喷试气等一系列完井投产作业。管柱结构简单,作业步骤紧凑,可缩短施工周期,大大减少入井液体对地层的污染;反向替液替入量准确,节约了施工用料;采用"投棒+液压"点火方式,现场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效保证了射孔作业;在施工程序最后对储层射孔,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小,有效杜绝了井喷失控等恶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技术对井况的适应性强,在页岩气水平井完井作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如果不能处理好射孔作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危及人员安全。例如,在对X井进行连续油管传输射孔作业过程中,加压起爆作业流程后射孔枪没有正常引爆。分析了可能引起该异常的原因及其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分步实施的解决措施和安全风险控制方案,顺利、安全地排除了该射孔异常风险。提出了有关连续油管传输射孔的预防、改进措施。事实证明,针对该射孔异常分析的思路及制定的对策全面且正确,可为类似异常情况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射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射孔作业项目和方式日趋增多 ,施工作业中对射孔马笼头的安全性、可靠性、多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射孔马笼头能适用于电缆射孔、过油管射孔、CCL GR测井、电缆桥塞、井壁取心、爆炸松扣 (切割 )等施工作业 ,另一方面要求射孔马笼头能解决深井、高压井、高温井、小井眼、大斜度井等复杂井施工作业问题。结合国内外油田使用的射孔马笼头的优缺点 ,研制开发出的多用途防误爆射孔马笼头及辅助装置 ,具有防地面误爆炸、能快速变换、设置拉断弱点、抗震、可靠性高、轻便等优点 ,满足了各种电缆输送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