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艾米莉·勃朗特与张爱玲可以说是中外文学史上令人不可忘却的奇才,两人的身世经历都极具神秘色彩,对文学创作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早熟,也都给身后的文学花园留下了常青的奇葩。但在表现所有文学形式都无可回避的爱情方面,却又体现了不同的看法态度,和不同的表现手法。作者结合艾米莉·勃朗特和张爱玲的时代社会背景及经历,分析其二人作品中的爱情表现,挖掘两位奇女子的不同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她们在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都使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本文试从环境氛围、人物和梦幻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中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读者能更好地欣赏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它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当时英国社会及作者思想生活现状,探讨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许延 《工会论坛》2002,8(5):89-90
安娜和艾玛这两个著名的女性形象 ,都为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毁灭。但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经历、性格等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个人魅力。托尔斯泰和福楼拜在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时 ,都渗透着某种赞许和某种批评的双重观点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中从头至尾充满了自然与文明的较量,揭示了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中人性发生极度扭曲的过程,但人性扭曲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无论自然与文明怎样较量,两者最终势必走向和谐统一,从而让世人拥有一个和谐的可以共享文明的天地。这也正是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所构建的和谐自然观。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在表现爱情方面是极具特色的.本文借助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论和意识构成论对小说中的爱情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艾米莉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类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上的情感的表现,其特点分别为本我--非理性;自我--非理性和理性的激烈斗争;超我--理性战胜非理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女作家用犀利的目光对人类爱情进行的深刻透视.  相似文献   

7.
楚卫华 《工会论坛》2003,9(2):84-85
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和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两部电影,所倾诉的主题都是上世纪发生在我国城乡的爱情,但二者的重大差异在于表现方式上,一重表现一重再现;在场景选取上,前者多选取自然外景,后者多选内景;两片在镜头语言运用上各有千秋;两片对爱情内涵的诠释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苏青的小品文记述女性的庸常生活,打破了沦陷区周作人一路"冲淡"文字盛行的单调局面,也一反"五四"以降感伤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庸常生活对主流文学忽视人的感性生命和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纠偏补正作用.张爱玲、苏青小品文创作对现代汉语散文的最大意义就是开创了一种女性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在表现爱情方面是极具特色的。本文借助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论和意识构成论对小说中的爱情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艾米莉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类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上的情感的表现,其特点分别为本我——非理性;自我——非理性和理性的激烈斗争;超我——理性战胜非理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女作家用犀利的目光对人类爱情进行的深刻透视。  相似文献   

10.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名篇。利用格雷马斯建立的结构语义学和符号学理论,可以挖掘主体振保与客体娇蕊之间、主体振保与客体烟鹂之间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关系,通过对这两对主线关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关系的呈现,可以揭示出传统的性观念、婚姻观念、民族观念对男性选择婚恋对象的影响。主体振保对两个客体娇蕊与烟鹂的取舍,反映出在男性掌控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女性窘困的生存条件、爱情缺失的婚姻境遇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振保母亲辅助者与反对者的双重角色,也反映了其对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捍卫。通过对张爱玲价值观念的深层解读,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振保是抱有同情的,对于娇蕊和烟鹂其态度不同,对娇蕊是潜藏着赞扬的,对于烟鹂则是哀其不争。  相似文献   

11.
沦陷区文学评价中存在"三大分歧".本文认为,对沦陷区文学要作具体分析;张爱玲不是"远离时代与政治"的人,她的作品也不是"时代的艺术";对张的评价既要谈文,还要论人,讲究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小说<色,戒>和电影<色·戒>面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受众,带给人们的感观是不尽一致的.仔细比较张爱玲小说的惯用手法及李安电影的具体表现手法,我们不难发现小说<色,戒>与电影<色·戒>在故事内容情节的处置、人物形象的刻划及艺术风格的表现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文中就自然带上了“上海味”,当尝试着从张爱玲的代表作《传奇》里去识读“海派”风格时,却愈感这种“海派风味”的魅力和诱惑.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大多是写情说爱的,写到了人的正常的正当的要求,但是张爱玲的笔力却主要不是放在这个方面,她主要是写这种情和爱在沪港洋场社会、现代殖民都会的现实遭际和历史命运,即写出了人本要求在那不合理的畸形社会的经历和结果。张爱玲擅写两性关系、家庭关系,但恰恰在这两个“爱”的浓度最高的范畴内,在沪港洋场社会、现代殖民都会的君临和威压下,正常的情与爱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6.
犹太文学在美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具特点的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犹太文学独树一帜,成就卓著,为世人所瞩目。在美国的社会条件下,犹太移民的生活内容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以特殊的方式承袭着犹太传统的文化母题,犹太文学鲜明地表现出了其与犹太文化传统的内在联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沦陷区作家的评价问题——张爱玲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面世,沦陷区文学主体的性质和面貌得到肯定.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华文学通史>大多增加了沦陷时期的内容.张爱玲、梅娘、袁犀、关永吉、爵青等一批被冷落近半个世纪的沦陷区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重新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但对于沦陷区文学的怀疑、贬低和曲解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仍坚持从政治上否定沦陷区作家进而否定沦陷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张爱玲个案说明产生上述偏颇的原因,是客观层面上第一手材料的省缺以及主观层面上认识论的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8.
前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其实该会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观,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诸多鲜明的差异.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茅盾和郑振铎那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关于爱情主题的叙述是各国文学比较热衷的话题,文学作品里描述的爱情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倒数第二梦》围绕两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阐述爱情回归之旅。爱情的回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表层故事中体现出的爱的产生,爱情受挫。爱情回归;另一方面,结合弗洛姆的文学理论,以及灵与肉的关系,论述真正的爱情回归是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针对有些现代爱情浮躁,情感混乱的状况,《倒数第二梦》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中,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都是现代文坛成绩斐然的著名作家,他们以其独特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绘制了各自绚烂的文学世界,塑造了纯洁美丽的少女形象。本文从形象内涵和形象塑造两个角度对《边城》里的翠翠和《伊豆的舞女》里的熏子这两个少女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两位作家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和审美取向、艺术表现,并且对了解不同国度文学中的少女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