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大鼠肠道酶和菌群对人参皂苷Rg1的代谢转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考察大鼠肠道酶和菌群对人参皂苷Rg1(GRg1)的代谢转化作用。方法:研究100 mg.L-1的GRg1溶液在37℃人工胃液(pH 1.0)和人工肠液(pH 6.8)中的稳定性;考察大鼠ig GRg1后粪便和尿液中的GRg1代谢状况。结果:GRg1在人工胃液中2 h内100%降解;在人工肠液pH中4 h相对稳定(RSD<1.5%);GRg1被大鼠肠道内酶和菌群代谢。结论:为提高生物利用度,GRg1应选择非口服途径给药。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短小蛇根草苷经体外大鼠肠道菌群代谢转化的产物,在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菌群中,加入短小蛇根草苷,采用HPLC检测代谢进程,采用UPLC-Q-TOF-MS鉴定肠菌代谢转化产物。结果显示,短小蛇根草苷容易被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代谢,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短小蛇根草苷被代谢转化成多个代谢产物,该实验初步鉴定了3个代谢产物。研究结果表明短小蛇根草苷能够在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中发生广泛的代谢。  相似文献   

3.
于蓓蓓  王亮  尹利顺  孙蓉 《中草药》2017,48(2):333-338
目的对柴胡皂苷A进行体外生物转化,分析其体外代谢产物。方法用人工胃液模拟胃酸环境,厌氧状态下与大鼠肠内容物共温孵模拟肠道环境,分别进行柴胡皂苷A的体外生物转化,采用HPLC-DAD-MS~n方法,分析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在人工胃液中,柴胡皂苷A可转化为柴胡皂苷b1、柴胡皂苷g,在肠道菌群环境下,柴胡皂苷A可先转化为柴胡次皂苷F,进一步转化为柴胡皂苷元F。结论模拟体内环境,柴胡皂苷A可转化成其次生苷和苷元,采用HPLC-DAD-MS~n可以指认并鉴定其产物。柴胡皂苷A的药物分布与浓度不能全面反映其体内过程,应同时考察其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主要研究槲皮苷在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情况及其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为中药糖苷类成分的代谢机制奠定基础。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槲皮苷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扫描方式为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将大鼠肠道菌群在体外与槲皮苷共同孵育使其发生代谢,采用此方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合Metabolite ToolsT M,质量亏损过滤(MDF)等技术,对代谢产物进行筛查分析以及推测代谢产物化学式。结果显示,槲皮苷发生脱糖、脱氧、乙酰化等反应,脱糖生成的苷元槲皮素进一步发生羟基化、脱氧、还原、开环等反应,得到槲皮素脱氧代谢产物山柰酚、槲皮素C2-C3双键加氢还原产物花旗松素、槲皮苷脱糖基产物槲皮素等。研究结果表明槲皮苷能够在大鼠肠道菌群中发生代谢,增加了化合物的疏水性和化学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荭草花有效组分在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检测荭草花有效组分在大鼠体外肠道菌群中的孵育样品,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0. 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 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使用Metabolite ToolsTM和质量亏损过滤(MDF)等代谢产物分析技术,并结合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信息及文献数据,分析荭草花有效组分在大鼠体外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推测其可能的生物转化途径。结果:荭草花有效组分经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孵育后共检出18个代谢产物色谱峰,其生物转化途径主要是以还原、氧化、水解为主的Ⅰ相反应,甲基化为主的Ⅱ相反应。结论:荭草花有效组分能够在大鼠肠道菌群作用下转化为多种代谢产物,提示荭草花用药时,应考虑代谢产物是否为其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在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菌群中加入类叶升麻苷进行厌氧孵育。采用HPLC监测类叶升麻苷在不同孵育时间点的变化,同时运用HPLC-Q-TOF-MS鉴定类叶升麻苷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离体的大鼠肠道菌群可以对类叶升麻苷进行代谢,代谢产物分别是3,4-二羟基苯乙醇、咖啡酸和3-(3'-羟苯基)丙酸。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对6种皂苷类成分代谢转化的情况,将6种皂苷类成分单体(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b_1)分别与离体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孵育8,24 h,通过乙腈沉淀蛋白和乙酸乙酯萃取处理后,采用LC-Q-TOF-MS/MS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比较空白对照样品和加药孵育样品的总离子流以及各个色谱峰的准分子离子和多级碎片离子,分析各皂苷类成分在大鼠粪便中可能的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大鼠肠道菌群对6种皂苷类成分具有显著的代谢转化作用,三七皂苷R_1主要被代谢为5个产物,代谢途径为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h_1和人参皂苷F_1→原人参三醇→脱氢原人参三醇;人参皂苷Rg_1主要被代谢为4个产物,代谢途径为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h_1和人参皂苷F_1→原人参三醇→脱氢原人参三醇;人参皂苷Rg_2主要被代谢为2个产物,代谢途径为人参皂苷Rg_2→原人参三醇→脱氢原人参三醇;人参皂苷Re主要被代谢为4个产物,代谢途径为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F_1→原人参三醇→脱氢原人参三醇;人参皂苷Rd主要被代谢为4个产物,代谢途径为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_3和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h_2→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Rb_1主要被代谢为5个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_3和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h_2→原人参二醇。综上所述,6种皂苷类单体均能够被离体大鼠肠道菌群代谢,主要的代谢途径为脱糖基和脱氢。  相似文献   

8.
杨宝  范真  周联  朱锦萍  杨滔  丘茂松  金晶  赵钟祥 《中草药》2015,46(9):1333-1337
目的观察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的体外代谢转化作用。方法将紫丁香苷与离体大鼠肠道菌群的孵育液分别培养O、4、8、12、24、48 h后取样,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HPLC和LC-MS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扩大培养24h的孵育液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ODS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制备代谢产物NMR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具有显著的代谢转化作用。在0~48 h代谢组的孵育液中共检测到2个代谢产物芥子醇(M_1)和右旋丁香树脂酚(M_2)。12h时有81%的紫丁香苷被代谢转化,24 h时紫丁香苷已经完全被代谢转化;并且检测到12h之前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_1,24h后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2,且24h后未能检测到M_1。结论在离体条件下,大鼠肠道菌群可以在24h内将紫丁香苷完全代谢转化为M_1,然后再将M_1代谢转化为M_2,且8~12h内转化紫丁香苷的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9.
白术、茯苓多糖的体外胃肠道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情况.方法:白术、茯苓多糖分别与人工胃液、肠液和肠道菌共孵育,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变化,考察白术、茯苓多糖在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代谢以及与肠道菌共孵育的变化.结果:白术、茯苓多糖在人工胃肠道环境中没有明显代谢,而与肠道菌的共孵育过程中则产生显著代谢.结论:白术、茯苓多糖在胃肠道中的代谢主要是在肠道中进行,肠道菌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哈巴俄苷在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及其大鼠灌胃后的入血成分。方法:利用HPLC测定哈巴俄苷的含量,流动相0.03%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计算其在各样品中的剩余率,研究哈巴俄苷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鼠胃肠内容物及相应p H溶液中的稳定性;利用LC-MS检测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液样品,对哈巴俄苷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哈巴俄苷在人工肠液、大鼠小肠内容物、大鼠大肠内容物中较稳定,降解率10%;在稀酸液、人工胃液、大鼠胃内容物中哈巴俄苷可发生降解,但降解率15%;大鼠灌胃给予哈巴俄苷后的血液样品中检测到了哈巴俄苷、哈巴苷、肉桂酸。结论:哈巴俄苷在人工胃肠液、大鼠胃肠道内容物及相应p H溶液中较稳定,少部分在酸性环境可分解成肉桂酸及哈巴苷苷元的脱水产物;哈巴俄苷大鼠灌胃给药后主要以原型入血,在体内可代谢为肉桂酸及哈巴苷。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8,(12)
目的研究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体外不同pH值溶液、生物孵化液中的稳定性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在体外不同pH值溶液、生物孵化液中的量,获得其体外生物转化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川木香煨制前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在pH 7. 4中性溶液和pH 9. 0碱性溶液中以及肝匀浆液、血浆和尿液中稳定;去氢木香内酯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以及不含胃蛋白酶的人工胃液中趋于稳定;木香烃内酯在人工肠液中稳定,但其浓度在人工胃液、不含胃蛋白酶的人工胃液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川木香煨制前后其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煨制后木香烃内酯更容易受到胃酸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效果,尤其能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并阻止肿瘤浸润及转移。人参皂苷口服很难被胃液及肝脏中的酶分解,多数在肠中吸收。人参皂苷口服后经肠道菌群的脱糖基作用,其主要代谢产物为M1,即20-O-β-D-吡喃葡糖基-20(S)-原人参二醇。M1静脉注射给予小鼠后,选择性地在肝脏中蓄积,并经胆汁排泄;另有一些M1在肝脏中转化为相应的脂肪酸酪EM1,在大鼠肝中回收量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6,(6)
目的研究异佛司可林在人肝微粒体及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与降解动力学。方法将异佛司可林与人肝微粒体、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进行体外共孵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异佛司可林的剩余浓度,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法测定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异佛司可林的剩余浓度。结果异佛司可林在人肝微粒体的t1/2为(34.90±3.42)min,CLint为(16.71±1.64)m L/(kg·min);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t1/2分别为(46.97±6.46)h和(91.67±8.26)h。结论异佛司可林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显著,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脱糖基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糖苷类成分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存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糖苷类成分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化途径主要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脱糖基代谢,生成苷元后更易吸收入血并发挥药效.该文基于肠道菌群在中药糖苷类成分体内代谢及药效发挥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肠道菌群中代谢中药糖苷类成分的主要糖苷酶,产生糖苷酶的主要菌属,以及代表性糖苷类成分的脱糖基代谢途径.并针对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代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探究五倍子中鞣质类成分对利福平体内过程的影响。体外实验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考察利福平在p H 1. 3,6. 8,人工胃液环境和人工肠液环境中的溶解性以及在上述环境加入五倍子鞣质对利福平溶解性的影响。体内实验研究大鼠分别灌胃利福平以及利福平和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大鼠体内过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利福平在人工胃液环境中随时间不断析出,6 h后近85%利福平已析出。在人工肠液环境中溶解性良好。加入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2种环境中的浓度均有较显著下降,且在人工肠液中,利福平的浓度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在人工胃液中则保持原来的下降趋势。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与单用利福平组相比,利福平与五倍子鞣质合用组的AUC0-t和Cmax显著降低,MRT0-t显著变慢,Tmax增加1倍,生物利用度为31. 65%。实验提示,利福平在酸性环境溶解性差;利福平与鞣质合用后生物利用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利福平与鞣质的络合减小利福平在肠道的溶解度,从而影响其在肠道的吸收。所以,利福平与含鞣质丰富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不宜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16.
刘铁汉  王毅  王本祥  吴立军 《中草药》2000,31(11):834-837
目的:在考察淫羊藿苷(icariin)于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肠道内细菌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作用。方法:于人工胃液或肠内菌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苷温孵培养一定时间后,以薄板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喷雾质谱仪,对培养物成分做定性分析检查。结果: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中有较高的稳定性。离体培养人肠道内细菌可代谢淫羊藿苷,且其说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icaritin)及其苷元的异戊烯基位置异构体。在大鼠整体实验中,从粪便和尿液中均检出一主要代谢产物,并初步确定此代谢产物为宝藿苷Ⅰ(baoliuosideⅠ)。结论:在离体条件下,淫羊藿苷可被人肠内菌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大鼠灌服淫羊藿苷后,吸收人血的主要代谢物为宝藿苷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方法 将胃康灵胶囊与人、大鼠肠道菌液分别在37℃厌氧环境中孵育,于0、1、3、6、12、24、48 h取样处理,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通过对照品、二级质谱图对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推测其代谢途径。结果 胃康灵胶囊经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代谢后,共检测出15种原型成分,包括单萜苷类、黄酮苷及其苷元类、三萜苷及其苷元类、小分子酸苷类,在肠道菌作用下,它们主要发生脱糖基反应,并伴随重排、加氢和脱甲基等。胃康灵胶囊在人、正常大鼠肠道菌液中的代谢产物相同,单萜苷类、黄酮苷元类、小分子酸苷类成分和甘草酸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正常大鼠>人,黄酮苷类成分和甘草次酸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人>正常大鼠;单萜苷类成分的代谢速率主要表现为正常大鼠>胃炎大鼠,其他成分均表现为胃炎大鼠>正常大鼠。结论 胃康灵胶囊中化学成分能在人和大鼠肠道菌群中发生代谢,其速率与病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韩冰  李静娜  吕西雨  陈明月  杜德峰  李菲  张超 《中草药》2023,54(20):6922-6932
近年来,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中药皂苷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药皂苷类成分口服后难以直接在肠道中吸收,生物利用度低,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酶可参与中药皂苷的代谢转化,使其生成低极性的次级苷、苷元或其他代谢物而发挥药理作用。通过综述中药皂苷在肠道菌群下的代谢反应、参与中药皂苷代谢转化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活性、影响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中药皂苷的因素,为后续中药皂苷类成分在肠道中的代谢转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考察大鼠肠道菌群对羊耳菊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代谢作用,将羊耳菊提取物与大鼠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同孵育24 h,通过正丁醇液液萃取处理后,采用色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布鲁克公司研发的数据处理工具Metabolite Tools,Data Analysis等对代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空白样品图谱,肠菌样品图谱以及两者的差异图谱,各色谱峰的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分析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道菌群作用下可能产生的代谢产物。结果提示,羊耳菊提取物在肠道菌群作用下,检测到14个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单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异构,水解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咖啡酸的还原,甲基化和乙酰化等代谢产物,同时仅检测到1个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甲基化代谢产物。以此推测,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可能多数水解为分子量小,疏水性更强的代谢产物,使得其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肠道菌群对柚皮苷的代谢程度与速度,为该成分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道菌群混悬液,与柚皮苷在厌氧环境下孵育,运用HPLC监测柚皮苷浓度变化,HPLC-MS鉴定代谢产物结构。柚皮苷HPLC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88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结果:柚皮苷与人肠道菌群共同孵育15 min后,柚皮苷色谱峰后面可见1个代谢产物;孵育至120 min时,柚皮苷代谢率100%。经HPLC-MS鉴定代谢产物为柚皮素。柚皮苷代谢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HPLC监测发现柚皮素可被进一步代谢,导致柚皮素峰面积降低。结论:柚皮苷可被人肠道菌群代谢,代谢速度快,代谢产物主要为柚皮素,可能存在柚皮苷的二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