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ECLIPS(5700)数控测井成像系统的配接的九十年代研制的PDK-100(Pulse and Decay Spectra,100Channels)脉冲中子测井仪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脉冲中子俘获测井系统。由于采用了定时误差计算、新的井眼诊断曲线和在生产井解释技术方面采用了本底减去法,使得该仪器在套管井中具有多用途。在应用新疆塔里木油田的30多开口开发动态监测井中,在定汨求取剩余油饱和度、划分水淹层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型高效PDC钻头的优点以及在QK18-1-P3井中所创造的海洋同类井中PDC钻头最高钻井速度纪录的过程。从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在QK18-1平台上所获得的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可以看到,新型高效PDC钻头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二哌啶乙烷的合成及其在合成聚丁二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二哌啶乙烷(DPE),并进行了分析与鉴定。采用DPE做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的调节剂,考察了DPE/n-BuLi(正丁基锂)和DPE/α-MNLi(α-甲基萘锂)比值对形成1,2-聚丁二烯(1,2-PB)微观结构调节规律,得到了1,2-结构近100%的聚丁二烯。采用高分子设计方法,通过引入DPE合成了1,4-1,2两嵌段和1,2-1,4-1,2三嵌段聚丁二烯,DSC-DTA示差扫描量热计测示表明:聚丁二烯的1,2-结构含量影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一定嵌段比的聚丁二烯可以产生微观相分离  相似文献   

4.
Cu-ZnO-P/SiO_2·xK_2O催化剂对仲丁醇脱氢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方法研制了Cu-ZnO-P/SiO_2·xK_2O催化剂,以仲丁醇催化脱氢生产甲乙酮为模型反应,用固定床气固相反应器对催化刑进行了活性、寿命及空速等项考察。在常压、反应温度250℃、重量空速1.1h ̄(-1)时,仲丁醇转化率90%以上,甲乙酮选择性近100%,利用EDS、XRD,SEM、ESR现代物理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形貌、内部结构以及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到乙烯和丙烯的转化——UOP/HYDRO MTO工艺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本文概述了由天然气转化为较高价值的石化产品的意义及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UOP/HYDRO MTO工艺和专门开发的UOP MTO-100催化剂的特性;突出了在边远产气地区或现有石脑油裂解装置更新改造中应用的优越怀。示范工厂运行结果和经济分析表明,采用UOP/HYDRO MTO反应器和再生 及UOP MTO-100催化剂,从廉价天然气制取高价乙烯和丙烯在经济上是有吸引力的。在乙烯和丙烯之间的产品结构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KDQ-SPJ1.0水平井试井软件中样板曲线的算法以及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PFT-1钢是在HK4D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Nb,Ti等元素,以改善碳化物强化相的种类、形态和分布的一种新型高强度耐热合金钢。为考察该钢种的长期使用性能,并为设计使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温强度数据,对该合金钢进行了在950°C下时间长达30 000 h的持久强度试验。考察表明,PFT-1钢持久强度分别是 HK40钢和HP+Nb钢的15和1.2倍左右。特别是已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服役35 000 h的PFT-1钢转化炉管,其解剖性能仍然比未服役的HK40钢和HP+Nb钢的持久强度高.这充分证明新钢种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此外,PFT-1钢的热疲劳性能优于HK40钢,抗氧化性能则与HK4D钢及HP+Nb钢相当,其焊接性能良好。用以代替HK40钢和HP+Nb钢生产大直径转化炉管,可以强化石油化工流程的工艺参数,从而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纵波DMO原理出发,提出一种P-SV转换波积分DMO方法。该方法依据文中导出的F-K域转换波DMO算法的积分形式进行振幅、相位校正,同常规转换波水平叠加相比能地改善叠加效果,更好地解决CMP道集内共转换点发散问题。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较理想,实用的转换波DMO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正三辛胺萃取分离干扰离子,以Ni(Ⅱ)-5-Br-PADAP-TritonX-100显色体系测定重油中的镍。合成样品回收率为99.7%,加标回收率为99.8%,油样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0.7%。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双波长K系数法同时测定重油中的钴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2+-OP-5-Br-PADAP显色体系,测定波长对为560.0/587.0nm。考查了正三辛胺萃取分离干扰离子的条件,用双波长K系数法同时测定了合成样及重油样中的钴镍,合成样的回收率为94.6%—105.4%,重油样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加入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扶余东区是一个有30多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目前产油量下降较快,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88%。为了寻找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和层位,2002年用油藏监测仪RMT在该区测井30多口。RMT测井资料显示,该区块大部分油井上部主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水淹严重;油井下部油层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但动用程度较差;部分油砂体内纵向上剩余油饱和度差异较大,水淹不均匀。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并实施了调剖、堵水、补孔、压裂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实践证明,RMT在这类油田过套管测量含油饱和度方面具有较大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内剩余油描述及挖潜技术   总被引:34,自引:22,他引:12  
在厚油层沉积单元精细解剖基础上,结合喇嘛甸油田的开发实际,通过纵向细分沉积单元、结构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精细描述出了单砂体空间形态和不同砂体之间的边界关系。并采用多种监测方法综合分析、判断,结合油水井动静态资料和注采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状况,并针对各类剩余油提出并实施了水力割缝射孔、注水井层内细分注水、采油井层内细分堵水为主的厚油层内挖潜措施,产油量增加效果明显,改善了厚油层动用状况,提高了厚油层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3.
页岩油有利目标区既是页岩油资源甜点区、物性甜点区,又是工程甜点区,因此寻找表征页岩油资源甜点、物性甜点及工程甜点的主地质参数,是建立页岩油有利区优选方法的关键。建立了一种基于主地质参数的页岩油有利区优选综合定量评价方法:①以游离油量、渗透率和杨氏模量为主地质参数并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权重评价值函数;②以主地质参数权重评价值乘积构建综合权重因子,确定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低效层和无效层综合权重因子分布范围;③确定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系及有利区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评价了27口井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页岩油层系综合权重因子,预测出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系及有利区分布范围,研究结果对东营凹陷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大庆老区水平井水淹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随着水平井钻井工艺水平的提高及钻井成本的降低,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潜厚油层顶部的剩余油已成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之一。在对国内外水平井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庆老区厚油层水平井水淹问题的几点认识以及今后如何应用水平井技术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砂砾岩储集层含油性解释方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LJ地区砂砾岩地层具有岩石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稠油和稀油并存的特点,利用测井资料解释含油性难度很大,以地层测试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多种测井信息,提取反映含油性变化的测井特征参数;应用测井参数交会法和测井相分析法建立有效,快速识别稠油,油层和水层的标准,测井相分析法消除了用测井单参数和两参数交会解释含油性存在的多解性,提高子解释结果的成功率,用编制的解释软件处理了LJ地区58口井的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对比吻合程度较高,为砂岩储层含油性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为该区先导性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缩小井距结合聚合物驱提高边际油层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室内聚合物注入参数研究、方案设计优化、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分层注入工艺以及增产、增注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井距缩小到100 m的条件下,将厚度小于1 m、渗透率界于5×10-3~100×10-3μm2的油层组合,通过分层注聚、分质周期注聚,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结果表明,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技术结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7.
河南泌阳特超稠油储层水淹层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浅层特超稠油油层成岩程度低,储层松散,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高的特点.蒸汽吞吐过程中油层出砂严重,蒸汽吞吐后水淹层岩心和电性特征变化明显,依据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和定量测井解释的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图版解释法、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方法、C/O比能谱测井解释法.经过河南稠油油田39口井的验证,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89.7%.  相似文献   

18.
低矿化度地层硼—中子寿命测井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刘应  汪戈壁 《测井技术》1998,22(2):137-140
因高矿化度水中富含热中子俘获截面高的氯化物,中子寿命测井通常被视为仅适用于高矿化度地层水套管井的剩余油测井方法,而不适合于淡水油田。但硼化物也是易溶于水且俘获截面高的物质。如果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和配方,使低矿化度地层水内溶有硼化物,中子寿命测井同样可通过对高俘获截面的响应来观测剩余油含量。文中介绍把中子寿命从高矿化度地层移植到低矿化度地层中的新方法及其效果。在试测中为老油田提供了10多口井资料,做了  相似文献   

19.
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油中注采关系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油田注采分析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动态测井资料确定油水井注采关系的方法。利用注剖面测井资料得出分层注水量和分层产液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井口生产数据,生成一定时间的产液、吸水量数据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油、水井连通性、注水受效时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注水井对周围油井不同层的水量分配。这种方法在大庆油萨化过渡带112口油、水井注采分析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港油田南区低渗透油藏两相共渗区窄,注水开发短期内含水上升迅速,根据间歇注水理论,并借鉴国内外油田的实验经验,1998年在舍女寺油田女20、女34区块开展超短周期(周期0.5-5d)间歇注水试验。总结不同注水周期和频率及油并不同含水级别对其效果的影响。认为超短周期间歇注水可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对中、低含水受益油井之注水井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图1参(王学立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