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面向现有林业管理业务需求,描述了虚拟森林场景的创建原理及流程,提出了一种森林景观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思路。采用VC++语言、ArcObject开发组件、OpengGL图形标准,开发了C/S分布式模式的、集二维与三维于一体的虚拟森林景观模拟与管理信息原型系统。系统实现了“单木-林分-景观”3个不同尺度的虚拟森林环境构建。系统具有林相图管理 、查询、分析、统计,三维虚拟森林中的景观设计、林分生长经营模拟,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等功能。最后结合示范区数据,给出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2.
林业数字化的关键是林场数字化,林场数字化决定于小班的数字化.该文结合甘肃省基层林场的管理现状,从小班管理入手,通过对小班卡片信息的整理与提取及图形的扫描矢量化,建立了小班属性数据库及图形数据库,并按照小班→林班→营林区→林场→林业局逐级汇总的原则,结合林业部门经常应用的报表形式,研建了林场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统计生成各种报表,同时还输出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各种图面材料,实现一体化查询,解决了基层林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RS和GIS对洛阳市的绿地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洛阳市绿地信息数据库,并对绿地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RS和GIS在洛阳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用。在绿地信息的提取过程中,对研究区遥感图像进行了图像融合、几何纠正,图像分类和专题矢量化;建立了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提取了建筑物高度。在规划中,应用了GIS的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坡度坡向分析、通视分析功能,高度分析等功能;使规划更科学,更实际。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省森林经营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以小班管理、规划管理、统计管理、图形管理为主模块,建立了基于GIS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和林业专题图库,以经营小班为基本单位,对森林经营进行动态管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及所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Autocad平台建立具有GIS特征的森林图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森林图形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出发 ,完成森林图形库图层的标准设计和森林图形中小班多边形的封闭 .通过对森林图形的图元访问 ,实现森林图形”归一化” .在”归一化”森林图形上 ,实现其与资源数据库互访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
以ArcView3.3为基本开发平台,以MAPGIS作为矢量化工具,以ArcView的二次开发语言Avenue作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建成后的系统具有地图基本操作、地理信息查询、数据库维护、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制作、统计图形制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付波 《农村科技》2014,(9):59-60
<正>森林抚育有利于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林分综合效益,实现森林的科学、可持续经营。本文根据哈巴河国有林管理分局森林抚育的经营实践,介绍了森林抚育调查作业设计方法,采取的主要抚育技术措施,并对今后提高森林抚育作业成效提出了相关建议。一、基本概况哈巴河国有林管理分局,位于哈巴河县北部山  相似文献   

8.
在Autocad平台建立具有CIS特征的森林图形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从森林图形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出发,完成森林图形库力层的标准设计和森林图表中小班多边中形的封闭。通过对森林图形的图元访问,实现森林图形“归一化”。在“归一化”森林图形上,实现其与资源数据库互访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存储、管理和维护土壤属性数据和矢量化相关图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结合应用模型,根据肥东县耕地属性建立施肥决策系统.将已建立的应用系统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化和配方施肥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徐伟林  潘献松  阙长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31-131,169
用材林营造易降低林地生产力,减弱林分生态防护功能,破坏林分原生态系统,且投资成本较大。通过近自然林业经营则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功能,较快恢复林分生态系统,且经营投入成本低,成效大,是实现森林科学经营的现代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林分状态的天然林经营措施优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揭示森林经营的奥秘,方便广大林业经营工作者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本文首次探索了天然林优先经营措施选择,尝试了对森林进行类似于医学上“CT”的方法,并开具了天然林“经营处方”。研究认为:经营措施优先性是对许多可选经营措施优先执行顺序的安排;林分状态可通过反映森林结构、多样性和活力的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8个方面来描述;林分状态雷达图是进行经营问题诊断的简洁工具;基于林分状态组合的120种“经营处方”涵盖了天然林经营的主要方面。研究发现:结构化森林经营是解决天然林经营问题适用频率最高的集成技术;目标树培育技术在林分状态问题很多时,适用的可能性很低;促进天然更新、维护地力的技术措施与传统的抚育间伐措施具有几乎相同的适用频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字林场建设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林业建设的迅速展开 ,林业信息化从深度和广度上较从前有了更高的要求 .林业信息管理内容不仅包含了原来林场中一般森林资源调查图件和资源属性数据 ,更扩展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其中包括多种图形库、图像库及与其匹配的属性库 ,如社会经济、林场机构管理系统、文档资料库等 .同时增加了虚拟现实的三维图、多媒体信息 .该项目针对八达岭林场的实际情况 ,研制了适合八达岭林场当前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八达岭林场是风景名胜区 ,因此还相应增加了旅游开发等服务信息 ,为林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建立基于B/S模式营林、造林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基于J2EE标准和ArcGIS Server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以WebGIS为核心的森林经营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林业生态效益评估系统.系统对资源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实施一体化管理,使管理部门准确、全面和及时地掌握各地森林资源的消涨变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分拥挤度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分密度的量化表达及其合理密度的确定已成为森林经营的关键科学问题。林分平均冠幅是对林木光合作用面积大小的直接反映,林木平均距离则体现了林木最大空间利用的可能性,而林分密度是影响这两个重要指标大小的直接原因。本文以林木平均距离和冠幅为基础,提出了林分拥挤度(K)的数字化表达方法。林分拥挤度用来表达林木拥挤在一起的程度,用林木平均距离与平均冠幅的比值表示。该指标清晰直观地表达了林分中林木间的拥挤程度——K值越小,林木间越拥挤,能有效反映林分生长过程中林木拥挤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该指标的合理标准区间为[0.9,1.1],并用长期造林密度试验数据进行了论证。该指数是对林分密度更为直观科学的表达,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可用于评价森林是否需要经营及确定首次间伐时间与经营强度,最终为密度控制与调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农业机械化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农机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应用模型集成方法的基础上,将系统分析、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是通过Visual Basic 6.0数据库开发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professional MapInfon7.0设计完成.系统具有信息输入、修改、查询、删除、统计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专题地图制作以及输出等功能,为农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研究了北京房山地区林木可燃性.通过将历史林火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分类处理,建立房山林火数据库;用知识发现算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木的可燃性,并用传统方法获取了林分生物量.实验表明,林分的生物量与林木可燃性并无必然的联系,林分的燃烧是一种复杂现象,受到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该结论对林火研究及林火应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组件式G IS的概念、特点和开发方式,并结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 isua l B as ic,开发出适于林场级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括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和图形数据库的建立;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属性数据查询、空间分析、报表输出、专题图管理等。该系统可帮助实现林场森林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SuperMap IS.NET的分布式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GIS在林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Ajax网页异步交互式技术,并以SuperMap IS.NET为WebGIS的二次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搭建了一个科学、高效、合理的网络GIS系统框架模型.根据林业工作人员在资源管理上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整个系统的功能模...  相似文献   

19.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调查对象,以1983年和2004年森林经理调查林相图和森林经理调查小班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持,将两期(1983年和2004年)的矢量数据专题图叠置,生成两期森林资源变化图,包括林场区域、林班区域、龄组变化、树种起源变化分布图.进而直观、鲜明地反映出研究区域两个时期间森林类型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既能反映出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又能显示森林资源现状,为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