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115-121
目的:对川产道地药材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及其习用品粗齿铁线莲、混伪品小蓑衣藤的利尿效果和生药学(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对比,为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氯噻嗪0.03 g/kg组、小木通20 g/kg组、小木通10 g/kg组、绣球藤20 g/kg组、绣球藤10 g/kg组、粗齿铁线莲20 g/kg组、粗齿铁线莲10 g/kg组、小蓑衣藤20 g/kg组和小蓑衣藤10 g/kg组,每组10只。按50 ml/kg剂量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按预定剂量分别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水,观察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及其习用品粗齿铁线莲、混伪品小蓑衣藤的利尿效果;采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及其习用品粗齿铁线莲、混伪品小蓑衣藤的外观形态、性状及微形态进行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进行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与习用品、混伪品特征峰比对。结果:利尿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氢氯噻嗪0.03 g/kg组小鼠4 h内总尿量显著升高(P<0.01),粗齿铁线莲20 g/kg组、小木通20 g/kg组、小蓑衣藤20 g/kg组和绣球藤10 g/kg组小鼠4 h内总尿量与氢氯噻嗪0.03 g/kg组接近(P<0.01);与氢氯噻嗪0.03 g/kg组比较,绣球藤20 g/kg组小鼠4 h内总尿量显著升高(P<0.01)。生药学实验表明粗齿铁线莲和小蓑衣藤在植物形态、性状和显微形态方面与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具有明显差异,化学成分非常相似。结论: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习用混伪品粗齿铁线莲、小蓑衣藤与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的药效相近,整体形态易于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习用品可以替代川木通(小木通、绣球藤)使用,而小衰衣藤在药材资源匮乏的时候,可以考虑作为潜在的川木通资源备用。  相似文献   

2.
小木通的化学成分研究 (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文武  孔德云  杨培明 《中草药》2004,35(6):621-622
中药小木通系毛莨科铁线莲属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的木质藤茎,西南、华南地区将其作为川木通入药,具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的功效,用于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作为川木通使用的有绣球藤C.montana Buch.-Ham.和小木通。  相似文献   

3.
张白嘉  曹毓  刘榴  潘嘉 《四川中医》2008,26(2):38-39
目的:比较研究小木通、绣球藤抗炎、利尿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小鼠利尿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灌胃给药,小木通对蛋清所致小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绣球藤对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绣球藤能明显增加小鼠尿量,明显促进尿中K 、Na 的排出.小木通亦有增加尿量作用趋势,并能明显促进尿中K 排出;小木通、绣球藤小鼠最大耐受量均为300g(原生药)/kg.结论:小木通、绣球藤具有相似的抗炎、利尿作用,绣球藤作用稍优于小木通.小木通、绣球藤急性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川木通的原植物和药材性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声武  李仿尧 《中药材》1989,12(1):26-27
本文报道了川木通在四川的植物来源和药材性状的鉴定研究。植物来源主要是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和粗齿铁线莲C.argentilucida W.T.Wang;其次是绣球藤C.montana Bueh.-Ham.,山木通C.finetiana Levl.et Vant.和钝萼铁线莲G.peterae Hand.-Mazz.。  相似文献   

5.
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 ,目前很少见用 ;而临床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关木通 ,其次为川木通 [1 ] 。下面将关木通、川木通、木通的鉴别特点作一比较。1 来源1.1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 Aristolochia m an-shuriensis Kom.的木质茎。1.2 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 Clem atis armandii F ranch.或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木质茎。1.3 木通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 oidz.var.custralis (Diels) Rehd.或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Thunb.) K oidz.或木通 Akebia quinata(T…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准确鉴定川木通药材,更好地控制其药材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对川木通的基源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茎、叶、叶柄进行组织结构的比较鉴别,以TLC寻找可供定性鉴定的指标成分,用HPLC法筛选可供定量分析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川木通两种基源的茎(药材)性状相似,但维管束可区别两者,尤其叶柄的结构完全不同。6个采自不同地方的川木通药材样品在薄层色谱中均明显检出β-谷甾醇的特征性斑点;HPLC测定小木通和绣球藤茎(药材)中的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稳定,且精密度较高、重复性好,其β-谷甾醇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89.18~190.27和336.90~338.34μg·g-1范围内。结论:TLC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斑点分离效果最佳,可作为川木通药材中β-谷甾醇的薄层专属性鉴别条件。HPLC拟定按干燥品计算,川木通药材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不得少于0.018%。  相似文献   

7.
最近 ,许多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关木通致肾损害的消息 ,引起了较大关注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分析 ,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而川木通不在取消之列 ,现笔者将关木通与川木通对比如下。1 来源鉴别 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Franch.或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的干燥藤茎。春、秋二季采收 ,除去粗皮 ,晒干 ,或趁鲜切薄片 ,晒干。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摘 ,除去粗皮 ,…  相似文献   

8.
木通药材有 ,关木通与川木通两种 ,分别收载于1 99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两者功效相似 ,但来源不同 ,前者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 ;后者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和绣球藤 C.montana Buch Ham.r的干燥藤茎 [1] 。笔者在检验中发现 ,由于三种不同来源的市售木通商品多已切成薄片 ,外观极为相似 ,显微特征也不明显 ,因此很难区分。为了便于鉴别 ,本文对三者的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进行了比较。1 仪器、试剂与材料UV- 2 6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硅胶G薄层预制板…  相似文献   

9.
<正> 木通是指关木通和川木通的统称。关木通系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川木通系毛莨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茎。两者都具有利水通淋、泄热、通乳的功效,是比较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各地不断有应用木通引起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本文试就应用木通引起中毒反应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有3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注意,现简述如下。 1 资料来源 本文收集了13例木通中毒病例,其中5例来自反映中药不良反应的书籍,8例来自1986~1997年全国各医药期刊的临床报道。 13例服用木通煎剂中毒病例,均在服药2~8h内出现头晕、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少,进  相似文献   

10.
史玉俊 《中草药》1994,(2):68-68
毛莨科铁线莲属的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都作为木通火药,并广泛作为利尿剂用。该科尚有一些其它品种在我国各地也有作为不通用的。  相似文献   

11.
蒙毅  范卫锋  钟一雄  黄维安 《中草药》2007,38(9):1410-1411
红穿破石又名血风藤、铁牛入石、青筋藤,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Ventilago leiocarpaBenth.的干燥根和老茎,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1]。具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作用,特别是对泌尿系统结石具有特殊功效,民间常用于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肾结石的治疗,现已有多个制药厂家把其作为治疗结石症的重要组方。据文献报道,其主要成分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1,2,4,8-四羟基-3-甲基蒽醌、翼核果醌-Ⅰ、翼核果素等[2]。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保肝利胆、延缓肾衰等药理作用[3]。有关红穿破石的成分测定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4种丁公藤类生药中东莨菪素及东莨菪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公藤为广东、广西民间用于抗风湿的传统药,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 .和光叶丁公藤E .schmidtiiCraib的茎藤入药,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症[1,2 ] 。据文献[3 6 ]报道,丁公藤抗风湿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东莨菪素(scopoletin)及东莨菪苷(scopolin) ,2个成分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祛痰、平喘的作用。文献[7]曾报道采....  相似文献   

13.
翁沥通胶囊是华北制药集团生产的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薏苡仁、浙贝母、川木通等,具有清热利湿、散结祛瘀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1,2]主要包括:抗雄激素、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3,4]、5α-还原酶抑制剂[5]以及天然产物制剂.其中选择性α1-受体阻断的应用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探索翁沥通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作者利用中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对翁沥通胶囊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木通的肾毒性析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93年 ,比利时人Vanherweghem报道“中草药肾病”后[1 ] ,国外文献已陆续报道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脏病变的报告 ,并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 hathy ,CHN)。尽管文献中有超量服用木通而引起肾脏损害的记载[2 ] ,但都缺乏详尽的临床研究 ,木通仍在使用。由于这些中药的主要毒性为马兜铃酸 (AA) ,且肾损害与其有关 ,故国内有学者建议 ,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 ,专家们认为这一命名可以接受。木通是一味常用而效果好的利尿通淋中药 ,分为关木通、川木通 ,《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5.
黔南小花清风藤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Wall·ex Roxb为清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1]。贵州产小花清风藤为布依族、苗族的民间药,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的功效[2]。经研究证明,齐墩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3]。据文献报道,具有保肝、降酶、抗炎、强心、利尿、免疫和抗癌作用。小花清风藤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作者以齐墩果酸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  相似文献   

16.
用RAPD分析法对铁线莲属7种中药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张荣  邵建本  田学明  杨静  张步振  叶浩 《中草药》1996,27(11):686-687
用RAPD法对铁钱莲属7种生药的鉴定[即山棉花ClematischrysocomaFr.、三叶五香血藤C.fasciculifoliaFr.、小九头狮子草C.ranumculoidesFr.、小木通C.armandiiFr.、红叶铁线莲C.rubifoliaC.H.Wright、红钉耙藤C.brevicaudataDC.、和铁线莲C.floridaThunb.]。结果表明RAPD种间差异明显而同种不同产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魏志奇  陈幸  李彬  董小萍 《中药材》2008,31(9):1459-1460
目的:深入探讨中国药典中川木通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的川木通薄层鉴别法对川木通药材进行鉴别,并针对薄层斑点分离成分.结果:药材中均未检出齐墩果酸,但在薄层色谱上显示出一紫红色共同斑点,经过成分分离、鉴定,确定该斑点为麦角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混合物.并用HPLC和TLC图谱比对,进一步发现采集的9个小木通药材中均含有豆甾醇.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药典中川木通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匙羹藤种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匙羹藤种子来源于萝摩科植物匙羹藤 Gymne-ma sylvestre( Retz.) Schult。该植物分于印度、非洲、越南和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区。中医传统认为其叶性平 ,味苦。有止痛、生肌和消肿之功效 [1]。国内对其研究报道不多 ,前已报道 [2 ]叶和茎的生药鉴定。本文对其种子进行鉴别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实验仪器与材料1 .1 仪器 :UV- 1 60 A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三用紫外分析仪 (日本岛津 )。1 .2 材料 :样品匙羹藤种子采自广西南宁郊区 ,经本院刘寿养副教授鉴定为萝摩科植物匙羹藤 Gym-nema sylvestre( Retz.) Schu…  相似文献   

19.
翁沥通血清对α1-受体激动剂诱发血管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沥通胶囊是华北制药集团生产的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薏苡仁、浙贝母、川木通等,具有清热利湿、散结祛瘀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1,2 ] 主要包括:抗雄激素、选择性α1 受体阻断剂[3 ,4] 、5α还原酶抑制剂[5] 以及天然产物制剂。其中选择性α1 受体阻断的应用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探索翁沥通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作者利用中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对翁沥通胶囊进行  相似文献   

20.
崖藤中生物碱aromoline的结构及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英  梁鸿  蔡少青  刘洪宇 《中草药》2005,36(11):1627-1629
崖藤Albertisia laurifolia Yamamoto为防己科崖藤属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有17种,大部产于非洲,亚洲东南部有5种,我国仅崖藤1种,产于海南中部及南部,广西南部以及云南。崖藤为木质藤本,其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痧症及小便短小黄赤等症。从崖藤的根中分离得到一个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aromoline。该化合物由Bick和Whalley[1]于1948年首次从毛茛科植物Daphnandra aromatica中分离得到,1960年通过化学方法确定了其化学结构[2]。以后又从防己科、毛茛科和小檗科等科的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但是文献有关其波谱数据报道非常简单而且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