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道缺血性损伤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是肯定的。近年来报道TACE已被应用于肝癌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后续治疗,甚至经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HAE)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尽管普遍注意到TACE所造成的发热、  相似文献   

2.
奥曲肽对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reotide)降低肝动脉栓塞(HAE)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以及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肝内种植Walker 256瘤株制作肝癌模型,分为对照组、Octreotide组、HAE组和HAE+octreotide组共四组。定期切取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体积,检测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各干预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 HAE+octreotide组肿瘤体积也小于 HAE组(P<0.05); HAE+octrotide组 VEGF表达低于HAE组(P<0.05);Octreotide组、HAE+octreotide组 MVD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大鼠肝癌的治疗中,行肝动脉栓塞时联用奥曲肽,可降低单纯肝动脉栓塞引起的癌组织 VEGF高表达,减少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加强其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及栓塞治疗(HAE)已被公认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首选疗法.文献报道较多,本文着重探讨40岁以下青壮年HCC的特点及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近几年进展最活跃的领域就是肝动脉栓塞术(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HAE).自Goldstein于1976年首先用HAE治疗肝癌以后,HAE即被迅速广泛地用于肝癌的治疗,通过十多年的观察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占大多数的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已成为首选疗法.然而,HAE的治疗效果仍不是很理想,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栓塞术(HAE)治疗原发性肝癌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未见有HAE并发症死亡的专题报告。本文就我院HAE术后1个月内的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适应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5年GOldstain首先报告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TA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以来,TAE已成为一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且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j。但是,有些医生过分地强调TAE的疗效,致使有些医院把TAE作为唯一的治疗肝癌的手段或者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法。肝动脉栓塞(HAE)治疗肝癌的主要依据是由Breedis(1954)发现的;肝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只要阻断了肝动脉的血流,可使肿瘤缺血而产生治疗作用。HAE的治疗基础在于:①Markowitz(1952采用阻断肝动脉的方法造成肿瘤缺血并抑制了肿瘤…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栓塞术(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简称HAE)是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或治疗性动脉栓塞术(Therapeu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这种方法已用于治疗肝脏外伤和肝脏疾病.本文仅就治疗肝癌的文献资料作一复习.HAE治疗肝癌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剩余肝体积(RLV)不足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泡型包虫(HAE)常侵及肝内外重要血管,致使功能肝段的保留极为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尽管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ERAT)极大拓宽了晚期HAE手术指征,但RLV不足仍是限制HAE根治性切除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包括分期肝切除、肝静脉支架置入序贯ERAT、辅助性ERAT、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等多种手段已应用于RLV不足晚期HAE的外科治疗,提高了晚期HAE的根治性切除率。笔者对RLV不足的晚期HAE患者外科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79  
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至今 ,肝切除仍是HCC的最佳治疗方法。虽然近 10年来利用超声和甲胎蛋白 (AFP)对高危人群的普查 ,小肝癌检出率有所提高 ,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仍不超过 30 % 〔1〕 。大部分病人在诊断确立时 ,由于受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肝脏的基本病变、肝功能状况、肝脏储备功能和病人的全身疾病的影响 ,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此时 ,姑息性治疗方法就成为治疗HCC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 ,肝动脉化疗栓塞 (hepaticarterial…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51岁,于2007年6月冈肝区胀痛,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直径约8 cm,后确诊为肝血管瘤,入院后使用碘油、平阳霉素等行介入栓塞(HAE)治疗.  相似文献   

11.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胆道出血是胆道感染、肝胆系统外伤、肝动脉瘤、血管瘤和医源性损伤等疾病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一般情况较差,虽作了及时的外科手术处理,但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自Walter1976年首次成功应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活检引起的胆道出血以来,随着介入性放射学的迅速发展,通过选择性、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HePatlcarteryemboligaton,HAE)来治疗胆道出血已在国内、外逐渐被人们所采用。肝脏的动脉供血除肝动脉外,从肝周各韧带有26条侧支动脉入肝,与肝动脉形成广泛交通。有人发现在结扎肝固有动脉后,部分病例其肝端仍有明显…  相似文献   

12.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发人群,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日益重视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的预防,但是在开展预防的前提下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仍时有发生,目前国内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实施率仍不高,因此有必要重视普通外科围手术期VTE的规范化防治。规范化预防包括采用Caprini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出血评估采用相应的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规范化治疗主要是请血管外科和呼吸科专科医师协助根据指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栓塞(PE)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抗凝,其次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分层可进行溶栓、腔内治疗。同时植入滤器应严格按照指征。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栓塞(HAE)经超选择性栓塞左右肝动脉分枝,阻断肿瘤主要营养血管,治疗原发和转移性肝癌,取得了显著疗效。HAE 并发症率不明,表现为栓塞后综合征(PES):严重右上腹痛(栓塞时开始,常需硬膜外和全身麻醉、持续2~4天),伴恶心呕吐、40℃高热;白细胞数增高和转氨酶一过性升高。HAE后可并发胆囊梗死,有二组 HAE 后发生胆囊缺血性损伤,均非坏疸性或穿孔性胆囊炎;另二例为气肿性胆囊炎,1例非手术治愈,另1例作了胆囊切除。本文报告3例 HAE 后胆囊缺血坏死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4.
警惕肝脏良性肿瘤HAE治疗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于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是目前观注的热点。介入治疗方法灵活多样 ,痛苦少 ,治疗有一定效果 ,多数患者乐于接受 ,近年对肝脏的介入治疗工作开展的较快。在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 ,特别是对肝癌施行的肝动脉栓塞术 (HAE) ,已在全国广泛地开展治疗 ,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 ,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在国内亦见用于治疗肝脏的良性肿瘤 ,肝动脉栓塞术不仅用于肝癌 ,而且已被广泛用于肝脏的良性肿瘤 ,特别是肝脏血管瘤的治疗 ,并且认为是“安全”的。然而 ,肝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价 ,亦极少见于国外报道。肝癌和肝血管瘤之间…  相似文献   

15.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ecosis,HA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恶性浸润性生长,可继发肺、脑转移[1].大部分HAE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对晚期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加药物或单纯性药物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47例晚期HAE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D腹腔镜肝切除术(three dimension-laparoscopic hepatectomy,3D-LH)治疗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为保证手术安全、高效完成,以及促进该手术方式在HAE临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包虫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行3D-LH的8例HAE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3D-LH,其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4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肝段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327±86)min,术中出血量(421±654)ml,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6±1.5)d,术后住院时间(6.9±2.7)d;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1例患者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好转出院。 结论3D-LH在HAE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具有精准、微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而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及避免副损伤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包括类癌和胰岛细胞瘤 ,多数无症状 ,即使发生转移灶。肝转移常见 ,除少数有明显疼痛和致残内分泌病外 ,多数无症状 ,直至死亡时。有关肝动脉栓塞 (HAE)和手术的时机和疗效仍有争论。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肿中心 (MSKCC)肝胆疾病处理小组复习 1992~ 1998年 12 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资料 ,排除未明确肝转移、非 NET病等 37例不予统计 ,仅对余下的 85例进行重点分析 ,包括 (1)病人的一般统计 ;(2 )原发肿瘤的特点 ;(3)同时或异时转移 ;(4 )治疗指征 ;(5)存在肝外疾病 ;(6 )肝转移灶的部位及范围 ;(7)…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仍是非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大出血(NVGIB)的主要原因,同时,抗凝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由于NVGIB病人呈老龄化趋势,尤其要重视风险评估和器官功能的维护,以挽救生命为最终治疗目标。内镜技术已成为止血措施的首要选择,但对合并器质性病变者,手术切除仍是最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人工血浆代用品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评价不同人工血浆代用品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I~Ⅱ级,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琥珀酰明胶(GEL)组、聚明胶肽(HAE)组、生理盐水(0.9%NS)组对照组,每组10例,以20ml·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癌病人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肝癌病人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肝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17%,对照组为3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以及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水平对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24例、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病人治疗效果较好,肝功能损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