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病理改变,探讨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确立及养肝利胆颗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和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养肝利胆颗粒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小鼠血清ALT、AST改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上的损伤。结论:本实验的小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稳定,效果可靠;养肝利胆颗粒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病理改变,探讨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确立及养肝利胆颗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和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养肝利胆颗粒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小鼠血清ALT、AST改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上的损伤。结论:本实验的小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稳定,效果可靠;养肝利胆颗粒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黄保肝颗粒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利胆作用;方法:建立腹腔注射CCl4、D-半乳糖胺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受试药物的保肝作用;通过胆管插管引流法,观察受试药物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结果:丹黄保肝颗粒在0.5~2.0 g/kg剂量范围内,能明显抑制CCl4、D-半乳糖胺致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增大,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有效改善肝功能;同时药物也能明显提高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此外,丹黄保肝颗粒还能明显增加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显示出利胆作用;结论:丹黄保肝颗粒具有较好的保肝利胆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栀子柏皮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大鼠的利胆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药物的保肝作用;采用正常大鼠胆总管引流的方法,观察该药的利胆作用。结果栀子柏皮汤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的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改善CCl4引起的小鼠肝细胞肿大、肝小叶中央区弥漫性多发性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等症状,显著增加给药后60 min内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及胆汁内胆红素含量。结论栀子柏皮汤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集团产品利胆止痛片与其功能主治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方法:采用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胆囊炎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插管法观察其利胆作用,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以及α-萘异硫氰酸(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醋酸扭体法以及光热致痛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利胆止痛片可明显抑制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的体温以及白细胞的升高,改善血清中ALT、AST、TB、TC等生化指标,并能明显减轻胆囊病变程度;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大鼠胆汁流量,并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中ALT、AST生化指标、肝脂质过氧化SOD、MDA指标产生有益的影响,能明显改善α-萘异硫氰酸(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体重的减轻、血清肝功能生化、肝脂质过氧化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等指标,能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利胆止痛片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和镇痛作用,对化脓性胆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云南白药集团产品利胆止痛片与其功能主治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方法:采用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胆囊炎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插管法观察其利胆作用,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以及α-萘异硫氰酸(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利胆止痛片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醋酸扭体法以及光热致痛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利胆止痛片可明显抑制化脓性胆道感染家兔的体温以及白细胞的升高,改善血清中ALT、AST、TB、TC等生化指标,并能明显减轻胆囊病变程度;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大鼠胆汁流量,并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中ALT、AST生化指标、肝脂质过氧化SOD、MDA指标产生有益的影响,能明显改善α-萘异硫氰酸(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体重的减轻、血清肝功能生化、肝脂质过氧化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等指标,能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利胆止痛片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和镇痛作用,对化脓性胆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桑蒂复肝胶囊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桑蒂复肝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药物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采用CCl4复制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桑蒂复肝胶囊对其血清ALT、AST活性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桑蒂复肝胶囊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桑蒂复肝胶囊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养肝利胆颗粒治疗胆囊炎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肝利胆颗粒的溶石和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溶石实验观察该药的溶石作用;采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口服养肝利胆颗粒对动物的成石率和胆汁成分的影响;采用体外试管法研究药物的直接抑菌作用以及含药血清和含药胆汁的抑菌作用.结果 养肝利胆颗粒体外能溶解胆色素型、胆固醇型和混合型结石;体内能降低模型豚鼠的成石率,升高胆汁中总胆汁酸的量,降低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含量;药物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直接抑制作用;含药血清和含药胆汁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 养肝利胆颗粒治疗胆囊炎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其具有溶石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肝灵分散片(YGLFS)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的活性。以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P、ALB及肝组织HYP含量,求出肝脏系数,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YGLFS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ALB和A/G;能明显降低肝脏系数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减轻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结论:YGLFS对急慢性化学性肝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复方柳菊片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利胆、退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复方柳菊片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白蛋白、A/G的影响,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用胆管引流法测定复方柳菊片对正常大鼠胆汁量的影响.用异硫氰酸-1-萘酯造成黄疸模型,测定血清中ALT,AST和总胆红素的含量.结果 复方柳菊片能明显降低由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值,促进肝组织修复以及肝细胞合成蛋白.复方柳菊片能明显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降低ANIT引起的ALT,AST和总胆红素升高.结论 复方柳菊片具有保肝降酶、利胆和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酶灵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后皮下注射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肝酶灵注射液对肝损伤大鼠AST、ALT、ALP和白蛋白/球蛋白的影响,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肝酶灵注射液能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ALP含量,升高白蛋白/球蛋白,减轻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保护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结论:肝酶灵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灵猫方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建立ANIT小鼠急性肝损伤、CCl4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灵猫方低剂量组、灵猫方中剂量组和灵猫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处死动物。分离血清测定AST、ALT。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灵猫方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可明显降低ANIT急性肝损伤小鼠ALT水平(P〈0.05),灵猫方中剂量、高剂量组的AST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灵猫方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可明显降低CCI。急性肝损伤大鼠的ALT水平(P〈0.05),低剂量组的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灵猫方对急性肝损伤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胆苦苷的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研究ig龙胆苦苷的肝保护作用及与龙胆草药理作用的一致性。方法:给动物ig给药,用CCl4、D-GlaN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采用麻醉大鼠,测定胆汁分泌量及胆汁成分。结果:ig龙胆苦苷后能明显降低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增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大鼠胆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提高。结论:龙胆苦苷具有明显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芍注射液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陶世  黄耀洲 《中成药》2000,22(5):358-360
目的 研究甘芍注射液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毒物D-半乳9糖胺和四氯化碳致小鼠肝脏损伤,测定生化指标及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甘芍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地明显降低D-半乳糖胺、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血清AL-T和SAT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甘芍注射液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结论 甘芍注射液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狗肝菜多糖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狗肝菜多糖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D-半乳糖胺(D-GalN)诱发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狗肝菜多糖干预后,测定动物血清ALT、AST.肝组织常规制片及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狗肝菜多糖能使肝损伤动物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狗肝菜多糖处理后肝组织损害程度降低 .结论 狗肝菜多糖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索酸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及胆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乌索酸保肝利胆作用。方法:分别以CCl4、APIT制作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AST、SB含量,作肝组织病检,观察乌索酸对动物急性肝损伤的影响;采用麻醉大鼠行胆汁引流术,测定正常大鼠及APIT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及胆汁成分。结果:乌索酸能明显降低CCl4、APIT急性肝损伤动物血清ALT、AST水平及SB含量,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使正常大鼠、APIT肝损伤大鼠的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提高。结论:乌索酸有明显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玉珍  刘蕾  付正中  路雅真 《中药材》2001,24(12):886-88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虎茵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争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虎茵汤对肝损伤ALT、AST的值的影响,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虎菌汤能够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虎茵汤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头翁提取物对CCl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头翁提取物(BTW)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药物预防性实验,通过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指标,观察白头翁提取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白头翁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和肝匀浆MDA含量,肝匀浆XOD活性,提高GSH活性,肝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疏肝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疏肝胶囊的护肝效应,疏肝胶囊1.25、2.5和5.0g/kg显抑制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5.0g/kg明显抑制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门冬氨酸转移酶活性,降低总胆红素含量,组织学检查也证实其护肝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服1.35 ml/kg的吴茱萸挥发油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6 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挥发油可在给药8~72 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挥发油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单次灌服吴茱萸挥发油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