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12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系统各肿瘤组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百分率下降(P<0.01);T4/T8(CD3+CD4+/CD3+CD8+)比值降低(P<0.05);T8细胞(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消化系统各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抗瘤疗效和判断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2例]诱导治疗前后及5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初诊白血病各组CD3~+、CD3~+CD4~+、CD3~+CD8~+、NK细胞阳性率和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初诊白血病各组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L和ALL治疗组完全缓解患者Treg细胞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AM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LL初诊组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高于治疗前(P0.05),ALL组缓解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CD3-CD19~+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ALL治疗后未缓解者的其余各项指标及AML治疗后未缓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诊白血病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明显,完全缓解组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与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BC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健康对照组及BCL患者疾病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免疫指标与患者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共44例,男∶女=24∶20,中位年龄57(17-82)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晚期活化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即部分缓解(PR)及疾病进展(SD)的患者(P 0. 01,P 0.01,P 0. 05,P 0. 01,P 0. 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ECOG评分、LDH、β2微球蛋白水平、结外累及部位数目、有无B症状、CD4+细胞、NK细胞、FAC-1(FAC-1是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出的成分因子)发现,NK细胞、FAC-1、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在CR组和PR+SD组水平有显著差异(P 0. 05,P 0. 01,P 0. 05,P 0. 01),其中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K细胞和FAC-1为预后保护因素。根据初诊时患者NK细胞水平对患者作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发现,NK细胞绝对计数 61. 5/μl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高于NK细胞水平低者(P 0. 000)。结论:BCL患者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晚期活化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计数是判断BCL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NK细胞、FAC-1为判断BCL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蒋洁  苏倩倩 《系统医学》2023,(24):102-104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开展化疗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水平、B淋巴细胞群以及T淋巴细胞群完成检测并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D19+水平、NK细胞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现出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5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67例有效,18例无效。化疗前,相比于化疗无效组,化疗有效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方面水平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DLBCL患者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研究,DLBCL患者中36例治疗后为完全缓解(CR组),30例为部分缓解(PR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化疗前后静脉血肿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结果化疗前,CR组和PR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组患者化疗2周和化疗4周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PR组患者化疗前与化疗2、4周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患者存在免疫抑制情况,患者治疗前后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明显,可用于临床上评估DLBCL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的变化,以评估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09例乙型肝炎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促凝和肝素抗凝外周血,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免疫指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绝对值。并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及H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以及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辅助细胞(CD4+Th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8+Tc细胞)、CD19+B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组间CD3-CD16+CD56+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T、CD4+Th、CD8+Tc及CD19+B细胞绝对值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5),但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4+Th细胞绝对值低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可提示其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21例肿瘤患者(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和鼻咽癌)为肿瘤组,同期115名健康人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19~+B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免疫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组外周血的CD3~+、CD4~+、CD19~+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组,NK细胞比例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间的CD8~+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19~+、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作为临床监测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分析Treg细胞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均0.01),且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0.01),而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是否合并CA125升高均无关(P0.05),而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腹水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可用于评估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T、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TP患者及3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ITP患者CD3+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CD19+、CD3-CD16+CD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功能的变化可能参与IT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25例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L多巴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重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NK水平升高(P<0.01);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非抑郁和痴呆患者下降(P<0.05);L多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PD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病情重,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更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T、B淋巴细胞亚群在双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后及一般对照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双份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双份机采血小板献血前、后及50例未献血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包括CD3+、CD3+CD4+、CD3+CD8+、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 CD4+/CD3+CD8+比值.结果 双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后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4+/CD3+CD8+比值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四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份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T、B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PLT)水平,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以6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及PLT水平,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细胞和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腺癌组术后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L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胰腺癌组术后与对照组之间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PLT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神经浸润、分化程度无关(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PLT水平与胰腺癌不同组织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术前处于被抑制状态,术后可基本恢复正常。胰腺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免疫异常与PLT水平、胰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及31例确诊但未治疗的MDS患者(低危、中危和高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 CD19+B淋巴细胞和CD3(CDI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总数均明显减低.另外,在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的辅助性T细胞(Th)表达降低,CD3+ CD8+的抑制性T细胞(Ts)表达增高,Th/Ts比值倒置,比例失衡;且随着MDS疾病的进展,Ts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加,但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K细胞的表达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 3组间T淋巴细胞和Th/T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DS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用来评估M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复发性阿佛他溃疡(RAU)和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05例RAU患者、70例OLP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B细胞),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U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B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P0.001、P0.05);而OL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5);RAU组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高于OLP组(P0.01、P0.001)),而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均显著低于OLP组(P0.01、P0.001、P0.05)。结论 RAU和OLP患者多出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异常,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但二者的免疫状态存在差异,因此针对性的免疫干预将成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建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比参考范围。方法 67例健康对照组、169例肾移植患者于肾移植手术后1周清晨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同时按年龄段划分为3组进行统计:≤30岁(青年组)、31~49岁(中年组)、≥50岁(老年组)。结果 (1)建立了肾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的参考范围:CD3+56.80%~64.54%;CD4+30.82%~36.43%;CD8+23.45%~27.32%;CD3+CD4+/CD3+CD8+1.35~1.68;NK 6.04%~8.35%。(2)肾移植术后不同性别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移植术后不同年龄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肾移植术后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3+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肾移植术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参考范围,同时发现肾移植术后随年龄增长CD8+细胞百分比降低,而CD3+CD4+/CD3+CD8+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改变,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280例,同时随机收集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及NK细胞群的变化,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紫癜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19~+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高(P0.05),CD16+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余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水平明显增高(P0.05),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细胞免疫和NK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功能下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中、晚期合并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孕妇怀孕10周、14周和27周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孕期比较,怀孕中期合并HBV感染者其CD4+和CD8+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t=29.451,t=16.183,均P<0.05).孕晚期合并HBV感染者除上述指标外,CD4+/CD8+比例和NK细胞表达水平也下降(t=18.962,t=16.372,t=7.662,t=7.662,t=26.696,均P<0.05).而孕早期合并HBV感染者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早产2例(2/40),无死胎.结论妇女孕期合并HBV感染者,孕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怀孕中期和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22例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NK细胞百分数,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与健康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8+比值与健康组相比基本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提示甲型H1N1流感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