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者男,56岁。自幼溢泪,双眼下睑内侧各一肿块,但无不适。多年肿块反复发炎,抗炎治疗有效。家族中无类病史。查双眼视力0.9,双下睑内皮肤红肿,近睑结膜现蓝色肿物(约11×9mm),质软,囊样感,泪小点闭锁,眼结膜充血(+),眼球正常。肿块穿刺物有脓细胞;局麻下行双下睑囊肿摘除术。术  相似文献   

2.
我科近几年来应用单纯直流电阴极,单纯直流电阳极,超短波和旋磁等治疗麦粒肿,现将这四种方法的疗效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用四种方法治疗麦粒肿共176例,以外麦粒肿为主,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痛,药物治疗仅用抗菌素眼药滴眼。第一组:直流电阴极疗  相似文献   

3.
麦粒肿是指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脓的一种眼科常见病,中医称之为"针眼"、"眼丹"。中医治疗麦粒肿方法众多,疗效独特,如中药、耳尖放血、针刺等。笔者采用穴位推拿治疗麦粒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眼科门诊  相似文献   

4.
患者皮××,女,1岁3个月,湖北蒲圻人。1964年2月13日患儿左眼险肿胀伴溢泪,不红疼。2月25日来我院门诊检查,发现左上睑下垂,睑裂约2毫米,上方球结膜略充血,眼球向前突出,但运动无障碍,未扪到肿块。怀疑患眶部肿瘤。3月4日复诊,眶上缘已扪到肿块,以后肿块增长迅速,眼球继续向前下方突出,并发生兔眼性角膜炎。于3月10日入院(住院号84665)。既往身体健康,足月顺产,母奶喂养。  相似文献   

5.
麦粒肿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跟睑腺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多见,好发于青少年。笔者从1994年至1996年采用利福平治疗33例36眼麦粒肿,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33例36眼,男性21例24眼,女性12例12眼;农村病例27例30眼,机关  相似文献   

6.
睑腺炎又名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一种常见的外眼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天气炎热时为多。本病分内、外两种,前者是发生在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内麦粒肿(内睑腺炎);后者是发生在睫毛毛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外睑腺炎)。两者症状相似,初起时睑缘有红、肿、疼痛,触之有硬结及压痛,可引起球结膜水肿,颇似蜂窝织炎。以往采用抗菌药物、热敷等治疗方法,约需4~5天,收效较慢。我科最近采  相似文献   

7.
麦粒肿为常见眼病,既往采用一般抗菌素内服及点眼治疗,效果不理想。1979年本人试用黄连素眼睑下注射治疗麦粒肿20余例,疗效显著,特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选用5~5 1/2注射针头,吸入黄连素注射液1~2毫升(1毫升含1毫克。用量多少,依病情轻重而定)注入麦粒肿病灶周围的眼睑下,一日1次,如次日因药液吸收缓慢,眼睑肿胀明显者,可隔日注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熊××,男,8岁,住院号48349。自幼双眼小,右眼不能睁开,三岁时右眼下睑部发现肿块,逐渐增大,无红肿,时有发胀。患者全身发育良好,无畸形,智力差。眼部检查:视力:右黑蒙、左0.05。右眼下睑外翻,眶内可触及一囊性肿物,直径约30×25毫米大小,大部分在眼下睑背后,能移动,临床无眼球。左眼小睑裂、小角膜,虹膜无缺损,瞳孔阿托品不能散大,眼底未见脉络膜缺损。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8岁。因右眼下睑肿物逐渐增大2a于1999年11月23日入院,入院体检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眼下睑见一黑色赘生物约2.0cm×1.8cm×1.6cm大小,表面出血、溃烂,无触痛。行局部切除整形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眼肿物切除手术加带血管组织蒂额部皮瓣移植术。在右眼下睑肿物边缘约3~5mm处切除肿物,肿物创面达眼轮匝肌表面,切除肿物约23cm×2.0cm×1.8cm大小,切除厚组织缺损约3.0cm×2.0cm大小。局部麻醉,切取额部皮瓣约3.0cm×2.0cm,皮瓣血管蒂为颞浅动、静脉的额部分支,血管蒂长约8.5cm,蒂宽为1.5cm,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10.
蕲××、女、60岁。右下睑内侧长包块9年余,不红,不痛,5年前曾在奉节县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患眼流泪,一年后又复发,近1月长大明显,于1986年6月来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11.
麦粒肿俗称"挑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外麦粒肿与内麦粒肿之分。外麦粒肿是睫毛的毛囊部皮脂腺遭受到葡萄球菌感染,也叫睑缘疖。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靠近睑缘部位可触到  相似文献   

12.
李××,女,12岁,住院号55410。左下睑长肿物1年多,家住那大镇,无生食习惯史可问及。于1989年8月17日要求手术入院。既往史,未发现皮下结节或肿块。体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无畸形。眼科情况:双眼视力1.5,眼压正常,右眼无异常。左眼下睑内侧部隆起,可触及一个约花生米大小与皮肤无粘连的半球形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稍活,肿物基底约1×1cm大小,相应的睑结膜无改变颜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眼病防治所用杆菌肽软膏(每克含杆菌肽500单位)治疗睑缘炎、麦粒肿、红眼症、角膜炎等164例、238眼外眼细菌性、化脓性疾病,疗效满意,平均治愈天数为5.6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20天)。其中疗效最好的为睑缘炎(平均治疗天数〈下同〉为6.8天)、麦粒肿(5天)、红眼症(3.9天)、急性与亚急性结膜炎(3.6天)、角膜炎(5.5天),较差的为慢性结膜炎(14.6天)、睑脓肿(8.2  相似文献   

14.
宜 用 不宜用 宜 用 不宜用抗生素抗菌素血细胞凝集血凝后天性盲获得性盲视物显大症大视视物显小症小视视物显多症多视飞蚊症飞蝇幻视畏光羞明中心视力中央视力光室位光投射中心视力丧失黑视周边视力丧失灰视伪盲诈盲深度觉深径觉面对面视野检查法对照法生理盲点外露生理盲点暴露外眼检查 [法 ]眼外部检查法眼压眼内压双行睫重睫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上睑下垂睑下垂眼干燥症干眼病角膜薄翳角膜云翳球镜片球面透镜凸球镜片凸透球医学常用学术名词新旧对照表(三)  相似文献   

15.
麦粒肿见于各种人群,以小儿居多。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最终需要手术解决。婴幼儿麦粒肿因全麻的风险、局麻的不配合,加之家长的顾虑,都为手术治疗增添了较大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予及早干预,用中药超声雾化眼浴联合常规抗菌素应用对46例婴幼儿麦粒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风热客睑型麦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就诊于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门诊的风热客睑型麦粒肿患者共126例(126只眼),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2例(62只眼)予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4次/日 滴患眼,眼睑局部进行热敷),治疗组64例(64只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法(耳尖放血、中药熏蒸)。观察两组患者眼表征象改善情况、肿块消退情况及治疗1d、3d、5d后的治愈率。结果:(1)眼表征象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红肿、疼痛、硬结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c2红肿=8.50,P红肿=0.004;c2疼痛=4.33,P疼痛=0.038;c2硬结=2.82,P硬结=0.093)。(2)肿块消退情况:治疗后肿块最大直径治疗组(1.10±0.86)mm,对照组(1.60±1.33)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13)。治疗前后肿块最大直径差值治疗组(4.58±1.31)mm,对照组(3.93±1.27)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80,P<0.001)。(3)治愈率:治疗1d、3d、5d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20.3%、51.6%及85.9%,均高于对照组(c21d=5.18,P1d=0.023;c23d=7.67,P3d=0.006;c25d=8.82,P5d=0.003)。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风热客睑型麦粒肿眼部征象、提高治愈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3岁,因“左眼上睑长肿块3年”而入院,患者1992年2月发现左上睑有一米粒大小肿块,呈进行性增大,反复在某院三次行霰粒肿刮除术,但术后迅速复发。查体:全身情况正常,专科查:左上睑中1/3皮肤见疤痕。皮下近睑缘处见1×1cm肿块,表面不平,呈菜花状,基底广、相应部位睑结膜面见黄白色结节。活检结果:左上睑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8.
麦粒肿即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于眼睑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者为外麦粒肿,发生于睑板腺者为内麦粒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麦粒肿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如不及时治疗,轻者导致眼睑感染、溃烂,重者可引起眼部瘢痕畸形。因此对于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者,应争取手术治疗[1]。我院眼科门诊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的麦粒肿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麦粒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5%碘酊局部烧灼治疗麦粒肿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粒肿即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它是眼科常见病,已有多种治疗方法。我院近来用5%碘酊局部烧灼疗效较好。方法:采用棉签沾5%碘酊在麦粒肿隆起最明显或压痛最显著处皮肤面烧灼,以患者开始感到有烧灼感为度,时间约3~8秒。再用75%酒精脱去过多的碘。局部烧灼酌情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常规应用抗菌素眼药水及眼膏。除有全身症状者外,一般未全  相似文献   

20.
患,女,44岁,农民,已婚。该患于1997年2月24日入院,患于1年前左眼下睑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一黄豆粒大小肿物,井渐增大,曾在家自服抗菌素治疗,不见好转。近1年来肿物增大迅速,并波及在眼内侧球结膜及部分上睑结膜,期间下睑肿物正中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左下泪点位置向外上移位,左眼泪溢。该患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病、传染病、流行性病史。人院后行全面检查,血常规:WBC4.0×l0^9d/L,中性分叶核占78%,余无阳性指标。1997年2月27日于局麻下行车服呤肿物切除术.术中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