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往含少量促进剂2MT和高活性炭黑П234-0的丁二烯-丙烯腈-异丙基羧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БНЭФ-26-И)胶料中加入少量氯醚橡胶共聚物(СКЭХГ-С)(5~20份)、硫化镁(0.5~2.5份)、高活性炭黑(2.5~12.5份),可制得加工性能及综合性能优异的胶料及其硫化胶。用该并用胶生产橡胶制品,可扩大其应用领域及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黏剂,特别涉及一种耐水、耐潮湿的橡胶改性的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各组分所占重量份数如下,二官能度丙烯酸改性的聚氨酯树脂5~60份,橡胶1~20份,活性单体稀释剂20~60份,多官能丙烯酸酯交联剂0~7份,光引发剂0.5~5份,附着力促进剂0~10份。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UV固化胶黏剂通过加入橡胶进行  相似文献   

3.
《世界橡胶工业》2011,(9):58-58
用于粘接硫化胶的氯丁橡胶胶粘剂 Russ. RU 2375401 专利介绍了一种用于橡胶工业的氯丁橡胶胶粘剂,它可用于粘接硫化胶。这种胶粘剂包括90份Nairite DP(氯丁橡胶)、90份101K(丁基苯酚甲醛树脂)、3份水、5份氧化锌、11份氧化镁和800份有机溶剂(系由乙酸乙酯、Nefrass及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该胶粘剂还包含5~20份N-亚硝基二苯胺(用作改性剂)。用这种胶粘剂粘接硫化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4.
《世界橡胶工业》2004,31(11):53-54
本专利介绍的这种胶料包括100份并用胶和30份~200份金属氢氧化物,其中,并用胶由10份~93份烯烃基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1份~20份经不饱和羧酸(衍生物)改性的聚苯乙烯、5份~40份以苯乙烯为基础的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和1份~30份以丙烯为基础的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TAIC硫化体系对氯化聚乙烯(CM)/乙烯醋酸乙烯酯(EVM)共混胶力学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及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用量在2.8~3.2份之间、TAIC用量在1~1.4份之间时共混胶力学性能较好;DCP用量范围不变、TAIC用量在2~2.4份之间时,共混胶热空气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当DCP和TAIC用量均在2~2.4份之间时,共混胶耐油性能最好。在拉伸强度基本不变时,共混胶耐热空气老化及介质性能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世界橡胶工业》2010,(12):53-54
耐热胶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胶管是由内胶层,补强层和外胶层组成的。外胶层包括二层用过氧化物硫化的橡胶层。二个橡胶层中最外层橡胶的正硫化时间是内胶层正硫化时间的40%~80%。混炼胶A由Vamac DP 100份,快压出炉黑50份,硬脂酸1份,醚油3份,十八基胺1份,  相似文献   

7.
将低相对分子质量反式-1,4-聚异戊二烯蜡(LMTPIW)代替芳烃油用于天然橡胶(NR)和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并用胶中.研究其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MTPIW代替芳烃油用于NR/TPI并用胶中,操作方便,可改善混炼胶的加工性能,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延长;提高了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屈挠性能;改善了炭黑的分散性;热空气老化性能略有下降。LMTPIW用量在10~15份时,与加入5份芳烃油后的增塑效果相当.屈挠性能可提高2~4倍,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专利     
未泯 《粘接》2000,21(5)
粘接芯纸的胶粘剂 JP 2 0 0 0 2 6 82 3(2 0 0 0 -0 1 -2 5 )其组成为VAE乳液 1 0 0份 ,无机填料 80~ 1 70份 ,聚乙烯醇、淀粉或 /和糊精 35~ 70份 ,H3BO31~ 5份。可用于芯板粘接。例如 :用VAE乳液 (OM 40 0 0 ) 1 0 0份 ,粘土1 2 5份 ,聚乙烯醇 5 0份 ,H3BO32 5份制成的胶 ,具有很强的环挤压强度和粘附力。双组分快固环氧胶 JP 2 0 0 0 2 6 82 8(2 0 0 0 -0 1 -2 5 )该胶甲组分含有聚丙二醇聚 -2 -羟基硫醇 (Capcure380 0LC) 85份 ,3(二甲胺甲基 )苯酚 1 0份 ,CaCO345份 ,硅烷偶联剂 1份 ;乙组分为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配比下CM/EVM共混胶形态结构、相容性及共混硫化胶的硫化体系。结果表明:CM/EVM共混胶的相态结构与共混比有关,在共混比为50/50时发生相转变。CM/EVM共混物均具有一个Tg,且介于上述两种纯胶配方的Tg之间,玻璃化转变的区域范围及程度因配方中两组分的比例不同而不同,这说明CM/EVM共混体系为均相体系,两胶共混后具备较好的相容性,共混胶之间相互扩散并能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随DCP含量和TAIC含量的增加(MH-ML)逐渐变大。这表明随这两者的增加共混胶的硫化程度提高。DCP用量在2.5~3.5份且TAIC用量为1.0~1.5份时,拉伸强度最高。DCP用量在1.5~2.2份且TAIC用量为0.5~0.9份时,断裂伸长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高耐磨炭黑和苯甲酸对CR/NR并用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耐磨炭黑用置的增大,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略有提高;在高耐磨炭黑填充CR/NR并用胶中加入苯甲酸,可明显提高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但同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降低,苯甲酸的用量以1.5~3份为宜。  相似文献   

11.
电子工业用单组分有机硅透明涂覆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配合适的交联剂体系,在缩短涂膜固化时间的同时,解决了体系储存稳定性下降的问题;选择使用阻燃剂,有效提高了其阻燃性并赋予涂膜自熄性,且保证涂膜原有的透明性;研发出透明有机硅涂覆液。涂覆液固化时间短(约20min表干),涂膜具有良好的粘附力,阻燃性能达到UL-94V-O级,透光率≥90%,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电路板涂覆生产线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乙炔、一氧化碳和甲醇为原料,卤化镍为主催化剂,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考察其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初始压力、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以甲醇为溶剂,在185℃左右和5.2~5.5MPa的条件下,n(甲醇):n(乙炔):n(CO)=5.5~6.2:1:1,催化剂用量0.85wt%~0.9wt%,反应4~5h,丙烯酸甲醣的收率(相对乙炔)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李利容 《广东化工》2012,39(8):51-52,115
介绍了某企业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根据印刷线路板生产各工序中排出废水的性质分类收集后进行不同的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综合处理。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路线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功能性单体——丙烯酸β-羟乙酯(HE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合成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与丁醇醚化的氨基树脂(582-2)、颜填料及助剂配合,制成了适用于铝箔的卷铝涂料。该涂料显示出优异的附着力、耐MEK擦拭和良好的T弯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得纳米S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加入膨胀型防火助剂制得水性防火涂料。利用DSC等手段对涂层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涂层防火性能与纳米填料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SiO_2与涂层基料树脂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并影响到涂层在受热时的热行为,3%(质量分数)的SP1型可将钢板背温由150℃降到125℃,5%(质量分数)的SS1型SiO_2可将钢板背温由150℃降到110℃。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水性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ER)/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涂料,用二苯基碘鎓盐为光引发剂研究了涂料的光-热混杂固化反应、动态力学和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涂料有良好的光固化性能,光-热混杂固化可进一步提高材料刚性;加入纳米SiO2可提高材料的Tg,硬度达到4H,但在高温下对材料有催化降解作用。用Friedman法研究了材料的热降解活化能Ea,证明当Nano-SiO2含量为4%热降解Ea为45.64kJ/mol,比光固化体系约提高13.60kJ/mol。在非等温条件下材料降解率不高于15%时Ea随α逐渐升高,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亲水涂层的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并考察了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涂层亲水性表明,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最佳用量为10%~20%、丙烯酰胺(AM)的最佳用量约为30%、合成树脂溶液的最佳pH为6;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聚合动力学,进而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工艺影响规律和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杨惠康  张力  石光 《广东化工》2009,36(9):104-105,112
用核磁共振、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第三代的超支化聚酰胺-胺进行了表征。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以及聚乙二醇.600合成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对超支化聚酰胺.胺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具有紫外光活性的涂料。用UV灯固化涂料,并用DSC,TGA等技术测试了涂料固化后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超支化聚脲涂料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直接在空气中固化且表矗不发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为7℃,热分解温度为302℃。  相似文献   

19.
新型三元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曦  李飞  张凤华  田晓文 《当代化工》2014,(10):1947-194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甲酯(MAC)、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反应单体,合成无磷聚合物(MA/MAC/SMAS)。探讨了阻垢剂投加量、阻垢实验温度对聚合物阻垢率的影响,在静态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马来酸酐)∶n(丙烯酸甲酯)∶n(甲基丙烯磺酸钠)=1.5∶0.5∶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0%(wt),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是影响聚合物阻垢率的主要因素,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阻垢率高达90.1%,  相似文献   

20.
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紫外光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环戊二烯与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DCPMA),并用~1HNMR、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n(甲基丙烯酸):n(双环戊二烯)=1.2:1、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的加入量为0.6%、阻聚剂对苯二酚加入量为0.4%时,产品收率达52.5%。将DCPMA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中,与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4种单官能度的单体相比,涂料的固化收缩率低、固化膜的耐磨性好、附着力强、热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