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比观察21例神经外科病人50~60% N_2O-O_2-安(异)氟醚麻醉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变化。结果表明麻醉前自主呼吸时或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后 PaCO2 和 P_(ET)CO_2 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麻醉期间间歇正压通气时,潮气量对Pa_(-ET)CO_2 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自主呼吸时 P_(ET)CO_2 能较正确地反映 PaCO_2;全麻控制呼吸期间以 P_(ET)CO_2 估测 PaCO_2 的准确性下降;采用 P_(ET)CO_2 和潮气量多元估测 PaCO_2 可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前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监测在长途转运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本中心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27例使用P_(ET)CO_2和SpO_2监测的长途转运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监测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SpO_2监测的缺陷,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弥补传统单纯脉氧监测的不足,更好的保障长途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PETCO2监测技术将在院前急救中展示其重要意义并发挥必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引导下的气管插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CO_2图形监测引导气管插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为气管内插管困难的病人,男9例,女6例,年龄14~65岁,ASA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颈椎骨折内固定术3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内固定2例,巨大甲状腺切除术2例,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矫形术3例,颈短、喉头高行胸或腹部手术5例。  相似文献   

4.
SPO_2和P_(ET)CO_2监测应用于临床对危重病人的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23例人工机械通气(AMV)患者同时给于SPO_2和P_(ET)CO_2监测,并与同时间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某院接收待查的支气管异物患儿共76例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将支气管中异物取出,观察其气管插管置入、钳取异物以及气管插管拔出时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HR)等指标情况,同时记录下异物种类、异物位置,成功取出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儿在气管插管置入、钳取异物以及气管插管拔出时的P_(ET)CO_2、SpO_2及HR差异不显著(P0.05);76例患儿的成功取出率为97.34%;7例患儿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但程度轻微,主要是低氧血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恢复,无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支气管异物的成功率较高,且能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较少,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高新技术的发展,高质量麻醉的需要,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监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我院自1994~1997年10月将其联合应用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5例,从而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ASAI~Ⅲ级,男40例,女65例,体重33~107kg,年龄22~79岁,平均55岁。病种分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66例(其中充满型结石15例),慢性萎缩性胆  相似文献   

7.
麻醉时气管内插管、拔管时心血管系统都会有应激反应,有时甚至还可能发生严重的意外。现将我们在术毕拔管时使用佩尔地平防治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胸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0例(男22例,女性18例;年龄21~66y)。ASA:1~2级。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以安定10mg、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依托咪酯0.3mg/kg、琥珀胆碱2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前吸纯氧5min,然后快速行气管内插管,用Ohmeela超Ⅱ型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2/min。以维库溴铵、安氟醚作麻醉维持,间断追加芬太尼。全过程使用GENR-RA-710MX型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_2)、通气未CO_2分压(P_(ET)CO_2)及安氟醚浓度。术中上述各项保持平稳。术终拔管指征:吞咽反射恢复,呼之能应,能睁眼。吸空气时的S_pO_2>94%。P_(ET)CO_2<6kPa(45mmHg),且持续5min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运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置入喉罩进行手术的25例为实验组,通过导入插管进行手术的25例为对照组,监测四个关键点P_(ET)CO_2、SpO_2、MAP与HR变化与麻醉药品用量、并发症状况。结果手术前后P_(ET)CO_2与SpO_2均无显著变化;实验组MAP与HR较对照组降低明显,麻醉药品用量更低,并发症状更少。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运用喉罩治疗具有安全系数高,机体刺激小与并发症少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应用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SAⅠ~Ⅱ级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气管内插管全麻联合应用并于手术结束经硬膜外腔注入吗啡镇痛。两组均连续监测MAP、HR、RR、SpO_2、P_(ET)CO_2,并记录静脉麻醉用药量以及停静脉麻药至拔管的时间,结果 B组患者插管后MAP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A组患者拔管后S_PO_2显著低于术前(P<0.05),P_(ET)CO_2显著高于术前(P<0.01);B组患者拔管后P_(ET)CO_2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患者静脉麻醉药用量及停静脉药至拔管时间显著小于A组(P<0.01)。B组术后镇痛时间为18.20±12.32hs。结论 硬膜外阻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并可早期拔除气管导管,维持良好的术后镇痛,改善呼吸功能,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抑制亦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于颖颖  刘存明 《江苏医药》2013,39(11):1309-1311
目的 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 CO2)监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40例,年龄1-10岁,体重10-45 kg.分别在麻醉后10 min(T1)、主动脉阻断前(T2)、停降温(T3)、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4)和超滤后(T5)5个时间点同时记录PaCO2(血气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及PTC CO2监测值,分析PaCO2与PTCCO2和PaCO2与PETTCO2的相关性.结果 PaCO2与PTCCO2和PaCO2与PETCO2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aCO2与PTCCO2的差异(-x± 2SD)为(-5.5±3.4) mmHg,PaCO2与PET CO2的差异为(4.5±17.2) mmHg(P<0.05).结论 PTCCO2与PaCO2监测值相关性良好,可作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一项可靠的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