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四支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0年2月~1989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共39例。其中良性骨肿瘤20例,恶性19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22例,髂骨移植6例;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4例,髂骨移植7例。术后随访时间2~9年。结果成功37例,恶性骨肿瘤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1例,肺转移死亡1例,成功率为94.8%。骨愈合时间较传统的骨移植缩短,平均为2.8个月。恶性肿瘤术后两年以上无瘤存活率达89.4%。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创伤、感染、肿瘤切除及先天性疾病所致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矫形外科、颅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本世纪中叶以后显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6医院外二科,050800河北省正定县重庆市大坪医院骨科,400042四...  相似文献   

3.
肱骨近端骨肿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0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得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3例,取得良好效果。彻底切除病灶是显微重建的前提,肿瘤切除后遗留长段肱骨近端缺损,宜选择腓血管蒡腓骨上段半关节移植修复。在成人中需切取10cm以内腓骨上段关节移植,而在儿童用带腓骨骺移植时则选择膝下外血管蒡腓内上段骨瓣最佳。  相似文献   

4.
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0年2月~1989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共39例。其中良性骨肿瘤20例,恶性19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22例,髂骨移植6例;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4例,髂骨移植7例。术后随访时间2~9年。结果成功37例,恶性骨肿瘤术后局部复发行截肢1例,肺转移死亡1例,成功率为94.8%。骨愈合时间较传统的骨移植缩短,平均为2.8个月。恶性骨肿瘤术后两年以上无瘤存活率达89.4%。  相似文献   

5.
骨肿瘤病段切除并骨缺损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修复切除骨肿瘤后的骨缺损肢体,恢复其功能。方法 采用特制人工金属假体,带血管蒂游离骨、异体关节、自体骨、骨水泥等修复骨缺损。结果 26例中应用带血管蒂游离骨或自体骨植骨术愈合最佳并且无复发;异体骨移植有一定的排异反应;骨水泥堵塞只适用于特殊部位骨缺损的修复;人工假体修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某些良性骨肿瘤及低度恶性的骨肿瘤作病段切除后,选择适当的替代物修复缺损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7.
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附10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9年以来,采用13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骨和骨膜瓣移植、移位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09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文中着重介绍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各种骨、骨膜瓣的应用范围及其修复方式。认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应根据肿瘤性质、部位、侵犯范围、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过去治疗史、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以及医院条件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2年5月,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辅以交锁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42个月,无瘤存活20例,死亡2例。其中1例行半膝关节移植者出现排异反应.伤口不愈合,经皮瓣修复仍不愈合而截肢;其余21例患者摄X线片和/或^66Tc SPECT检查提示均有不等量骨痂生成和/或核素浓集,提示有骨愈合。患肢术后功能恢复以Markin骨移植结果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1.8%。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理想有效的修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4年1月~1999年6月,应用经酒精处理后的胎儿骨移植修复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其中骨囊肿63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42例,骨巨细胞瘤26例,内生软骨瘤17例。骨缺损最大3.5cm×10.0cm,最小0.5cm×1.0cm。结果 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均于3~12个月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随访1~6年,平均14个月,肿瘤无复发,无局部及全身反应。结论 胎儿骨作为良性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无明显组织反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报道57例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髓内针加植骨融合,瘤段灭活再植,人工膝关节移植以及骨水泥填塞修复大段骨缺损。平均随访4.3年,除4例截肢外,均成功。讨论了重建方法的选择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骨外露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报道游离皮瓣,带蒂岛状皮瓣移植复四肢复杂性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施行皮瓣移植修复骨外露组织缺损26例,其中游离皮瓣2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和的岛状皮瓣6例。骨外露软组织缺损部位:足部4例,跟部5例,踝部4例,小腿胫,腓骨5例,手腕部8例。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仅有其中2例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修复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7例股骨上段肿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采用携带监测皮岛的腓骨进行移植。根据骨缺损长度,设计带监测皮岛(3cm×5cm)的腓骨,切除腓骨长度比骨缺损长度多4cm,上下各2cm插入股骨髓腔后用滑动鹅头钢板(DHS)桥接固定腓骨。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腓骨和受区骨均呈骨性愈合。结论采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复合DHS固定是治疗股骨上段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皮肤与骨骼复合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修复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39例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修复: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而后髂骨植骨4例,移植髂骨皮瓣7例,移植腓骨皮瓣6例,组合移植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20例,组合移植双侧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2例。结果 移植组织完全成活30例,9例移植的(肌)皮瓣远端皮肤发生局部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移植骨术后12~18周与宿主骨牢固连接。平均随访3年6个月,修复肢体均恢复有用功能。14例12岁以下儿童,修复后下肢生长正常,未发生肢体不等长现象。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准确操作,酌情选择不同皮瓣与骨复合组织移植的显微外科修复是治疗骨与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nine patients (two females, seven males) who had bone tumor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en bloc resection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etween 1991–2000.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19.3 years (14–42 years).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was osteosarcoma in four cases, Ewings sarcoma in two, giant cell tumor in one, osteofibrous dysplasia in one and osteoblastoma in one. A uniplanar external fixator was applied to one case and circular external fixator to the other eight cases.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59.1 months (27–129 months). The external fixator was removed at an average of 18.1 months (range, 4–19 months). The average bone defect after resection was 14 cm (8–24 cm) and the average external fixation index, distraction index, and maturation index were 31.5 (18.7–40.0), 11.2 (10.9–11.2) and 17.8 (7.5–32.7), respectively. The function of the affected leg was excellent in four patients, good in three, fair in one and poor in one according to the Enneking scoring system. We did not observe any early consolidation or osseous binding in the defect area in any patient. Frequent complications were pin tract infection and non-union at the docking site.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lizarov method allows effective restoration of bone de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tumors despite various disadvantage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pril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order of the figur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强化的组织工程骨联合显微外科方法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BMP-2基因转染后复合异种骨支架体外构建基因强化的组织工程骨(GEB)。建立兔双侧桡骨缺损(2.5cm长)模型,采用5种方法修复。A:GEB加带血管蒂骨膜移植;B:GEB加血管束植入;C:GEB加游离骨膜移植;D:GEB;E:单纯支架。术后4、8、12周行X线、组织学、生物力学测定和微血管墨汁灌注等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结果A组血运建立最快,B组血管束早期即发出分支向移植骨内长入,C组4周时游离骨膜成活并发出微小血管,D组在BMP-2基因诱导下成骨速度和质量优于E组,12周时骨缺损部分修复,但中央区成骨不良,而E组12周时形成骨不连,缺损区内被纤维组织填充。在细胞成活率、生物力学性能、VEGF表达水平等方面,均表现为A〉B〉C〉D〉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基因强化的组织工程骨联合显微外科方法修复长段骨缺损,既提供了血运,又提供了有效的成骨诱导因子,是治疗长段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其中,带血管蒂骨膜联合移植修复效果最佳;血管束植入法血供重建较快,方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段复合骨修复四肢骨缺损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大段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带3 cm×5 cm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干或腓骨近段与大段异体骨开槽捆绑或嵌套式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19例,骨缺损长度12~25 cm,平均16.6 cm;移植的自体腓骨15~28 cm,平均18.3 cm。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像学观察、评价大段复合骨移植骨愈合情况。结果监测皮岛能准确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其中,监测皮岛显示静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取出吻合口血栓后皮岛及移植腓骨血管危象解除;其余监测皮岛正常。经6~54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全部监测皮岛存活并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15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异体骨与自体骨影像学骨性愈合。术后超过1年并已拆除内固定的共有11例,术中证实异体骨与自体骨间已骨性愈合。结论在大段复合骨移植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有助于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和早期预测大段复合骨的转归。  相似文献   

17.
手部创伤性骨关节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手部骨关节缺损常采用植骨内固定、关节融合、关节成形及关节置换等方法.为总结经验,对1989年以来101例手部创伤性骨与关节缺损进行分析。单纯掌、指骨缺损39例,行直接短缩对位,克氏针内固定6例,1例发主骨不连;对33例缺损较大者用自体骨块植入克氏针交叉内固定,部分病例同时植人RBX或异体骨粒,10例发生延迟愈合,余全部正常愈合。骨与关节部分或完全缺损62例,采用关节成形术46例,其中以肋软骨移植效果最好,骨膜移植次之,筋膜衬垫或硅胶膜植入法较差;行关节融合术11例.均达顺利融合;采用自体关节置换5例,均成活,术后关节活动度均>70°。我们认为:自体骨块植入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必要时植入RBX骨粒.是治疗手部创伤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关节缺损应按关节的重要性,分别采用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或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技术. 方法 2001年7月~2004年6月我院采用经眉弓2.0 cm×3.0 cm游离小骨窗锁孔入路,开放鞍区脑池,显露深部结构,切除鞍区肿瘤33例. 结果 26例垂体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4例颅咽管瘤全切除3例,1例次全切除;2例脑膜瘤全切除;1例视交叉胶质瘤大部分切除.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发生癫痫大发作,无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33例随访4~36个月,平均27个月,全切24例肿瘤无复发,7例垂体瘤、1例颅咽管瘤、1例视交叉胶质瘤术后放疗肿瘤未见增大. 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