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环节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传递者,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运用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等对黑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生存发展及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建议成立第三方调查机构,专家组加入民间代表以及保护传承人生存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乌镇蓝印花布作坊"宏源泰"的实地调研考察,而将农耕遗产文化旅游的"原真性"作为了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宏源泰"主要是通过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体验以吸引游客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催化作用,使得宏源泰的农耕文化特质被不同程度的稀释与淡化,文化的真实性"被创新"。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需要更好地保留那些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通过有序的遗产旅游开发与合理的文化创意等手段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市场化融入,借以传承和保护这种地方性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3.
穆蓉 《河南科技》2012,(24):169
目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种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产业,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并且传统工艺美术也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它蕴含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生命力与现代创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肇始于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使闽南地区各种民间技艺及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传播.漳浦剪纸作为闽南剪纸特殊的代表性艺术,在其艺术表现上,即继承了中原祖地带来的文化基因,又融合了本土的物质文化风貌,自成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而经历数代艺人传承、日趋完善.在当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中,深入探讨其艺术人文价值,完整保护,活态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5.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来自"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的东昌雕刻葫芦,种类和工艺非常丰富,可以基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工艺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东昌雕刻葫芦几百年来不断发展兴盛,极富美学魅力,器形饱满极具造型之美,装饰和雕刻工艺极为丰富,雕刻过程非常规范,颇具工艺之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承载力。其内涵来源于世俗生活,作品服务于世俗生活,颇受大众喜爱。从作品艺术等级、器形、雕刻手法三个方面概括了东昌雕刻葫芦的种类,并从造型、工艺、内涵及寓意上阐述了其美学特征,旨在为民间工艺美术保护提供学术和经验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精准定位村落价值、精细保护村落文脉、精确提升村落旅游发展水平,实现传统村落乡村振兴,构建"三轮驱动"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明确发展短板,探索传统村落的差异化保护与提升路径,为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供新视角.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理论、普适性原则指导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偏向性,"三...  相似文献   

7.
<正>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制定的。反垄断法的颁布无疑是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立法目的的。但是,作为消费者,不能只为接受市场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今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中,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在协调各国知识产权法律上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在论及TRIPS协定1994年签订以来(知识产权学界称之为"后TRIPS时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的变革与发展趋势时,国内很多学者认为,由于TRIPS协定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的制度安排,"更多地顾及和参照了发达国家的要求和做法"(吴汉东,2005),因而发展中成员对TRIPS协定所确立的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日益感到  相似文献   

9.
丰雷激 《河南科技》2023,(10):124-127
【目的】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方法】对辽宁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下的创新型探索进行分析。【结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当今时代下具有发展和保护并行的趋势,但在保护上仍然存在理论逻辑冲突等法律保护问题与局限性。【结论】针对保护的困境问题,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性,对存在问题的内在逻辑与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明确权利主体、细化法律衔接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0.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制定的.反垄断法的颁布无疑是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立法目的的.但是.作为消费者,不能只为接受市场公平竞争所带来的利益而存在,相反,应该成为市场竞争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22,(2):49-54
“漆画”作为一个概念关键词,持续出现在中国传统髹漆造物、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语境中。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应用范围以及功能变化,还在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学术界对其的定义仍未形成绝对的共识。因此,对于漆画概念变化的把握,有必要将其置入历史沿革的语境中进行梳理:即清中期以前,探寻“漆画”在中国传统漆器髹饰中发展的历史轨迹;晚清民国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究“漆画”概念的正式提出、演变的历史背景以及兼容性的发展;六十至七十年代,“磨漆画”概念的提出及使用;八十年代后,探索“现代漆画”概念的应用。从中分析各个时期“漆画”概念的不同联系与侧重点,作为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4日,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京启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出席主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主论坛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主持。申长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年的论坛主题契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21,(4):61-67
金苍绣是闽南传统刺绣的代表,是泉州独有的技艺。金苍绣刺绣品是闽南文化的物质化体现。文章以泉州金苍绣为例,从历史探源、表征特点和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剖析其成因,进而对当代金苍绣艺术的创新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为闽南传统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闽南民间音乐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在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棱面.闽南民间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探析闽南音乐文化中的民间音乐特色对保护传承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作品所具备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理念和生活品位。只有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的趣味工艺品才能真正实现工艺美术的时代感。本篇文章从工艺美术的与时俱进和工艺美术同现代生活的联系出发,论述在设计工艺作品时要考虑作品的时代感、人们的审美情趣、消费观和价值观,将工艺美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汴绣被确定为国家第2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项目.汴绣古称"宋绣",起源于北宋.它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精致、高雅、秀丽著称.特别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品方面,汴绣堪称一绝.如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汴绣的辉煌一去不返.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不能仅仅作为商品,停留在其外观的生产、复制上,而更要保护和传承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本文,笔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汴绣的可持续发展做一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汴绣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来,平顶山市知识产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知识产权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以全面深化改革、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主题,以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为着力点,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显著提高,为推进平顶山市科技进步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8-63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方方言进行创作,并以儿童为传播主体进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州民间童谣的起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闽南语童谣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脆弱性分析框架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4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法评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程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的差异.研究表明:(1)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  相似文献   

20.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在知识产权"保驾护航"下,确保了其优势市场地位和持续收益,继而向周边和全世界传播他们的文化"软实力"。相对来说,我国的文创产业方兴未艾,河南的文创产业还在蹒跚学步,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陷入缺乏特色、相互抄袭模仿、同质化严重的"怪圈"。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优秀的文化创意、现代科技融合,培养文创人才队伍,设计生产出富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通过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和运营,才能提升和优化河南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和结构,拉动消费升级,对建设文化大省和知识产权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