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道的迅速发展,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对于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水平。保证电气化铁道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地理模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管理。提出了一种适合牵引供电系统的基于Arc/Info的牵引供电GIS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平台的试验应用,表明该方案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满足工作节点多且分散的要求。能够满足牵引供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种通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平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获取和处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各种信息,并实现监控信息的实时显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成功应用的关键.阐述了如何获取传感器节点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C/S模式双层软件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平台,并采用多线程和模块化技术实现了该平台.在自主研发的节点上应用表明:监控平台能快速显示监控区域的实时信息、节点状态及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和跟踪,平台操作简便,稳定性高,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在既有牵引供电系统事故恢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开关作为节点.开关间线路作为支路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描述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拓扑结构,并给出了基于这种关联矩阵的故障区域判断与隔离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接触网故障进行准确定位.迅速隔离故障区段,减少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电气拓扑结构,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PSCAD/EMTDC)在不同工况下建立了仿真模型.其中,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包括主变电站、牵引变电站、接触网和轨道;车辆模型包括牵引电机、主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制动电阻、滤波单元和辅助系统.模型将车辆和牵引供电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初步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在不同工况下车辆和牵引供电系统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和牵引供电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普遍存在的容性无功功率过剩威胁供电系统性能安全稳定的问题,提出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中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方案,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供电系统,并分段计算出此工程4处供电分区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提出无功补偿方案.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列车再生制动回馈方案,通过研究再生能量吸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设计了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能量吸收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和总结了中压能馈型与电容储能型两种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共同作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亚同步和超同步工作模式下实现能量转换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工作原理,设计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主回路包含三相绕线式异步电机、代替风力机的直流调速电机、直流伺服驱动器、双PWM励磁变换模块和各类低压电器,控制电路包含TMS320F28335型DSP、EP1C12Q240I8型FPGA芯片、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和PLC控制回路,监控电路主要包含PLC上位机监控系统,通过组态软件对风速进行控制和监控,最终实现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实物研制。  相似文献   

7.
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中亚  郭其一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374-1376
本文分析了采用半控双三相12脉冲整流器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及其产生的谐波.它是一种新型的谐波源,所产生的高频谐波对磁悬浮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危害.采用小波包变换对高速磁悬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所产生的高频谐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应用于高速磁悬浮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分析,可将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逐步分离,减少高频谐波成分对电力系统的污染,对实现高速磁悬浮牵引供电系统谐波信号的高分辨率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电液耦合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液电馈能式汽车减振器。这一减振器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液压马达旋转,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实现能量回收。这一减振器结合了电磁式减振器和液压式减振器的优点,既具有电磁馈能的高效性,又具有液压系统布置的灵活性。对新型液电馈能式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减振器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某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简称EMU)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进行研究,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而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可靠性。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criticality analysis,简称FMECA)的方法,提出了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根据FMECA方法对牵引供电系统的16种主要故障展开研究,从故障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得到牵引供电系统危害性矩阵。通过危害性矩阵分析得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模块监控起作用故障、变压器油泵34-F55跳开故障、制冷风扇故障和变压器油流故障等4种危害度较高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列车现场运行反馈结果表明,该措施保证了牵引供电系统的运用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动车组其他子系统的故障分析、维修决策和寿命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南京地铁宁和城际的能馈系统数据测试过程中,发现因为能馈系统启动整定值的原因,能馈系统在列车完成刹车后并不能正常闭锁,导致系统中出现了由35kV母线、直流母线、牵引系统、能馈系统构成的环流回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糖厂煮糖制炼生产线的特殊环境,利用ZigBee和嵌入式ARM-Linux技术,构建了1个实时的蔗糖制炼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平台,有效解决传统的有线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成本较高、监控点扩充性差、移动性较差等问题,为实现煮糖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手段.测试表明,系统运行良好,能够满足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远程控制和性能稳定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嵌入式的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无线数字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有线监控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所以无线远程视频监控正在不断地取代有线监控,在交通、银行、医院、视频会议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安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视频监控的嵌入式与网络化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实现的系统基于Open Wrt和ARM平台,采用MJPG-streamer软件实现图像信息的压缩、解码和传送;移动终端基于安卓平台设计应用程序;可遥控的小车配备二维云台搭载摄像头,ARM开发板控制步进电机操控云台,遥控小车移动,实现立体监视。  相似文献   

13.
根据洁净区间的空气处理系统要求和空调系统结构特点,采用工业自动化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对智能楼宇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介绍了EBI和C-Bus总线的空调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现场控制网络节点硬件构成和DDC软件编程、EBI监控平台的组态设计。经工程项目调试,系统能满足洁净区间空调系统控制要求,现已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系统采用ARM9为硬件平台的主控制模块,构建以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主控系统.利用串口与底层生理参数监护模块的硬件进行数据通信,并实现对底层设备的实时监控.在主控系统上采用EVC工具开发了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多生理参数监护软件,达到监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系统基于PLC,完成整个装车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有自动/半自动/手动三种工作方式。系统以上位机及组态软件作为人机交互平台,完成对设备的监控、管理,实现装车系统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了一个基于CAN总线的主从式测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Borland Delphi 7 开发了一个以MIDAS作为中介透明引擎的多层次公布应用系统,实现了通过Internet对该主从式测控系统进行远程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现有的时间传递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保障系统的灵活性、完备性、安全性和高可用性,设计了一整套光纤时间传递监控系统。在系统结构上采用集中式的结构,在功能上包括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数据存储与管理5个部分,并对各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监控系统对时间传递系统各节点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最后在基于双向时分复用同纤同波的点对点时间传递系统上测试了监控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系统实时监控并对故障做出一定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供能系统是综合应用数据库、信息采集与发布、异步分布解耦合中间件及其集成应用的展示平台.传统方式的平台只能简单地监控硬件系统的运行情况,这种方式缺少很多功能,无法满足智能控制、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大数据分析等需求.为了实现该平台的智能化控制与运行以及专家决策系统、生物质能系统、小型风能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交互使用,本应用平台采用WebAccess和Java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平台的功能更强大、操作更高效灵活、用户交互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煤矿井下恶劣工况环境的监测,针对其监测系统确定控制需求,提出了基于PLC的煤矿井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安川模块化硬件搭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满足控制器与上位机、其他控制器节点及不同接口形式传感器的硬件兼容与扩展,为系统功能实现奠定基础。基于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建立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以太网实现与PLC的通信,不同PLC节点可通过内部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各PLC节点可触发传感器工作并获取反馈数据。建立了非实时系统与实时PLC间的数据同步交互机制,确保控制器与上位机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利用模拟工况环境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心跳监控机制运用于所开发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的通讯服务平台。通过对心跳监控与通讯总控同步模块的设计,使开发出的通讯服务平台监控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为运行中的实时系统提供性能的保证和错误的监测。尽可能保证系统长时间的无故障运作。使整个系统具有不间断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