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缪敬红 《临床医学》2006,26(4):89-90
目的总结2例行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缺损的护理配合。方法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胫骨缺损,同时又有同侧动脉广泛损伤,无法按常规行带腓动脉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征得患者家属同意,行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配合,使手术取得预期效果。结果移植的腓骨成活,骨折端直接愈合,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弃拐行走。结论术前做好生理、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有计划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以利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2.
因胫骨肿瘤术后及外伤后胫骨缺损,在临床多见;本院自1995年8月~2007年4月共收治胫骨肿瘤术后及外伤后胫骨缺损病人78例,全部实施以“带血管蒂同侧腓骨移植胫骨重建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因胫骨肿瘤术后及外伤后胫骨缺损,在临床多见;本院自1995年8月~2007年4月共收治胫骨肿瘤术后及外伤后胫骨缺损病人78例,全部实施以“带血管蒂同侧腓骨移植胫骨重建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例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瘤段切除,采用带血管蒂腓骨多段重叠移植融合膝关节,填补切除术后遗留的胫骨缺损,结果:4例患者骨愈合良好,无切口并发症。术后随访5~6年,肿瘤无复发,结论:瘤段切除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融合膝关节治疗胫骨上段骨巨细胞瘤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4年起应用带蒂比目鱼肌肌瓣转移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髓炎15例,经过1~7年随访,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51岁,平均32岁,病程1~72个月。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伴内侧软组织缺损7例,创伤后单纯胫前内侧软组织缺损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5例。肌瓣种类:整块肌瓣顺行转移2例,外侧半2例顺行转移1例、逆行转移1例),内侧半11例(顺行转移7例、逆行转移4例)。手术方法:以小腿后内侧手术径路顺行转移肌瓣为例。在小腿上段至内踝上方15cm,沿胫骨内后缘与跟踺之间纵形作切口(视所需肌瓣长度…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腓骨叠加移植治疗胫骨缺损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胫腓骨骨折临床上比较多见 ,治疗效果也较理想。但强烈暴力下所致的小腿损毁伤除大面积的软组织挫灭都合并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骨缺损等不利因素。手术成功率低 ,术后感染骨坏死率高。最终导致骨不连 ,下肢功能缺失 ,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行单根健侧腓骨段移植来解决胫骨缺损的问题 ,效果一般。并发症多如 :植骨缺血坏死 ,慢性骨髓炎形成 ,骨不连 ,由于单根腓骨负重力差而导致再次骨折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增加患者的术后康复率 ,我院设计带血管蒂腓骨段与患肢腓骨叠加重建缺损胫骨术 ,自 1995 - 0 4~2 0 0 0 - 0 4共收治车祸外伤…  相似文献   

7.
吴波  刘益萍 《护理研究》2014,(3):1003-1004
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1975年Taylor等[1]首次报道了2例应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术来治疗胫骨大段骨质缺损的病例,之后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3].腓骨瓣包括腓血管蒂、腓骨和肌肉及皮肤.由于腓骨具有独立的血供,且位置恒定,变异小,便于吻合;同时腓骨所带的肌瓣血运好,更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同时修复可能存在的软组织缺损[46].我院于2009年-2012年对28例尺骨骨缺损病人实施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方法:1999年7月~2004年2月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14例。结果:14例术后移植骨成活,骨折愈合,可行走,患肢可负重。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正>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之一。1975年Taylor等[1]首次报道了2例应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术来治疗胫骨大段骨质缺损的病例,之后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3]。腓骨瓣包括腓血管蒂、腓骨和肌肉及皮肤。由于腓骨具有独立的血供,且位置恒定,变异小,便于吻合;同时腓骨所带的肌瓣血运好,更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处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应用以胫后动脉为蒂半比目鱼肌瓣治疗对侧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7例(男性15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为26~49岁(平均36岁)。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为8 cm×8 cm~13 cm×7 cm。肌瓣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肌瓣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其中1例发生肌瓣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随访2.8~5.5年,平均3.9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对侧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上颌骨是面中部形态和功能基石,但由于结构复杂,上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修复极具挑战性。目的:建立一种颧骨牵张成骨和游离腓骨复合瓣联合移植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新方法。设计:病例观察。单位:解放军二五二医院口腔科。对象:选择于2005-12在河北省保定市解放军二五二医院收治的1例上颌肌上皮瘤需要手术的患者,男,42岁,该患者2年前曾因上颌骨肿物于本医院接受肿物及双侧上颌骨次全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肌上皮瘤,1年后,肿物复发并占据全部右上颌。为彻底切除肿瘤需行右侧上颌骨全切术。作者为该患者设计了双侧颧骨牵张成骨及后期游离腓骨瓣移植联合修复上颌骨缺损的治疗方案,患者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方法:对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术及游离腓骨复合瓣移植。手术分两个阶段,第Ⅰ阶段:右上颌骨全切后行双侧颧骨牵张成骨术:首先,于双侧上颌骨缺损腔外侧剩余颧骨上以摆动锯及骨凿截骨制备长约10mm骨转移盘并以多枚钛钉可靠固定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为防止骨牵张器暴露于与口腔相通的缺损腔中,右侧以带蒂颊脂垫覆盖骨牵张器底面。左侧因上次行上颌骨次全切术时已行植皮术,成活良好,无需特殊处理。常规冲洗后,除加力端由颞部软组织穿出外,全层缝合关闭伤口。术后延迟1周后以0.2mm/次,2次/d的速度行骨牵引,其中右侧共牵引21d,左侧共牵引16d。固定8个月。第Ⅱ阶段:沿面部原韦伯氏切口切开,暴露并卸下骨牵张器,见骨牵张区新骨生成良好,骨性支持在上颌骨底位建立,按照hidalgo和Peng的方法制备游离腓骨复合瓣,并于下颌骨内侧制作隧道,借助模板对腓骨进行塑形成上颌牙弓形态,然后将其置入上颌牙槽嵴位置,以钛板将腓骨瓣固定于双侧牵引至上颌骨低位的颧骨上,血管蒂经下颌内侧隧道入颈部,常规行血管吻合。通过此项手术,上颌骨缺损为腓骨长肌充填,上颌牙槽嵴由腓骨修复。术后以大体观察及全口曲面断层片观察牵张器和腓骨瓣状况以及成骨和重建质量。主要观察指标:大体观察和全口曲面断层片考察骨牵张器及腓骨瓣状况以及成骨、重建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牵张器状况良好和腓骨瓣顺利成活。通过颧骨牵张成骨,骨组织支持在上颌骨低位建立,面中部外形恢复,缺损腔缩小;通过腓骨复合瓣移植,缺损腔修复,上颌牙槽嵴重建,口鼻腔分离,上唇突度恢复。在2项技术联合修复下,患者面型恢复良好。结论:颧骨牵张成骨和游离腓骨复合瓣可联合应用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一种上颌骨大型缺损修复新方法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2.
背景:猕猴骨的力学性能最接近人类的身体状况,是最理想的研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目的:通过力学实验观察猕猴长骨及椎骨的力学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猕猴为观察对象的力学实验,于2006-10在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恒河猴4只,平均年龄17.5岁.雌性食蟹猴3只,平均年龄9岁.方法:采用年青食蟹猴3只和老年恒河猴4只,取其长骨(股骨、胫骨、腓骨、肱骨、桡骨及尺骨)和第3,4腰椎分别进行4点弯曲、扭转试验、凹入试验和压缩试验.主要观察指标:①猕猴椎骨压缩实验和凹入实验结果.②猕猴左侧长骨最大载荷和刚性强度.③猕猴右侧长骨最大转距.结果:①4点弯曲测试,恒河猴左侧尺骨、腓骨、肱骨、股骨、胫骨及桡骨的最大载荷分别是(574.16±163.53),(179.98±38.32),(1487.9±265.12),(1928.60±336.23),(1303.23±269.35),(559.92±91.12)N;刚性强度分别是(53.49±14.22),(28.41±5.86),(114.22±13.24),(142.16±18.56),(101.11±15.46),(69.13±5.54)N/mm.食蟹猴左侧尺骨、腓骨、肱骨、股骨、胫骨及桡骨的最大载荷分别是(179.93±19.38),(53.82±5.31),(631.61±225.81),(726.07±245.69),(424.52±49.80),(191.97±67.73)N;刚性强度分别足(21.45±2.53),(16.25±6.68),(68.50±12.22),(76.79±14.01),(41.80±2.79),(64.31±15.89)N/mm.②扭转测试,恒河猴右侧腓骨、肱骨、股骨及胫骨的最大转距分别是(1.55±0.82),(22.26±4.26),(30.93±6.54),(17.49±4.04)N·m.食蟹猴右侧腓骨、肱骨、股骨及胫骨最大转距分别是(0.81±0.15),(10.34±2.06),(11.58±0.76),(6.68±1.34)N·m.③压缩试验,恒河猴的第4腰椎的最大压缩载荷和刚性强度分别是(2811.21±403.90)N和(69.47±8.92)N/mm:食蟹猴分别是(1659.90±339.08)N和(36.29±6.61)N/mm.④凹入试验,恒河猴的第3腰椎的最大凹入载荷和最大抵抗应力:(521.90±38.94)N和(699.16±43.46)MPa:食蟹猴分别是(614.80±145.94)N和(815.92±193.69)MPa.结论: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用猕猴作为非人灵长类研究骨质疏松动物实验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Therearemanytreatmentsandrehabilita-tionwaysforfractureoftibiaandfibula.Thisarticledealswiththerehabilitationeffectofsmall-cutsingle-sidemultiplefunctionalex-opexystandonpatientswithunsteadyfractureoftibiaandfibula.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small-cutsin-gle-sidemultiplefunctionalexopexystandonpatientswithunsteadyfractureoftibiaandfibula.UNIT:DepartmentofOrthopaedics,People'sHospitalofLiaoningProvinceSUBJECTS:59patientsenteredthisstudy.Therewere36malesand23fema…  相似文献   

14.
林谦  毛坤祥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61-462,465
【目的】探讨支架外固定结合局部转移皮瓣在修复伴皮肤缺损胫腓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胫骨或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缺损无法直接修复的患者(Gustilo ⅢB型、ⅢC型)采取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一期或二期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术后1周开始膝、踝关节保护性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扶拐下地负重。每隔4~6周复查一次X线片,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按照Johne-Wruhs评分标准,38例患者中34例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患肢功能基本恢复,2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2例患者出现感染及骨髓炎、骨不连,后经抗感染、置管冲洗、感染控制后植骨等措施亦予以修复。【结论】支架外固定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手术修复胫腓骨开放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减少骨折局部损伤,保护并改善局部血运,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及骨髓炎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不需借助特殊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 17例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 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一期临床愈合14例(82.4%),延迟愈合3例(17.6%),平均愈合时间为(6.5±2.8)个月,无1例针道感染。结论密切的创面护理观察,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四川省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2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改进法腓骨移植治疗复杂性胫骨缺损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法腓骨移植治疗复杂性胫骨缺损手术配合。方法 针对胫前周围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的胫骨骨缺损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与重建的术中特点,在采用改进法切取腓骨及复合组织瓣时进行熟练手术配合。结果 16例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瓣手术切取时间为25~40min,16例移植腓骨均一期骨愈合。结论 采用改进法进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瓣切取较常规腓骨切取时间有极大缩短。术中体位的变化、手术器械的良好准备及吻合血管的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微创植入锁定加压钢板在胫腓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新鲜胫腓骨中远端骨折14例。全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植入方式。结果患者全部随访5至18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5至8个月,平均7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折断及畸形愈合现象。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植入在治疗胫腓骨中远端骨折中符合BO原则。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RI在腓肠肌损伤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24例X线平片没有显示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MRI检查显示有腓肠肌损伤,MRI检查时间为患者伤后2周内,使用相控阵表面体线圈,使用常规T1WI和T2WI脂肪抑制序列,平行胫腓骨长轴的矢状面及冠状面进行扫描,辅垂直于骨骼长轴的横断面。结果 24例患者中Ⅰ度损伤9例,Ⅱ度损伤12例,Ⅲ度损伤3例,所有患者无胫腓骨骨折或骨挫伤。结论在腓肠肌损伤的检查中,MRI检查结果清晰、直观,准确率较高,临床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