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欣  聂雅玲  许开立 《安全》2012,33(6):15-17
本文分析了化学氧自救器及压缩氧自救器的特点,并讨论在不同呼吸量下两种自救器检验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得出结论化学氧自救器更加适合煤矿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2.
于翔 《劳动保护》2012,(3):98-100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防护技术和监管力度以及煤矿地质特有因素等原因,煤矿开采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过对矿难现场和伤亡人员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井下工作现场死亡人数的90%以上是因为瓦斯爆炸后吸入了一氧化碳气体.因此,自救器是入井作业人员的必备安全防护装置.那么我国煤矿井下配备的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的性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正确使用自救器徐州市劳动局殷福元自救器是一种小型的供煤矿井下矿工随身携带的防毒呼吸器具,是在井下遇到灾害事故时进行自救的一种重要装备。《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规定:“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视和爱护。然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安全AZH——20 型化学氧自救器科研成果。重点阐述了该自救器的结构设计、选材、氧烛起动装置和提高KO2 片状生氧剂性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对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自救器的防护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发生灾害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或缺氧时,能及时提供给人体呼吸氧气的自救装置。它主要用于井下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出现火灾灾害时,作为矿工紧急自救之用,也适用于在有毒有害气体及窒息环境下作业的工矿企业员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相似文献   

6.
金凯 《劳动保护》2012,(11):59-59
本刊讯 为吸取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四川达州万源永盛煤矿“9·9”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教训,提高职工在井下遇险时自保自救能力,川煤集团达竹柏林煤矿自2012年9月中旬起,对全矿所有下井职工进行自救器使用培训,确保职工在井下遇险时能正确使用自救器,顺利逃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化学氧自救器在使用过程中呼吸气体温度较高的问题,运用气固相非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和传热学等理论结合固定床反应器模型,建立了化学氧自救器供氧药罐供氧时的数学模型,选用我国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作为对象进行供氧温度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劳动强度和环境温度均对ZH30D型化学氧呼吸器供氧装置防护性能影响显著.结果 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劳动强度的增加减少了自救器的有效防护时间,也会造成供氧温度上升速率过快,并最终导致在该环境温度下供氧温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缩短;在相同的劳动强度下环境温度越高,供氧温度的上升速率越快,同时缩短了供氧温度达到对应劳动强度下最高值的时间;在超氧化钾的质量足够支持反应的情况下,供氧温度与供氧时间、跑步速度和环境温度呈线性正相关;环境温度在30~38℃时,使用ZH30D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当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4.36%时,有效反应区域能够占据整个药剂层,此时供氧温度最大值约为87℃,该温度在试验条件下不受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的影响.本研究期望为ZH型化学氧自救器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化学厂有限公司是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专业企业,主要产品有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尘口罩、长管面具、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几十年来,公司一贯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尤其重视提高防毒面具和防尘口罩的产品质量。公司从总经理到员工、从车间到班组、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销售,采取了一系列保证体系和措施,使防毒面具的质量不断提高。公司生产的防毒面具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信誉,主要依靠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和产品检验,其基本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过滤式自救器是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呼吸系统保护装置。当外界气体中氧气浓度高于18%、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5%时,它的有效防护时间为60min。这种自救器主要由上外壳、下外壳、前封口袋、后封口袋、带及过滤器等部件组成。过滤器为主要部件,装有干燥剂和催化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并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1过滤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当人吸气时,由于肺吸气形成的负压,使吸气阀关闭。外界环境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首先经过过滤器中的滤尘层,清除粉尘及烟粒,再经过过滤器中的干燥层,去除水汽…  相似文献   

10.
<正>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工会面临诸多危险,因此,必须为他们配备防护装备,而自救器即是其中重要的防护装备之一。目前在我国,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仍然是重要的自救装备,但在提高触媒强度和携带寿命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这是一种便携式的作用时间较短的个人防护装备,主要用于矿内发生火灾、沼气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矿工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是最基本的矿工逃生自救用的个体防护用具。目前在我国普遍使  相似文献   

11.
矿井避难硐室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而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从通风、供氧、防火、供电等12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因此建立井下避难硐室,对于爆炸事故的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12.
自救器是矿山井下必须携带的个体防护装置。通过对不同生氧药剂的化学反应热分析、生氧温度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详细分析了NaO2和KO2药剂生氧温度的高低及变化,得出:在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前,Na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明显高于在同时段内K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但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后,Na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迅速衰减,且其衰减速度较KO2的更快。等量KO2药剂较NaO2药剂的反应时间更长一些。建议矿用自救器优选KO2为生氧药剂。  相似文献   

13.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炭应急供应的储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关于石油储备的研究,界定煤炭应急储备的含义,分析煤炭储备的功能。根据我国煤炭供应的特点,探讨煤炭应急储备模式,提出我国煤炭应急储备的基本构想,指出我国煤炭应急储备应以地方储备、企业储备、现货储备为主,应急储备和日常储备相结合。从煤炭消费量、自给率、运输条件、经济实力4个方面分析影响储备规模的因素,测算各省区的储备规模。结合煤炭应急储备的基本构想和煤炭应急储备计划、轮换、动用的要求,提出煤炭储备管理的二级储备体系和三级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督、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储备运行模式。该研究成果对我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和瓦斯突出预测煤体结构指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体结构类型是煤和瓦斯突出预测的重要地质指标,笔者在对煤体结构类型与瓦斯参数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突出煤层煤体结构有效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河南平顶山矿区为例,进一步探讨了突出煤层煤体结构指标临界值的计算方法,为煤体结构指标定量计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及其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我国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中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多方制约、良性互动"的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并从该机制各方"互赢"和制约性出发,将政府的安全监察、煤炭行业协会的安全预防、保险公司的安全保险对煤炭企业安全投资的保障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系统动力学(SD)原理,对其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的SD模型,并寻求保证煤炭企业一定收益水平的安全投资水平,以改善和优化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行为的机会和途径,为综合评价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保障机制运行效果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GIS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煤矿事故救援的流程和特点,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同时,重点研究基于WebGIS煤矿事故救援系统的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开发将应急信息管理、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业务融为一体的的救援系统,并对系统建设的数据库和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介绍。系统在WebGIS平台上进行设计、开发和建设,利用Web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煤矿事故救援的可视化,为煤矿事故救援提供科学、准确、综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地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好防治工作。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准确地预测煤与瓦斯动力现象。该文通过考虑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定量和定性因素,建立了开拓新区煤与瓦斯突出综合评价的模型,该模型经在矿井应用,证明该技术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探讨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指出政府监管的失效是矿难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基于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地方煤矿监管中涉及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角度分析政府监管失效的根本原因;根据地方煤矿安全政府监管的实情,提出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政府监管体系、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选择。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政府监管执行力,减少地方煤矿事故频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